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开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和材料组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欣  李沁福  栗学铭 《公路》2003,(8):69-73
全面介绍了开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与材料组成设计 ,根据开阳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原材料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任晨 《上海公路》2012,(4):47-50,13
目前采用温拌技术和再生技术的沥青混凝土以其节能减排、资源再利用等特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此结合温拌沥青混凝土技术和再生沥青混凝土技术,通过对回收旧料的分析,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的旧料加热温度、拌和温度、拌和时间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并在不同的沥青掺量下进行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验证生产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可行性。经试验结果分析,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与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不仅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而且路用性能相当,显示出其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引进不久的STRATA技术,结合汉(武汉)宜(宜昌)高速公路沥青加铺工程,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综合处治、STRATA应力吸收层的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施工中日常检测几个方面对STRATA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研究,并肯定了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时的防反射裂缝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阳伟  刘云全  王连广 《公路》2008,(1):180-184
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及配合比设计出发,通过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和几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对比,利用试验方法分析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材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不同温度和加载频率下的动态模量。试验表明,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沥青混合料路面低温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同时,根据对动态模量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提高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可以有效减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产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车辙的产生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矿份以及沥的相对密度发生变化,并导致混合料空隙率的变化。本文采用美国SHRP混合料体积设计理论,分析得出随着温度升高,混合料的空隙率将会增大,这种变化最终成为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高温下产生车辙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普通沥青混合料中加入表面活性型温拌剂,可以在保证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不降低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各阶段的温度。这一技术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原、高寒、冻土地区推广,可明显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延长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7.
多雨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防治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慧光  孙杨勇 《公路》2004,(11):165-167
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防治技术、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类型对水损害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和排水设计,提出相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面介绍了潭邵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与材料组成设计,根据潭邵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原材料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9.
水泥作为填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的逸仙大道改造工程,针对一些已建高速公路的沥青混凝土的水损害现象,具体通过沥青混合料的析漏试验、残留稳定度试验、空隙率试验、浸水车辙试验、高温稳定性试验等室内试验的研究分析,对水泥、消石友代替矿粉的技术性能进行初步评价。分析比较在相同级配时,不同水泥剂量对混合料水稳性影响的变化规律,并从相对变形指标来评价这几种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实践证明,掺加水泥可以增加混合料中对沥青的吸附能力、可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和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7,(11)
将回收的废弃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破碎成级配合理的再生集料,并利用发泡沥青温拌技术将其配制成温拌沥青混合料。通过观察和试验证明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的外观特性、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均符合规范要求。通过与天然石灰岩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将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与沥青温拌技术结合弥补了单纯使用沥青温拌工艺的不足,使其在不低于热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指标的情况下,达到了双重环保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范永丰  彭涛  郑朝义 《公路》2005,(7):92-95
介绍了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混合料配合比的几种设计方法,并结合实例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剖析。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多个沥青混凝土施工项目中质量控制及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沥青混合料滴水、热料仓集料被燃料油污染、压实度满足要求的路面芯样空隙大以及沥青路面雨水后出现白斑等几种在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并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避免施工中类似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斜剪试验方法评价水泥混凝土桥面与沥青混凝土层间抗剪强度.针对影响层间抗剪强度的几个因素,重点探讨了沥青混合料类型、沥青混合料压实度和黏层材料的黏度及洒铺量对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沥青混合料构造深度水平相当时,层间抗剪强度将随公称最大粒径的增加而增加;但对于公称粒径相同的2种小粒径沥青混合料,悬浮-密实型的沥青混合料的层间抗剪强度更大;层间抗剪强度随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不同胶粉含量的橡胶沥青黏层,层间抗剪强度将随橡胶沥青黏度的增加呈现抛物线趋势.  相似文献   

14.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uperpave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5.
阻燃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安徽沿江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胡红雨  许左前 《公路》2007,(4):181-183
阻燃沥青混凝土在储运使用过程中常发生严重的离析问题,通常储存时间不能超过48 h。且试验表明,在沥青中加入阻燃剂后严重影响了沥青的性能。在沿江高速公路中有4条隧道应用了一项隧道沥青混凝土路面新型阻燃改性技术,将一种特制的阻燃改性剂直接添加到沥青混合料中,并对其进行阻燃改性,在不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从沥青和沥青混合料两个层次概述了沥青路面裂纹自修复特性,总结了提升沥青混凝土裂纹自修复能力的两种方法:本征型自修复技术和外援型自修复技术。这两种自修复技术都能有效修复沥青混凝土材料出现的微裂纹,延长沥青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建议采用微胶囊自修复方法作为未来沥青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技术的研究重点,使该方法早日应用于沥青混凝土中。  相似文献   

17.
赵恩棠 《公路》1996,(4):33-34
美国每年生活消费与工矿残渣产生大量废品,一般是作为垃圾埋掉或烧毁,但仍污染地下水源,花费又大,在不损害路用材料品质,不增加混合料费用,且几年后不产生新废品的条件下,适当地掺入路用沥青混凝土中,以利用废品。经试验研究发现:加热后的沥青混凝土能利用的废品见表1。注:W表示可用,空白为不可用。美国尚在探求其它废品的利用,目前有分个州已发令充分利用废轮胎屑(scraptire)等。有专书说明加热沥青混凝土后,如何掺入处理过的废品,但尚无规范。亚橡胶美国1994年规定将轮胎橡胶屑掺入沥青混凝土中,每年在沥青混合料中所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云南省已建成的6条高速公路病害情况的实地调查,结合当地气候及地理条件,以及长大纵坡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分析,将云南省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归结为原材料质量、不利的气候条件、施工组织、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和路面结构组合等几个方面,并提出减轻和预防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沥青面层施工的实践及经验,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沥青混合料的摊铺、碾压工艺、接缝的处理、摊铺机的使用与操作、基层的平整度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了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熨平板与热沥青混合料相互作用的特点后,叙述了热沥青混合料的流变特性,并给出了流变模型,就此得出了熨平板与沥青混合料相互作用的三种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