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2008年全球出现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已经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要好于其他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文章从市场发展规律、经济增长和特殊因素分析和预测了2009年乘用车市场,指出我国2009年汽车市场仍有快速增长的基础,经济增长动力更大程度地依靠扩大内需,同时燃油税改革和汽车鼓励政策也刺激了乘用车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梁达 《经济导报》2010,(1):25-28
2009年,驱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力”之一的最终消费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小於预期,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的增长速度,消费的强劲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丁外需的下滑。2010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面的继续转好,经济转型升级的加快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将会更加有力,消费需求继续向好的势头将会持续,最终消费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梁达 《经济导报》2007,(3):10-12
中国20多年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靠内需,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对经济拉动的作用相比,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第一位的。2007年中国消费需求将对经济呈现强劲的拉动,增长速度将高於GDP增速。[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2007年,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变化与岛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台湾经济仍会保持较为平稳的中低速增长.总体呈现“外温内凉”,即外贸增长大幅放慢,内部投资与消费将有所回升。物价会因国际能源与原材料价格的上扬而呈现温和增长,失业率因投资的增加会维持4%左右的适中水平。  相似文献   

5.
《经济导报》2010,(18):27-27
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因51年来最低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带动了消费需求,从而使企业纷纷增加产品库存以满足旺盛需求。美国商务部日前发布了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初步数据。数据显示,美国7—3月份GDP较上年同期增长3.2%。第一季度GDP增幅弱於此前预期的3.3%,  相似文献   

6.
自从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观点思想后,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增长时都引入了对外贸易这一因素,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利用江苏省1990一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平稳性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江苏对外贸易、投资、消费、物价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增长与出口、进口、消费、投资、物价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投资、消费、进出口、物价都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本文着重分析的是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略微分析了消费、投资、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199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低幅增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足,出口增幅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是1998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增长速度前慢后快。1999年国民经济运行面临国际环境难以根本好转,消费增长仍将保持较低水平,市场环境难以有根本性改变,市场需求仍是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没有改变困难,而有利环境国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利于国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产业发展、总量扩大的同时,支撑经济增长的要素条件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副秘书长左五洲: 总体水平好于2008年 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与否的因素有三个,即固定投资、出口量和消费值.我国的经济特点是人均消费水平低,因此政府的固定投资和出口水平一直是决定我国GDP增长值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第二季度GDP增长6.9%,好于市场预期,生产端表现强劲,需求端维持平稳,经济增长具有韧性。供需层面来看,工业生产加快,企业利润快速增长,经济整体仍处扩张通道;投资增速稳中略缓,房地产投资拉低整体投资,但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向好趋势延续。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5%,盈利增速高企、出口需求回升、设备更新换代对制造业投资形成较强支撑;受汽车和地产链条带动,消费增速回升。物  相似文献   

11.
元旦,春节是每年消费的旺季。尽管全球金融危机阴影远未散去,但内地消费者的过年热情却未受太大影响,用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激情点燃了牛年消费的“第一把火”,居民的消费需求仍然保持强劲增势,国内消费品市场依然购销两旺。在整体经济增长大幅放慢之际。元旦,春节消费的旺盛一方面对拉动内需有较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表明居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依然趋向乐观,信心依然十足。  相似文献   

12.
油价高涨,住宅业下滑,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连续P7次提息,使美国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速由第一季度的5.6%步步下滑。展望2007年,尽管国会参众两院领导权均已易主,但这对美国经济的整体走势不会形成决定性的影响。为此.尽管美国经济仍将受到房地产进一步下滑的拖累,但由於油价的日趋稳定、美联储货币收缩政策的结束,温和的消费增长,以及商用建筑和设备方面投资的加大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仍可保持在2.9%上下。  相似文献   

13.
《重发科技》2008,(1):45-46
工程机械需求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密切相关,属于投资拉动型产业。未来几年,这一基本特征不会改变,但市场发展将会呈现以下特点: (1)经济增长逐步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拉动转变。消费无疑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增长幅度将下调,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增长将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经济增长普遍放缓的环境下,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前如何提高消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成为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问题。就如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的热潮正如火如荼地刺激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同时,金融大家庭里一个新成员的诞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就是中国银监会正式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不久,消费金融信贷被很多人寄予厚望,认为它能大力拉动消费;也有很多人并不看好它,认为它意义大于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首季经济增长超预期,令投资者估计,内地宏调措施或会快出台,内地楼市将受影响。不过,各大小发展商以及大部份的港人都一致认为,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因素继续存在,料今年第二季内地楼价仍将会继续上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与汽车保有量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增友 《城市车辆》2008,(12):32-35
1国内城市交通发展 1.1国内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从1996年至2006年,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期间GDP从1996年的67795亿元,发展到2006年209406.8亿元(见表1),较1996年增长208.9%。  相似文献   

17.
王鹤 《汽车电器》2010,(1):47-47
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专家表示.会议特别强调刺激国内消费,而拉动消费的主力是汽车和房地产两大产业。保持汽车产业优惠政策连续性符合业内预期.汽车业利好政策环境不变,汽车销售将保持高速增长:而要进一步挖掘汽车消费潜力应促进和规范汽车消费信贷,支持专业金融汽车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各种迹象表明,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着巨大的外来冲击,对国内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形成一定压力。 国家推出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国家已经出台和将加紧制定出台一系列有利於扩大消费的政策举措,将对扩张消费需求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消费能力是人们对满足自身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的物质资料和劳务在有货币支付能力的转化形式,即消费者的货币支付能力。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无论对内需的变化还是经济总量的变化都有着重要影响。为此,本文试图从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变动来讨论消费需求的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杨再舜 《时代汽车》2009,(12):106-111
一、宏观分析 延续刺激汽车市场的部分政策能否优惠重卡? 在世界金融危机尚未消退和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扩大投资力度已经成为2010年我国的主要政策导向。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对GDP增速的稳定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也为2010年汽车市场提供了较好的宏观环境。扩大内需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途径,住房和汽车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主要力量。因此,促进中国汽车消费是一项长远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