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寒冷山区高等级公路涎流冰形成条件的分析,阐明了形成公路涎流冰病害的主要因素及其危害,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经济,合理有效地防治公路涎流冰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冰河前,应勘察冰河两岸的地形情况以及冰的厚度和强度,必要时,可询问当地有经验的群众。冰的强度以早、晚为高,中午较低。同时还应根据季节判断冰的强度情况,在接近化冰季节时,冰层虽厚,但不坚固。  相似文献   

3.
卢景岐  霍雷声  丁培建  马立峰 《公路》2001,(12):102-103
用盐融化冰雪是公路冬季养护的传统做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巳逐渐认识到防冰盐对混凝土具有腐蚀破坏作用,本文分析了防冰盐对混凝土的腐蚀破坏机理,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再现了盐水对混凝土的腐蚀破坏情况,由此提出了防止混凝土被防冰盐腐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森 《东北公路》1993,(1):42-45
本文对黑龙江省高寒地区冬季道路冰滑,雪阻,涎流冰等道路病害的养护和防治方法作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何培  顾强康 《路基工程》2010,(4):184-186
通过对铺装了导电体的自发热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进行化冰试验与融雪试验(初始温度为-10 ℃、导体控制温度为50 ℃、设置和不设置隔热层),得出了融雪化冰所需时间和设置隔热层能够提高能量利用率的结论。运用有限元软件融雪化冰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缓释防冰材料添加工艺对缓释防冰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缓释防冰效果的影响,通过对缓释防冰机理及材料技术指标研究,提出缓释防冰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通过室内缓释防冰材料不同添加工艺试验,研究出缓释防冰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最佳的室内试验方法与添加工艺,并对其室内缓释防冰效果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最优的缓释防冰材料添加工艺是保证缓释防冰沥青路面拥有良好路用性能和缓释防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季清愉  巴山 《车时代》2009,(4):92-99
说到冰雪,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北方的冬季,那皑皑白雪,寂静山林,常教无数文人骚客挥洒情怀,吟唱歌赋。雪后登高,翘首远眺,晶莹的是冰,洁白的是雪,刚劲的是冰,柔润的是雪,坚定的是冰,潇洒的是雪,那一刻,最是能够牵动无尽的遐思……  相似文献   

8.
常规桥梁冰荷载影响较小或不存在冰荷载作用,桥梁设计人员对冰荷载影响认识不多。文章通过某水库桥的设计,对冰荷载对下部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给类似桥梁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阎萍 《广东公路交通》1997,(C00):152-154
本文对沈大高速公路冬季如何除雪防滑,使高速公路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他们根据出现的大雪、小雪、薄冰及冰膜、坚硬厚冰等各项冰雪灾害均提出了有效对策。这些好的经验可供我国北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盐溶液外部浸泡模拟混凝土表面防冰,以内部掺加盐分模拟混凝土内部防冰. 通过抗压与弯拉试验分析了2种氯盐施加方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又通过室内冻结试验分析了氯盐施加方式对防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防冰对混凝土强度的损伤程度要大于外部防冰;两种方式在初始冻结时同上几乎无明显差异,在完全冻结时间上内部防冰的延迟效果显著弱于表面防冰.由此可判断,强度损伤主要来源于内部,防冰效率则来源于表层.因此,防冰涂层与防渗层组合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公路涎流冰的勘察要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公路涎流冰勘察要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涎流冰的防治工程措施,对指导涎流冰地区公路勘察设计工作,提高涎流冰地区公路建设质量和安全运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表面粗糙度对冰路面上滑动轮胎摩擦牵引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彭旭东  谢友柏  宗长富  郭孔辉 《汽车工程》2000,22(4):240-242,255
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冰的摩擦熔化理论,考虑冰面和轮胎胎面的表面粗糙度,建立了摩擦界面冰完全熔化条件下轮胎的牵引力预测模型。给出了预测模型中接地胎面温度的选择原则。研究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预测不同条件下轮胎在冰路面上的摩擦牵引力,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随车辆行驶速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高寒地区公路涎流冰病害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国新 《公路》1994,(5):39-41
1前言涎流冰是高寒地区的一种特殊地理现象,它不分山区或平原,每到冬季诞流冰漫淹公路,轻则阻车,重则翻车,直接危及公路的行车安全,是寒冷地区较典型的公路病害之一。所谓诞流冰就是地下水、涎层水、地表水流露出地面冻结而成的冰流或冰坎。2涎流冰形成的原因及分类涎流冰的产生是由于公路上测土壤中的各种水或沟溪中的水,在下移过程中,水流被下降的气温冻结,同时,通过日照消融、夜晚又冻结而层层诞流结冰。将其归纳,可分为泉水涎流冰、潜水诞流冰和溪(沟)水涎流冰三种类型。在勘测时,必须作全面细致的水文、地质、地理调查,…  相似文献   

14.
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独特的寒冷气候环境,提出将天然的冰雪利用到空调系统中,实现天然冰雪"冬储夏用"的构想。介绍天然冰空调系统,并与常规空调系统和普通冰蓄冷系统进行对比,体现天然冰系统的独特性。对天然冰蓄冰槽及其工作原理、两种储冰技术进行介绍,并总结天然冰系统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机场道面降雪结冰所采用的融雪化冰方法都存在一定缺点,很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融雪化冰方法。自发热技术融雪化冰方法就是将导电体铺装在沥青混凝土中,利用导电体通电发热提高道面表面温度,使其高于冰点温度来实现对机场道面融雪化冰的目的。自发热技术融雪化冰方法效率高,效果好,且为绿色环保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化学类抑制冻结铺装技术是国外提出来的一种抵抗冬季暗冰的一种新技术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湿冷,易产生暗冰,并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率的逐年增长,抗暗冰材料的研发对提高我国冬季交通安全和填补我国抗暗冰技术的空白有非常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该文对国内自主研发的一款新型抗暗冰填料的应用性能研究作了介绍,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电热法在路面中融雪化冰的应用情况,提出电磁能融雪化冰系统的设计理念,进而对道路表面及结构层内的温度分布、升温规律进行试验测量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用于电磁能融雪化冰系统的材料型号,并通过对材料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的形态及性能进行分析,确定电磁能融雪化冰系统运行时的最高温度限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融雪化冰系统的传热规律,据此确定电磁能融雪化冰系统设置的最大间距,为实际道路融雪化冰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汽车驾驶员》2010,(4):117-117
新款路虎卫士冰、火版车型是在普通版卫士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在两款限量车型中,火版采用独特的维苏威火山橙金属色、而车顶、进气格栅和轮毂是黑色;冰版车型搭配是阿拉斯加白的车体。  相似文献   

19.
针对防冰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情况,介绍了防冰添加剂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机理,提出防冰添加剂的掺配工艺。通过工程实例,从原材料检测、配合比设计、施工要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防冰效果调研等5个方面介绍防冰沥青混合料的工程应用情况。工程实践证明,使用防冰添加剂铺筑的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防冰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埋设有碳纤维发热线的机场道面的化冰效果,通过开展室内化冰试验,研究了不同加热功率、不同风力等级条件对道面化冰的影响.结果表明:距离发热线越近,温升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加热功率、风力等级对道面化冰时间与耗电量影响显著,加热功率在一定范围内每提高50.0 W/m2,化冰时间缩短约2.15小时,耗电量减少约0.30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