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吴澎  罗少桢 《水运工程》2006,(10):137-144
简要介绍京杭运河的建设情况,分析京杭运河船闸的总平面布置设计要点及船闸输水系统和主体机构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
为缓解京杭运河苏北段航道的瓶颈效应,建设皂河至施桥8个梯级的三线船闸。受一、二线船闸及周边节制闸等水利枢纽的影响,三线船闸设计面临独有的挑战。文中以京杭运河苏北段三线船闸设计为案例,从规模确定、总体布置、设计特点及创新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水运工程》2004,(1):39-39
近日,京杭运河解台二线船闸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工程位于徐州市吴镇,在原有一线闸北侧,两闸平行,中心线相距90m,设计年通过能力为2500万吨,工程概算总投资1.29亿元,该船闸是江苏省“京杭运河船闸扩容工程”中的1座船闸。工程于1999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2002年7月24日通过交  相似文献   

4.
着重介绍京杭运河解台一号船闸的闸首、闸室和靠船墩的技术改造设计,为同类船闸的改造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京杭运河邵伯三线船闸在平面布置设计中的难点、对策及模型试验对设计效果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通过京杭运河和赣江船闸工程金属结构设计工作中的积极探索和尝试,结合船闸金属结构特征尺寸模数化、结构典型化、部件通用化、参数系列化、装配组合化的发展方向,提出船闸金属结构模块化设计理念,对提升设计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船闸金属结构的通用性和互换性、推进船闸金属结构的标准化和系列化、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由二航局承建的微山船闸顺利完工。该船闸是京杭运河上迄今规模最大、通航能力最强的船闸。设计最大船舶吨级为2 000 t,船闸门口宽23 m,闸室长234 m,门槛水深5 m,上、下游主导航墙均长为128.6 m,上、下游靠船段各长340 m。项目工期为21个月。该船闸的完工将有效改善京杭运河济宁段的运输条件,其年通航能力将从4 400万t提升到  相似文献   

8.
京杭运河是我131南北向水上运输尤其是煤炭运输的大动脉,同时也承担了南水北调输水主干线的重任,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微山船闸作为京杭运河Ⅱ级坝上唯一的通航枢纽,承担着京杭运河过Ⅱ级坝的所有货物运输量.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持京杭运河航运的畅通,充分发挥京杭运河国家水运主通道的作用,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从工程、环境、经济等角度探讨微山船闸的改扩建模式.  相似文献   

9.
介绍江苏省京杭运河皂河、泗阳、淮阴、淮安及施桥五座二级船闸原型实测水力特性,分析计算设计条件下各座船闸的输水性能,并对船闸输水系统选型和消能布置设计、输水效率有廊道断面、设计条件和阀门开启速度,以及船闸运行管理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三堡船闸的通航能力远远滞后水运的发展,如何通过工程改造使过闸能力得到提升,是水运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船闸管理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杭州三堡船闸是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的枢纽工程,由一线船闸和二线船闸组成。一线船闸于1989年建成通航,年设计过闸量300万吨,结束了江河咫尺相望却不能通航的历史,并拓展航程400千  相似文献   

11.
结合现有公路设计规范,探讨了公路路基分离式设计中路基标准横断面和2幅路间的间距设计规范,介绍了路段最小长度的设计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其平面线形、路基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方法、超高旋转轴的选择及平曲线加宽方法,并提出了其总体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2.
卢俊  杨艺平 《水运工程》2019,(10):181-186
针对传统集装箱港区电气室外管线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新设计方法。依托实际集装箱港口工程项目,结合集装箱港区室外管线的设计要点,采用基于BIM的三维设计方法,利用Revit等三维设计工具,详细阐述了整个设计过程,并对BIM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与传统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BIM设计方法的优点。据此,为集装箱港口工程中的电气室外管线详细设计提供一种新的三维设计方法和相应的技术路线,以改善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Study of the ship design process model for collaborative desig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hip design process model is the basis for developing the ship collaborative design system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ip design, a method for dividing the ship design process into three layers is pat forward, that is project layer, design task layer and design activity layer, then the formalized definitions of the ship design process model, the decomposing principles of the ship design process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hip collaborative design (SDPM) system are presented. This method simplifies the activity network, makes the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design plan convenient and also makes the design process easier to control and change, at last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hip collaborative design system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现代设计方法在军用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优越性,结合实践讨论了与军用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密切相关的几种现代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212业设计;模块化设计;可靠性设计;并行工程;价值工程。  相似文献   

15.
以常规民船项目为试验平台,选取技术含量较高和设计难度较大的机舱区域作为试验对象,突破产品标准化限制,从主体结构设计、关键系统布置方案设计、功能性舱室设计、简单设备型式设计和单元模块设计等方面入手,进行标准化设计探索,并进行实船验证。研究表明,方法类的标准化设计可快速解决船型间的共性问题,使设计简单化,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6.
孙艺  孙国罡 《水运工程》2014,(2):200-203
随着国外工程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工程涉及到抗震设计,而我国水运工程抗震规范与国际规范的规定相距甚远,抗震设计成为设计审批通过的一大难题。基于此,收集并归纳了国际上水运工程挡土墙抗震设计地震系数的规定,为海外工程港工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为其顺利通过审批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欧洲邮轮建造厂调研和技术文件分析,了解大型邮轮机械处所设计基本特点,结合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常规船舶产品设计、建造模式,根据二者的差异,从设计模式和舾装设计两方面寻找首制国产的邮轮设计方案,以首制国产邮轮为平台,验证了在邮轮设计国产化过程中设计模式融合的可行性,舾装设计优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设计模式在实船训练系统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s)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设计范例,在实船训练系统程序架构设计过程中引入设计模式可以提高系统框架的可复用性和可扩展性。首先简单介绍设计模式的概念和分类,然后将设计模式思想应用于解决在实船操作训练系统对象模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此来说明设计模式在整个训练系统中的应用价值,为以后设计开发大型的设备监控软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由于现有主流的产品设计都已转向全三维设计模式为主,因而港口工程也逐步趋向全三维工程设计。文中提出实现港口工程全三维设计所需的三维CAD设计平台的设计思路,提出了港口工程三维CAD设计平台的构成与技术要点,同时还给出了实现该设计平台各个模块所需要的技术要点及实现这些技术点所需要的方法和思路。该设计平台以三维构件化设计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构件装配、结构分析、构件配筋、工程出图和协同设计等诸多功能。  相似文献   

20.
BIM技术在集装箱港区地面标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邵强  梁浩 《水运工程》2018,(2):146-150
依托集装箱港口工程项目,利用inventor及revit等三维软件工具,对BIM技术在集装箱港区地面标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阐述设计过程,并对BIM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与传统设计方法的输出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BIM设计方法的优点。为集装箱港口工程中的地面标识系统详细设计提供一套新的三维设计方法和相应的技术路线,以弥补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