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引子】2006年8月5日,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赫斯特上将称,从2008年中期开始,美国将从阿拉斯加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抽调一个中队(18架)世界上最先进的F-22A“猛禽”隐形战斗机,部署在太平洋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它们将与2010年以后服役的F-55“联合攻击战斗机”、B-2A隐形轰炸机和隐形无人驾驶飞行器一道,形成一组凶狠凌厉、嗜血成性的“无影”杀手,就像潜伏着的豺狼一样伺机杀将而出。一场由高技术“无影”杀手——隐形战斗机为主演的所谓“第四代战争”,正悄然逼近亚太地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2003年3月21日,美英联军对伊拉壳发动了代号为“震慑”的空袭行动,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射了近千枚精确制导炸弹及导弹,从英国费尔福德空军基地起飞的8架B-52H轰炸机.经过6个多小时的长途奔袭参加了这次行动,从而使这种已服役半个多世纪的轰炸机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3.
对海攻击挂弹方案对地攻击挂弹方案(反雷达)常规对地攻击中国“飞豹”战斗轰炸机外挂想象图@徐刚  相似文献   

4.
中国空军在90年代后期开始装备性能先进的战斗机,国产新型“飞豹”战斗轰炸机的陆续服役更使中国空军的远程打击能力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但这些战斗轰炸机体积和重量大,采购费用高,使用和维护复杂,因此数量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增加,很难填补大批强-5退役后留下的空白。另外,中国空军未来要承担的作战任务是非常繁重而艰巨的,除了要与数量众多的敌方三代、甚至四代战斗机争夺战场制空权外,对地面部队在攻击作战行动中提出的战前火力准备、推进中的伴随性火力支援等要求,空军也要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设在日本横须贺市的驻日美军海军司令部前不久宣布,美军已于2003年11月上旬把部署在美国本土的13架最新式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调往日本的厚木基地。该司令部官员说,因老化问题。美军已于9月24日把部署在厚木基地的全部F-14A“雄猫”战斗机撤回美国本土.并由“超级大黄蜂”代替。“超级大黄蜂”是美国最新式的舰载战斗攻击机,在美国本土也仅部署了40余架。所以,“超级大黄蜂”首次部署美国海外军事基地,自然引起了世人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6.
设在日本横须贺市的驻日美军海军司令部前不久宣布,美军已于2003年11月上旬把部署在美国本土的13架最新式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调往日本的厚木基地。该司令部官员说,因老化问题,美军已于9月24日把部署在厚木基地的全部F-14A“雄猫”战斗机撤回美国本土,并由“超级大黄蜂”代替。“超级大黄蜂”是美国最新式的舰载战斗攻击机,在美国本土也仅部署了40余架。所以,“超级大黄蜂”首次部署美国海外军事基地,自然引起了世人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7.
“飞豹”的设计和发展 “飞豹”战斗轰炸机是中国自行发展的第一代专用战斗轰炸机,通过装备部队近10年时间的使用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海、空军作战部队的主力机型之一。“飞豹”项目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初衷主要是当时中国海军航空兵和空军的轰-5轻型轰炸机存在飞行速度慢、航程短、载弹量小等缺陷,性能已无法满足80年代作战环境的要求;更严重的缺陷足,轰-5机载设备过于简单,极为缺乏有效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和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对地(海)面目标进行攻击的能力。而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的强-5攻击机虽然飞行性能较好,但因为其作战半径小,有效载荷低,无法携带大型精确制导武器,根本无法担负攻势防御作战中攻击机群打击纵深地区重要军事目标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军事广角     
通用动力赢得BLU—113钻地炸弹改进项目 美国《每日防务》2003年6月11日报道,通用动力公司击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参与竞争的其他公司,赢得了BLU-113钻地炸弹改进合同。该钻地炸弹重1996千克,采用2270千克重的GBU-28钻地制导炸弹的战斗部。BLU-113钻地炸弹改进合同属于预筹产品改进计划(P3I)中的系统发展和验证(SDD)阶段合同,合同期限为两年,合同经费为480万美元,另有50万美元的奖金,这是该项预筹产品改进计划的一个主要特点。GBU-28钻地制导炸弹最先装备F-111F战机,在1991年海湾战争末期首次投入使用。该制导炸弹还可装备F-15E战斗机和B-2轰炸机。  相似文献   

9.
“野鼬鼠”是美国空军对执行“反辐射”作战任务的飞机及其部队所起的绰号。自20世纪的越南战争以来,F-100、F-105、F-4G等型飞机先后在美国空军中担当过“野鼬鼠”的角色。在F-4G退出“野鼬鼠”舞台之后,美国最新生产的F-16BLOCK50/52批次战斗机成为“野鼬鼠”的新一代领军机型。与普通的F-16有所不同,“野鼬鼠”的特殊使命要求F-16BLOCK50/52挂载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以及配套的AN/ASQ-213电子战吊舱,进而有效地展开对地面雷达的攻击。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人来说,歼十是第一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战斗机,也是一种让人扬眉吐气的战斗机。从设计的角度看,歼十还是一种在外形上相当有个性的战斗机,而这个个性与其独特的腹下进气道设计有密切关系。歼十项目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最初的设计目的是开发一种能够在国土防空作战中优于当时苏联先进战斗机、并具有拦截苏联战斗机、轰炸机能力的防御性战斗机。  相似文献   

