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简述凤凰岭隧道进口高边坡斜交进洞施工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忻州—阜平高速公路忻州至长城岭段凤凰岭隧道进口段(马家庄村)的进洞方案选择中,成功地解决了高边坡斜交进洞的难点,保证了安全,提前了工期,节约了成本,保护了生态。通过总结各施工难点,形成了本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2.
水泥路面采用水泥路面破碎机进行破碎的新工艺,缩短了工期,优化了结构,节约了投资。使资源得以就地再生利用,在减少了废料丢弃的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家用汽车》2013,(8):25-25
外观上,工程师为其设计了诸多优化空气动力学的动力套件,相比起常规Zonda,Revolucion在前引擎盖上加载了全新的反射器,在车身后部加载了垂直车身稳定器,大大提升了车身稳定性,减少了空气阻力,提升车身下压力,让它在直道和弯道都有了更优秀的表现。尾部我们还看到了类似F1赛车中的超大尾翼,并装有DRS(Drag-Reduction-System)减阻系统。该系统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速公路全面实施的ETC收费技术取得了显著成就,提高了高速公路管理水平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完成了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加快了高速公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进程,为向未来智慧高速公路平滑过渡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带动了5G技术商用及智能汽车产业加速发展,推进了智慧高速公路示范区建设,成为助推我国智慧高速公路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制定《收费车道通行信号灯》标准的目的和必要性,系统介绍了标准编写的过程,指出了标准的内容,对主要条款进行了说明,并讨论了标准涉及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CRH3型动车组为例,研究了GO法应用于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CRH3型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工作原理,确定了操作符数据,建立了系统GO图,推导了信号流计算公式,完成了GO运算,得到了基于GO法的该系统可靠性分析结果.通过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GO法在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和安全性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讨论了动态需求下同级库存协同的重要性,分析了装备调配方案的制定流程,给出了同级库存调剂方案的前提.考虑供应成本和供应满意度的平衡,从运输成本、库存积压和装备短缺损失等方面,研究了上级调拨和同级调剂的成本构成.综合了上级调拨和同级调剂的优点,建立了一个装备调配的最优化模型,得到了最优调配方案.最后用一个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从2004年开始,河北省农村公路进入了大规模建设发展时期,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优化了投资环境,对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群众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了村容村貌.推动了乡风文明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9.
浅谈全站仪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站仪与GPS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降低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准确性 ,节省了作业时间 ,介绍了全站仪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阳泉郊区公路管理段利用网站平台,结合公路养管实际,开发了路况管理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开发、使用、具体内容、作用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反映了管理人员通过该系统可以便捷地查询、分析、对比各项数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为日常养护管理、分析、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软基路段桥头跳车的原因,提出防止跳车的措施,介绍实际工程中防止跳车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沥青路面产生水损害的原因,分析了水损害的机理,并从路面结构层设计、材料选择及施工控制、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红  姜杰  徐海楠 《北方交通》2008,(5):166-168
结合沈阳至彰武高速公路及辽中至新民高速公路设计与施工实际情况,对涵洞跳车成因与综合防治措施及对涵洞台后填料进行压浆加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智能车路协同技术是当今国际智能交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必然发展趋势,是保证安全、提 高效率、优化能耗、降低排放的有效手段,将以集计模型为基础的道路交通流理论提升到以对交 通主体的精确描述为基础的新道路交通流理论。本文将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作为未来道路交通系 统的基础性公共平台,重点探讨因此产生的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用户服务中服务领域划 分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构建和应用智能车路协同系统需要的相关技术,包括由多模通 信、智能网联、信息安全和系统集成构成的系统构建关键技术,以及由协同感知、协同决策与控 制、仿真测试验证和自动驾驶构成的系统应用关键技术;考虑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建设与应用的长 期性,给出不同应用阶段的主要建设内容、信息共享程度和可以实现的协同功能等;针对我国智 能车路协同系统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指出加深对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内涵的理解,把握智能车 路协同技术实质,提升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服务体验并适度加快智能车路协同技术的规模应用,可 有效推进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总之,开展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 开发和实际系统应用,对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和相关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杰 《北方交通》2007,(6):91-93
随着交通量、车辆荷载的日益增大以及平均行车速度的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损坏非常严重,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简要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损坏产生的原因,并对其防治措施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机动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重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吸引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7.
田伟 《北方交通》2007,(4):33-36
主要介绍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裂缝的产生与路基工程的质量有直接关系,它将严重影响公路的使用性能,着重分析了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论述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工艺,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要点及常见事故处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桥梁梁体混凝土在施工和运营期间经常出现有害裂缝的问题,从混凝土组成材料、施工振捣、养生、温度影响、支撑变形、梁体受力与配筋等方面分析了裂缝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在设计与施工中避免梁体产生有害裂缝的措施以及针对不同性质的裂缝所采取的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