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云 《铁道货运》2012,30(10):25-28
榆次站四场(出发场)主要担当向太中银铁路方向的发车任务,2012年调整列车运行图后,车流量增加与车场作业能力之间矛盾更加明显,为提高出发场作业能力,在出发场现有设备条件及作业写实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车场出发能力计算,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机列衔接效率、优化车流配置、增加隔开设备和加强作业组织等措施,有效提高榆次站四场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榆次站现有车流情况,针对太中银铁路开通后还存在一场北咽喉机车转线交叉干扰、二场能力不足、无法实施驼峰双推单溜作业和榆西站北咽喉无机待线等影响榆次站作业效率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理论测算,分析了实施站场改造后可以节省转场等待时间、提高驼峰解体能力、提高二场通过能力和减少榆西站车列等待机车时间。  相似文献   

3.
1 存在问题。如图1,D3JG区段全长282m,榆次站与榆次西站场间为复线场间联系电路,1LQG轨道电路发送设在榆次站,接收设在榆次西场,通过榆次西场的1LQGJ控制榆次站的XXJGJ吸起。榆次站控制台接近光带显示是通过XXJGJ实现的,区段名称为XXJG。  相似文献   

4.
榆次站位于石太线、南同蒲线、太焦线、太中银铁路的交汇处,管辖3个车站、7个车间,下设Ⅰ场、Ⅱ场、Ⅲ场、Ⅳ场、西场、客站、Ⅶ场7个车场。根据榆次站各车场的分工,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站场设备、车流现状、运输能力和设备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优化作业组织,调整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设备补强措施,优化机车运用,加强列检作业组织,修改规章制度等方面提升榆次站能力的扩能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石太、大西客运专线和太中银铁路引入太原铁路枢纽,太原北-榆次间能力已经饱和.枢纽运量的大幅度增加,使榆次站的作业能力成为限制太原铁路枢纽发挥效率的“瓶颈”.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和枢纽客货运布局、编组站分工的调整,枢纽内大部分改编作业量将集中至榆次编组站办理.枢纽解编作业集中至榆次站办理后,可减少货物列车在城市中心的穿行,对保护城市环境,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减少城市污染,促进城市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榆次站位于石太、太焦、同蒲、太中银4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通过分析榆次站运输组织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分配编组站工作量,调整列车编组计划;优化机车交路,提高机车使用效率;优化列检人员配置,合理调整作业流程;优化调度指挥,合理调整列车运行计划;加快设备技术改造,适应增量运输形势等措施,有效提高榆次站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榆次站目前运输任务与设备的矛盾,分析了影响榆次站调车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太中银铁路、太原西南环线开通后对榆次站调车效率的影响,提出提高调车效率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恩  郭建忠 《铁道货运》2012,30(8):35-37
针对太中银铁路开通后,对榆次站既有设备和运输组织造成的影响,在分析榆次站既有设备和各场分工的基础上,指出在行车设备和运输组织方面制约车站运输效率的问题。通过采取调整编组计划、优化调度指挥、实施站场设备改造,以及在机车运用方面组织机车立折和拉通机车交路等提高榆次站运输能力的措施,有效提高了铁路运输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9.
李健  张晓峰 《铁道货运》2014,(12):38-41
针对榆次站视频监控系统组成及使用情况,对目前榆次站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存在的监控范围覆盖不足、监控系统管理分散、监控系统标准不一、科技能力未充分释放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采用无线技术增设监控点位、优化整合资源、实现信息互通同享、统一技术标准等建设改造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议,以保障铁路行车安全、掌握客货现场作业情况、提高铁路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阐述榆次站概况,针对目前铁路施工数量增加、施工安全要求高的现状,分别从日常施工、V?型天窗施工、集中修施工?3?个方面分析榆次站的施工安全风险点,提出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及建议,即安全措施模块化、关键事项图表化、施工组织流程化。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榆次站货场概况的基础上,针对铁路货场向现代物流转型存在的城市化进程制约铁路货场的升级转型、设备设施老化限制铁路货场作业能力等问题,从货场定位、物流基础建设、两端服务能力、物流服务技能等方面分析影响铁路货场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合理定位进行品类开发、分层次进行货场建设、合作补强两端服务能力、加强物流业务培训等榆次站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王昊 《铁道货运》2022,(3):6-14
为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完善区域铁路网,对精阿铁路增建二线引入阿拉山口站改扩建方案进行研究.在阐述精阿铁路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车站准、宽轨场能力趋于紧张,车站调车距离长,换装作业区效率较低等问题,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新建线设置综合查验场、新建上行出发V场、新建集装箱换装库及新建集装箱换装场与保税区准轨场间联络线、增加换装场换装...  相似文献   

13.
杨宇正 《铁道货运》2012,30(6):14-17
针对广深线下元站到发场能力紧张、编发场不具备发车功能等主要问题,提出下元站改扩建方案。经过分析比选,推荐采用增加1条到发线、新建2条编发线、改造编发场2道至6道尾部防溜停车器的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下元站存在的接发及编发能力紧张等问题,满足下元站近、远期的货运需求。  相似文献   

14.
吕思静 《铁道运营技术》2010,16(2):37-39,42
由于茂名站和玉林站的调车线、到发线能力不足,塘口站调车机机力不足,造成茂名、玉林、湛江(含塘口)站出发列车编组违编严重,降低了玉湛茂地区运输组织效率。为了恢复玉湛茂地区运输组织秩序,提出了分2步将玉林站Ⅱ场调车线增加至18条,以及调整玉林站、茂名站和塘口站列车编组计划的建议,以提高玉湛茂地区运输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15.
胡波 《铁道货运》2012,(9):27-31
根据二连浩特口岸站现状和国际联运的特点,分析影响口岸站国际联运能力的因素,从满足我国能源需求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说明发展二连口岸站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国境站间工作环境,不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提高物流园区的利用率,完善信息技术保障功能,充分释放口岸站运输能力,完善运输组织方式,提升调车作业能力等提升国际联运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概述圃田站现状,在分析圃田站站线接轨和专用线接轨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圃田站近远期货运量预测,针对圃田站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增建圃田站至圃田西站联络线;增设到发线兼调车线;增加集装箱作业线数量;增设整车零担货物作业线等提高圃田站货运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榆次站机械化驼峰一、二部位采用TJK缓行器,三部位采用可控减速顶,连挂区采用普通减速顶,峰尾采用停车顶,实现了溜放调速的自动化,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大同站西场现有运输组织情况和解编能力为例,结合在现场作业中的实际,就如何提高大同站解编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扩能提效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鹏  赵鹏 《铁道货运》2013,(2):36-41
结合西安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对新丰镇站现状、作业量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外加强协调和对内进行补强的扩能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安铁路枢纽规划布局和货运量,研究新丰镇站能力补强方案,提出实施上行系统Ⅱ、Ⅳ、Ⅵ场预留20条股道工程建设方案和上行到达场(Ⅱ场)西咽喉接车进路改造方案,以提高新丰镇站的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荆世明 《铁道货运》2012,30(7):39-45,5
针对近年来成都铁路局运输能力日渐紧张的状况,分析影响区域卸车能力的主要因素:通道输送能力、技术站解编能力、货运站作业能力等,提出通过扩能改造通道输送能力,提升枢纽解编能力和货场作业能力,提高卸车综合能力利用率等对策,以全面提升成都铁路局的卸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