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今年天津港继续加强“无水港”建设,将再新辟3至4个内陆“无水港”,并将在5月中旬举办新亚欧大陆桥开通仪式。  相似文献   

2.
《珠江水运》2008,(4):66-66
今年天津港继续加强“无水港”建设,将再辟3至4个内陆“无水港”,并将在5月中旬举办新亚欧大陆桥开通仪式。天津港今年将大力发展物流服务业,以港口物流中心、内陆“无水港”、铁路班列、班轮航线为建设重点,推进铁路运输班列化和散杂货运输班轮化,逐步完善天津港物流服务网络的“点、线、面”,形成覆盖腹地的物流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和拓展东疆保税港区功能和政策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当前国际航运、物流业低迷的市场形势,业界创新推出了“虚拟无水港”概念。所谓“虚拟无水港”,就是将有水港口的没施、功能和服务以及口岸系列配套服务虚拟并集成到电子平台,通过电子网络,延伸到腹地交通枢纽城市(即无水港),与无水港服务进行对接,协同海关、商检、银行、  相似文献   

4.
《水运工程》2008,(4):41
2008年天津港继续加强“无水港”建设,将再新辟3-4个内陆“无水港”,并将在5月中旬举办新亚欧大陆桥开通仪式。集装箱发展始终是天津港的重点,今年将以大宗骨干货类为基础,以新货类新货主开发为新增长点。加强航线开发,着力优化航线布局;拓展内陆通道,扩大以天津港为中转港的国际中转运输;  相似文献   

5.
《港口科技》2011,(5):44-45
天津市口岸办召开天津与内地口岸区域合作会,8项新举措将使天津今年底投入运营的“无水港”总数超过10个。  相似文献   

6.
胡文华 《珠江水运》2009,(12):48-51
无水港,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水的港口。相对临海港口而言,也叫内陆港,是依托区域通关政策、便捷交通环境、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起来的内陆区域性物流中心。自2002年10月北京朝阳口岸与天津港签署直通协议,首开“无水港”先例后,在短短七年时间里,各地无水港建设纷纷扬帆起程,无论是沿海港口与内陆省市合建,还是内陆省市自建,都在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京生 《港口科技》2009,(1):45-45
为将北部湾港口功能延伸至内陆,加快南北农副产品快速对流,日前,广西南宁国际综合物流园项目正式开工,这也是广西打造的首个“无水港”。  相似文献   

8.
我国无水港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进一步发展我国无水港的方向与策略,阐述无水港的定义,总结无水港与内陆集装箱集散点在功能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将无水港定位为内陆地区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分析我国无水港发展现状,介绍已有的3种模式,论述无水港建设对港口发展和内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我国无水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行政区划条块分割、无水港规模较小、缺少投资等,认为无水港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港口、船公司、货主等各方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9.
无水港在港口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徐伟  陆梦 《水运管理》2006,28(9):8-9,20
分析无水港与内陆集装箱货运站及沿海港口的区别,将无水港定位为现代物流中心,总结国内无水港的发展现状和常见模式,给出发展无水港的条件和应注意的事项。从供应链角度分析无水港与港口的关系,论述无水港建设对港口发展和内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吕志方 《世界海运》2011,34(5):30-32,40
通过分析虚拟无水港产生的背景,介绍虚拟无水港概念,对无水港和虚拟无水港的功用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国内外虚拟无水港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建设虚拟无水港现代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系统是实现港陆双方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海洋经济中的物流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港口科技》2012,(9):45-46
2012年7月10日,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办的天津港客户座谈会上透露,目前天津港已在内陆腹地设立了21个“无水港”,将口岸功能直接延伸到了腹地,有力地支持了腹地各省市外贸、外运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记者从天津市口岸办获悉,2012年,天津口岸将进一步完善"无水港"布局,全面提升"无水港"建设速度和运营质量,力争年内实现保定、邯郸、银川、张家口等4个"无水港"投入运营,推动巴彦淖尔、赤峰、邢台无水港加快建设,进一步形成覆盖华北、东北、西北的"无水港"和  相似文献   

13.
《水运管理》2008,30(11):42-42
2008年10月10日,天津港德州无水港正式开始运营。德州无水港的建成将实现德州外贸口岸与天津港的无缝对接,形成无水港“一次报关、一次放行”的物流运作模式,进一步提高两地大通关效率,降低综合物流成本,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     
《港口科技动态》2005,(5):36-38
天津联合腹地省区市共建“内陆无水港”,上港集箱参股武汉港口集团,南京港口集团观念转变带来工作提升,厦门保税区港联动有新招,两岸直航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15.
武嘉璐 《集装箱化》2015,26(4):13-15
<正>1无水港定义近年来,无水港概念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并已积累一些实践经验。建立无水港的目的包括为沿海港口拓展货源、提升本地对外开放度、减少沿海港口环境污染及拥堵、增加当地就业岗位等。国内外港口业对无水港的定义有所不同:国外业界认为无水港是通过铁路直接与港口相连的内陆多式联运终端,货主将货物存放于此地或从此地提取货物与将货物存放在港口或从港口提取货物的性质一样[1];国内业界对无水港的定义较为宽泛,即通过  相似文献   

16.
《港口科技》2008,(3):45
日前,天津港召开2008年重点工程进展工作会议,会议发布了今年天津港的重点工作指标:2008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将完成3.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50万标准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0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5亿元;实现增加值45亿元。同时,今年天津港将围绕“无水港”建设、生态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区建设,并新开工包括邮轮母港项目在内的4大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港口和内陆之间物流协同能力,建立基于内陆与港口双核联动的哑铃模式无水港协同模型。通过RFID、GPS和智能优化等信息技术,建设支持多种业务模式的无水港智能应用集成系统,实现无水港与港口间数据动态采集、信息无缝连接和业务多方协同,将港口功能和增值服务延伸到内陆,形成沿海和内陆双向联动营运新模式。同时,介绍哑铃模式的无水港物流协同服务系统的建设思路、系统功能、关键技术以及青岛港在内陆无水港建设过程中解决通关、物流输运和跟踪等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无水港虚拟一体化联动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十几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无水港建设,让内陆地区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出海通道,海港也将无水港视为拓展腹地范围的工具。无水港运行数据显示出其巨大的效益,可大大降低物流运行时间,中部地区缩短1-2天,西部地区缩短3-4天,综合物流成本下降20%以上。无水港"黄金水道"的巨大发展潜力吸引着内陆各级政府纷纷建设内陆港。当前,我国内陆城市在无水港建设和运行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无水港建设和运行中主体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无水港的产生和概念,分析了无水港的优势、功能,以及无水港在交通网络和与港口的连接形式和无水港在港口腹地交通网络中的空间组织形式。并具体分析了广州港在泛珠区域无水港的建设,提出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培 《港口科技》2014,(4):46-46
近日,天津港在国内港口首家推出的“线上无水港”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的启动,将集成和提升天津港的功能和服务水平,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协同,进一步汇聚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推动天津港向供应链集成服务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