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合金钢组合辙叉心轨(奥贝氏体钢)的特性基础上,研究和设计了与合金钢组合辙叉心轨材料相匹配、并能对其伤损进行焊补的专用焊条(JD-937)及焊修工艺。通过对专用焊条(JD-937)的焊补试验、性能指标检验和焊补后金相组织检验分析,并按焊补试验工艺参数进行了模拟焊补试验,焊补后对心轨、翼轨进行了超声波探伤,没有发现焊补缺陷。在京广线、京九线、沪昆线、陇海线焊补伤损合金钢组合辙叉30多组,提高了使用寿命,保障了行车安全,降低了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2.
对修订后的TB/T 1631-2002《钢弧焊补技术条件》内容进行了介绍。对标准中一些重要的条款的来源进行了说明。强调钢轨焊补焊工必须培训。钢轨焊补与高锰钢辙叉焊补方法截然不同,焊前必须对焊补部位预热(300℃),焊补速度要适当快一些,焊后注意缓冷。焊补材料和设备的生产必须经过型式检验。  相似文献   

3.
实际工作中发现,制动梁端轴及支柱焊后焊波开焊的情况很多,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焊接转向架H形构架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比较了整体组焊和分部件组焊两种工艺方案的优缺点,对工艺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解决措施,并对批量生产中曾采用的以三大件组焊方案为基础的组焊工艺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为今后优化构架组焊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火焰正火对钢轨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钢轨闪光焊、气压焊和铝热焊进行火焰正火处理,并进行正火、未正火接头和钢轨母材的金相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对比。结果:火争正火处理明显细化原奥氏体晶粒,闪光焊、气压焊和铝热焊接头延伸率和冲击功提高,铝热焊接头抗拉强度明显提高。经火焰正火闪光焊和气压焊接头力学性能可以达到TB/T1632-1991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运量的增加和重载电力机车的运行,尖轨、钢轨的伤损数量激增,更换伤损轨料的费用在线路维修养护材料费用中所占比例较大,对伤损尖轨、钢轨进行线上或线下焊修可以降低线路设备维修成本。本文对特种焊修工艺和传统焊修工艺在工艺流程、技术性能以及特种焊修工艺在神华包神铁路公司的现场使用情况和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特种焊修工艺能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线路维修成本,保证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7.
钢轨焊后热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钢轨经接触焊焊接以后,焊缝区域脆性增大,全长淬火轨的淬火层消失,将严重影响无缝线路的安全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为此必须时后热处理,本文对钢轨接触焊焊后热处理,从工艺方案的确定,关键设备的研制,最佳工艺参数的选择和焊接接头热处理后的性能,以及焊后热处理在全国的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提出了焊后热处理技术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采用ER50—6的CO2气体保护焊、ER50—6及ER50—3的80%Ar+20%CO2混合气体保护焊及E501T-5的药芯焊丝焊进行对接、角接及熔敷金属试板焊接,焊后分别对机械性能、组织、内部缺陷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各种焊接方法的焊材消耗成本及表面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为公司下一步确定出合理的焊接工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提高了复杂结构件焊接中搅拌摩擦焊的可操作性,同时节省搅拌摩擦焊夹具和垫板的设计、制造成本,另外从根本上消除了未焊透或根部缺陷等问题,在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双轴肩搅拌摩擦焊的焊接工艺、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搅拌头结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力学性能成为后续实际应用于生产制造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铁道部焊轨设备考察团访问乌克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铁路》1996,(1):46-48
总结了参观乌克兰焊轨设备研究所和制造厂的情况,提出了我国焊轨厂现在的问题,并建议应加速进行我国焊机国产化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对中碳低合金钢35 SiMn进行焊接性分析,因为它的可焊性较差,在焊焊时需采取特殊的焊接工艺控制焊接裂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富氩混合气体保护焊CO2气体保护焊对比试验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耐候钢和普通低合金钢用富氩焊丝,并成功地应用在铁路货车的制造上。  相似文献   

13.