11.
多层防线美国海军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特遣舰队拥有很强的纵深攻防能力。它以航空母舰为中心,设有4道防线,可覆盖半径为200海里的半球形区域。第1道防线:通常由F-14A战斗机、F/A—18A战斗/强击机、E—2E预警机、EA—6B电子战飞机、S-3A反潜机组成,在距离航空母舰200海里区域上空形成轮形  相似文献   

12.
据最新一期出版的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报道,中国已启动航母人员训练工程。该报道称,随着第一架J-15舰载战斗机样机在沈阳飞机公司制造完成,中国一定会为海军建设试飞基地,即类似乌克兰"尼特卡"(nitka)那样的海军舰载战斗机试飞中心。报道推测,中国的海军飞行员训练中心、舰载战斗机试飞中心最有可能设在辽宁某地。该地已设有"中国海军飞行学院",海军的直升机、轰炸机、运输机飞行员都在此训练。《汉和》认为,由于中国海军目前没有独立的战斗机试飞机构,因此未来有可能在海军飞行学院的框架下建立舰载战斗机试飞中心,也可能独立建设新的海军试飞中心。  相似文献   

13.
研发概况以F-14、F-15、F-16和F/A-18为代表的第三代战斗机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服役后,美国开始着手发展第四代战斗机。大家知道,二战后研制的战斗机起飞重量一代比一代大,原因就是为了容纳更多的新技术设备,但大量新技术的运用无疑会增加研制的风险,而且大量新技术或新设备也需要很多的基础论证工作,所以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周期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4.
1967年10月21日埃及在西奈半岛附近从排水量仅80吨的小艇上发射了3枚“冥河”导弹。击沉了以色列2250吨的“埃拉特”号驱逐舰;1982年5月4日.英海军“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在马岛以北海域执行警戒任务时被阿根廷发现,阿方即派“超军旗”战斗轰炸机发射1枚AM-39“飞鱼”空舰导弹,击中“谢菲尔德”号中部水线以上1.8米要害部位,立即使舰内动力.照明、消防系统全部破坏,引起中央燃料枯大火。  相似文献   

15.
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日军舰载轰炸机就走上了历史的舞台。由于中岛B5N轰炸机(即97式舰载轰炸机,盟军赋予它的代号为“凯蒂”)在偷袭珍珠港的战斗中表现活跃,所以随后被大量使用,多从航空母舰的甲板或一些分散在太平洋诸多岛屿上的机场起飞执行任务。然而,由于中岛B5N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设计出来的,所以很快便显得过时了。  相似文献   

16.
战斗机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主要作战机种,二战后至今共发展了四代。在这四代战斗机中,第一代战斗机除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还有少量装备外已基本淘汰;第二代战斗机也已退居次要地位,不再担任作战主力;第四代战斗机只有美国的F-22A和F-35两种型号,前者才开始装备,后者还在发展之中。目前世界上包括美、俄两个航空大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航空兵的装备骨干都是第三代战斗机。  相似文献   

17.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6年4月12日报道,目前日本正在筹划下一代F-X战斗机项目,并考虑从波音公司研制的F-15战斗机和F/A-18E/F“超黄蜂”战斗机中进行选择。据悉日本明显倾向选购F-15制空战斗机,最后的选择将于2007年决定.但美国海军F/A-18E/F项目主管加迪斯上校目前称,波音公司不想向日本提供F-15,意欲提供F/A-18E/F。波音公司希望在2007年之前增加F/A-18E/F的订单,以确保生产线不致中断。目前,波音公司和美海军已组织了一个“超黄蜂”销售小组到日本进行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台湾强调以“非对称”、“资电优势”的思想推动建军,投入巨资进行作战飞机的升级改造,以加强空中作战力量和电子战建设。通过对2012年7月美台签订的台军F-16A/B战斗机升级案的背景、进展以及升级前后机载电子战系统的对比研究,进而分析升级后台军F-16A/B战斗机在电子战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美国空军F-22战斗机的服役并形成战斗力对其他国家战斗机的发展构成了巨大压力。作为在冷战时期唯一能在航空技术上与美国抗衡的俄罗斯,虽然因长期经济困难而严重影响了其军用航空技术的发展,但国防安全和出口需要都迫使俄罗斯必须重视新型战斗机的开发。苏联解体前启动的新一代战斗机发展计划经过近20年的徘徊之后,苏霍伊设计局的PAK-FA最终成为俄罗斯空军选定的第五代战斗机。不久前,苏霍伊设计局在航空展览会上公布了PAK—FA65设想图和研制计划,并称首架原型机将在2009年进行首飞。此外,公开消息也透露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已经进入全尺寸样机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一机多能 我们通常认为,最早对舰载攻击型飞机(即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作出明确划分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海军,不过这一概念不到10年就已显落伍。美国人在1942年几次关键性的航母对决中得到的一个教训是:必须在航母舰载机群中配备足够的战斗机,这一方面是出于为己方攻击飞机护航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日方攻击机群的偷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