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研究水泥稳定碎石运用EDTA(乙二酸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水泥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不同版本试验方法、不同测定时间、不同混合料含水量等对水泥含量结果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按照2009年出版规范要求的溶液加入顺序和静置时间,方能使试验结果精确、可靠;对超出水泥终凝时间,EDTA滴定法测定水泥稳定碎石中水泥剂量需作龄期效应校正;标准曲线的制定过程必须与现场的施工情况相吻合,且标准曲线的过筛尺寸要和滴定试验的过筛尺寸相一致;在同一标准曲线下,滴定测得的水泥剂量随着混合料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极易产生开裂,且缺乏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影响工程施工质量。通过振动搅拌,能增强水泥稳定碎石的均匀性,并能大幅度减少施工耗用的实际水泥剂量,有效增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备的抗裂性。文章介绍了振动搅拌技术研发历程及原理,浅析了振动搅拌技术的优势,探讨了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以期为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水泥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是边缘排水系统和透水基层排水系统的主要材料之一,水泥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通常作为集水沟的填料和透水基层材料.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水泥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的矿料级配.通过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空隙率测定试验,确定级配Ⅵ型水泥处治碎石透水性材料的最佳水泥剂量和最佳含水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国道324线岑溪一容县一级公路(容县段)为依托工程,对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混合料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分别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测定两者强度变化情况。对比试验结果得知,相同水泥剂量下的再生混合料抗压强度略低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相差值在0.4MPa内。  相似文献   

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干缩特性是其最重要的路用性能之一,关系着路面的使用寿命.文章通过试验研究了集料级配、水泥剂量、含水量、压实度等因素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干缩特性的影响,为其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依托试验路工程应用,研究振动搅拌技术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效果、摊铺效果、碾压效果、芯样效果及强度指标均明显优于普通搅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相较于普通搅拌工艺,振动搅拌工艺可节约水泥剂量约0.5%;相比设备费用增长以及生产效率略微降低,振动搅拌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工程推广应用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采用传统施工方法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存在的一些质量通病及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病害,并结合广西柳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例,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不同时间的强度和密度试验分析,总结出其强度和密度变化的规律,为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工艺选择和机械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应用已有二十余年,在施工工艺方面均是常规施工方法,碾压厚度20cm左右,近几年来,随着施工机械设备功率的提高,厚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各地高等级公路中均有应用,但对于厚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压实度控制标砖和检测方法没有明确要求,本文通过G16丹锡高速赤峰段厚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对厚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压实度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高原路面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高原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常见问题,阐述高原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素,提出高原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评估,为优化高原路面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水泥稳定碎石的作用原理及形成过程,阐明了在二级公路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要点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低等级公路改、扩建升级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凭借良好的抗滑性、耐用性以及低廉的养护费用历来是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形式之一,而路基结构则直接影响道路寿命。文章以广西凭祥至平而关二级公路建设工程为实例,分析了碎石最佳级配值的确定方法,并确定了其一级和二级最佳级配;通过试验确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最优厚度,均为20cm。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贵州省瓮安至江口高速公路路面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工程为载体,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不同水泥剂量、不同龄期以及不同级配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无论哪种级配类型的混合料,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都呈显著的增长趋势;而且随着龄期的增长,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加;(2)无论哪种级配类型的混合料,无论哪种水泥剂量,随着龄期的增长,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加;(3)悬浮密实型级配混合料在各种水泥剂量下其7天龄期的抗压强度都比骨架密实型级配混合料的强度大,但其后期强度增长较慢;(4)在水泥剂量一定的前提下,骨架密实型级配混合料的7天、28天、90天龄期的劈裂强度较小,悬浮密实型级配的劈裂强度较大;(5)在水泥剂量一定的前提下,悬浮密实型级配混合料后期抗压回弹模量较大。  相似文献   

1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能够提高道路结构的承载力,促进道路各方面性能提升。基于此,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优势和特点,阐述在道路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泥稳定碎石是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原材料,相较于其他原材料,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具有高强度的水稳性,施工单位应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鉴于此,探讨水泥稳定碎石的作用原理,结合南京市苏源大道工程实例,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市政道路建设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西部二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西部地区公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结合广西富川麦岭二级公路施工实践,探讨西部地区二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路基与面层之间的半刚性过渡层,在力的传递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施工实践,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提出了改善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纤维作为一种增韧材料广泛运用于各类工业材料中,本文研究了纤维增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压实特性,掺量分别为0.4%、0.6%和0.8%的木质素纤维被用来制备纤维增强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数量纤维的加入不会明显改变水泥稳定碎石的压实特性,同时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表明木质素纤维可以显著地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本研究表明纤维素的加入可以在不明显增加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功的条件下,显著地提升材料的强度,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实践,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裂缝的原因及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0引言在以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的沥青路面中,基层是主要的承重层。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若面层较薄且面层与基层间粘结不好时,易使基层材料产生疲劳破坏。此外,考虑到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性能远优于其抗拉性能,虽然车辆荷载的一次作用引起的基层底部拉应力较小,但在荷载反复作用下仍然会导致基层疲劳开裂,故有必要研究其抗拉疲劳性能。本文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应力水平、水泥剂量、4.75mm通过率、成型方式及抗弯拉强度等影响因素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