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坚 《公路》1989,(2):5-10
国内高速公路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实际经验,在学习国外有关软土地基处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制定了沪嘉和莘松高速公路的软基处理方案,并分别进行软基处理方面的试验研究。其中包括软土地基处理工艺、测试仪器、材料设备、沉降预估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期望从这两条高速公路的实施和工程总结中,合理提出上海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容许工后剩余沉降量和沉降预估方法,掌握几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这两条高速公路分别由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院和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  相似文献   

2.
在诸多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中,水泥搅拌桩更适用于结构物两端软土地基及高填方地段,并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果。章介绍了水泥搅拌桩设计、施工的基本知识,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 概述 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的那马—大塘段(K22 000~K53 620)为丘陵地带,高路堤地段较多。路中心填土高度大于4.0m共88处,长5.506km,占本路段长度的17.4%。其中填土高度在4~6m的41处,长2.361km;6~8m的24处,长1.675km;8~10m的20处,长1.33km;10~13m的3处,长0.14km。而且,高路堤大部分在软土基上。本路段于1987年3月相继破土动工,要求在1988年12月中旬前建成通车。在  相似文献   

4.
<正> 天津地区位于海河冲积平原和渤海海湾大面积软土地带,由于软土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在其上填筑路堤或建造人工构造物后将产生沉降变形。当路堤超过极限高度时,如不对软土地基采取加固措施,将引起路堤沉陷、坍塌。低于极限高度的路堤,虽不致因稳定性不够而遭到破坏,但软土的沉降变形对路面及行车的影响值得关注。因此,在天津地区筑路如何作到好、省、快,与软土地基处理得当与否,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5.
杭甬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银华 《公路》1993,(7):34-43
杭甬高速公路穿越萧绍宁平原,软弱地基地段长达90余km,软土层厚为国内高速公路罕见。为完善设计,指导施工,在绍兴境内做了3.15km典型路段进行软基处理和试验观测。在试验路段中采取了路堤等载和超载预压,不同排水材料的深层排水处理,以及不同类型的土工织物加固基底等多种处理方法。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观测,已获得较满意的成果,对各种加固方式的适用性和具体运用,也取得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6.
用干振复合桩处理软土地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具体工程项目,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干振复合桩复合地基的概念并阐述了复合桩复合地基这种新型地基处理形式的力学性能和强度发展机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复合桩复合地基的工程性质,并与其它加固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7.
以四川某市的软土地基处理为例,对水泥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深厚软土中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喷桩复合地基是深厚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有效手段之一.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这种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进行分析.分析中将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区等效为均匀各向同性的介质,建立包括复合地基区域及周围软土区域的分析模型.通过改变桩长和布桩区域大小研究这种地基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可以加深人们对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的认识,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孙吉堂 《路基工程》1999,(1):23-28,45
该文通过对粉喷桩工程的加固机理和设计计算方法的分析,结合当前粉喷桩施工的部分应用实例和试验成果,对粉喷桩应用的施工现状和有关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