应用“钢轨保压推凸气压焊”焊接工艺,采用钢轨保压推凸型气压焊机对钢轨进行焊接除瘤作业中.通过保持夹持钢轨的夹持力恒定,进行焊瘤推除,可进一步提高焊接钢轨的成形质量及焊接强度。现对保压推凸气压焊的工艺特点及气压焊机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4.
王欣 《科技交流》2005,35(4):90-95
介绍了大陆首次采用的线上移动式接触焊施工技术,结合广州地铁二号线施工监理实践,对两种焊轨方案进行了技术比较和经济分析,提出其应用价值和完善该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应用钻孔法对脱轨阀制动管进行了焊接残余应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原焊接工艺条件下,由于制动管管身端部在焊接热的作用下伸长变形受到限制,加剧了焊缝处的径向收缩变形,导致焊趾处产生较大的残余拉应力,在外载荷的二次应力作用下,制动管焊趾处承受了较大的拉应力,增加了制动管焊缝处的疲劳破坏几率。通过对焊接组装工艺改进,降低了制动管焊后焊趾处的残余拉应力,可有效提高制动管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6.
何琉 《广西铁道》2010,(3):47-48,51
介绍了如何把在工厂进行固定焊接的K900悬挂式钢轨接触焊机安装在起重轨道平车上,并配置相应的柴油发电机组,将其改造成可以在线路上进行移动焊接钢轨的作业车,取代了由人为控制的小型气压焊、铝热焊,提高了现场焊轨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挑臂式面板-中纵梁构造细节的疲劳特性,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精细化分析模型,结合热点应力法、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及雨流计数法对该构造细节进行横纵向疲劳车加载应力结果计算分析,并开展构造参数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轮载作用下该细节经历多次应力循环,应力影响线具有明显的轴重识别效果,采用横向应力/竖向应力研究其疲劳特性是合适的;该细节面板焊趾较腹板焊趾应力水平高,更易发生疲劳开裂,而腹板处焊趾具有无限寿命;面板厚度从12 mm增加到20 mm,面板焊趾和腹板焊趾热点应力分别降低55%和40%,中纵梁腹板与附近U肋的间距从250 mm增加到400 mm,面板焊趾和腹板焊趾热点应力增幅达61%和58%,而中纵梁腹板厚度从12 mm变化到20 mm,面板焊趾处和腹板焊趾处的热点应力基本不变,维持在53 MPa和22 MPa左右。建议在充分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情况下,合理选择面板厚度及中纵梁腹板与附近U肋的间距以提高面板-中纵梁构造细节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8.
介绍在低温条件下,采用JD-937和JD-960焊条,对合金钢组合辙义贝氏体心轨和U75V翼轨的焊补情况。按照焊补工艺,采用现场低温焊补的方法,通过对焊缝区域、热影响区、熔合线的硬度与显微组织分析,确定焊补方式的可靠性,为实际生产中的焊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介休工务段实施辙叉焊修的经验,论述了辙叉焊修的买施原则及体会,分析了实施辙叉焊修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秦沉线结合梁全焊Ⅰ型梁疲劳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沈客运专线有14座钢-混凝土结合梁,钢梁截面有箱梁和Ⅰ型板梁两种,其中在24m 32 24m连续梁的Ⅰ型钢板梁中首次采用了工地全断面焊接技术,针对其现场焊,手工焊和厚板对焊接这3个技术难点,重点对Ⅰ型梁单面开坡口,全断面对接焊细节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并对断口的起裂原因予以分析,从而得到可靠的试验数据,据此对相应焊接工艺提出质量要求,为掌握单面开坡口对接焊细节的受力状态,文章通过计算机模拟现场施工可能发生的对接错位,分析揭示了其对构件受力的不利影响程度,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择的焊接工艺及加工的试验能够满足秦沈线Ⅰ型梁全断面对接焊的疲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