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造船》2010,29(1):12-12
近日从江苏恒川集团了解到,该集团与阿联酋签下的17架地效翼船(俗称“水上飞机”)将于明年5月前后交货,这是中国民企首次向海外出口“水上飞机”。  相似文献   

2.
英国的“桑德兰”(Sunderland)式与美国的PBY“卡塔琳娜”式并称为二战中同盟国水上飞机的双雄。这种以英格兰东北部港口命名的机型是英国第一种单翼水上飞机,也是皇家空军装备的最后一种水上飞机。  相似文献   

3.
陈建钊 《游艇业》2008,(4):70-75
一系列原因,最终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爱尔兰“绿之队”和中国牵扯上了直接的关系:中方注资、内地造船、中国水手上艇、船队改名为“绿蛟龙”号,并且在国内开始了自己的宣传攻势。  相似文献   

4.
《航海》2010,(3):29-29
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地效翼艇(俗称“水上飞机”)“天使乌”号近日在南京金牛湖两起两降试航成功。有关人士表示,目前中国地效翼艇已开始迈入产业化阶段。  相似文献   

5.
拥抱海洋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6月24日,毛泽东47年前的这一诗句被不止一家外媒引用来形容中国“一天内开启两个新纪元”——“蛟龙”号深潜突破7000米,以及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  相似文献   

6.
拥抱海洋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6月24日,毛泽东47年前的这一诗句被不止一家外媒引用来形容中国“一天内开启两个新纪元”——“蛟龙”号深潜突破7000米,以及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  相似文献   

7.
《水上消防》2014,(4):44-44
日前在京举行的中国工程院第12次院士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透露:6月底,“蛟龙”号要出发去太平洋。  相似文献   

8.
科海拾贝     
《航海》2000,(1)
“半人马”是英国一家公司研制的下一代水上飞机,估计将于2002年年底试飞。这种有6个座位的水上飞机将采用一种先进的复合材料做成,从而减轻了飞机的自重,也减少了维修保养时间。那流线型的机身引进了最新的赛艇制造技术,与传统的水上飞机相比,大大减少了水和空气对飞机的阻力。与同样大小的水上飞机相比,其净载荷增加了60%以上,航程  相似文献   

9.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研究与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并独立完成海试的具有国际上最大下潜深度——7000m的尖端产品,2011年在东北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西区成功进行了5000米级海上试验与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的成果。从技术角度阐述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过程,重点围绕在研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的自主创新情况。  相似文献   

10.
《游艇业》2008,(5):21-21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及三角集团成为VOLVO帆船赛爱尔兰“绿蛟龙”号船队中国三大联合冠名赞助企业。这是首次有中国企业加入沃尔沃环球帆船费的赞助商阵容。  相似文献   

11.
飞越历史长河,先秦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鲲鹏”之梦实现了。象鱼那样游、象鸟那样飞的两栖动物的神话,流传二千余年,最终成了“水上飞机”的“雏形”。具有战斗力的钢铁“鲲鹏”更会让庄子的后人惊叹不已,让我们走进中国唯一的一支水上飞行部队。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14年,英国便着手把一艘商船改装成了“水上飞机航空母舰”,号称“皇家方舟”。它可搭载10架水上飞机,是世界上第一艘载有水上飞机正式服役的航母。而日本海军于1919年设计、1922年竣工的“凤翔”号航空母舰,则是世界上第一艘非旧船改装的专门设计与建造的航母,它已具备了当代航母的雏型。 自此以后,航空母舰便以其特有的魅力得以迅猛发展。问世至今,世界各国建造的航空母舰约计300艘,历尽80年的沧桑,许多航母或战沉、或退役、或解体,它们已成为昨日风流。原苏联解体前夕,世界上正在服役  相似文献   

13.
水上飞机是飞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部分,摆脱机场束缚的水上飞机可以方便地利用内陆河流、湖泊和沿海地区的峡湾作为起降场地,充分发挥比常规飞机对机场依赖小、使用灵活的优点。世界各国在水上飞机出现后不久就发现了其所具备的优势,水上飞机在军、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水上飞机平时可以进行运输、救灾、灭火等工作,战时可以完成海上巡逻、侦察、救护、反潜、对作战舰艇进行海上物资、弹药补给等任务,水上飞机还是对距离较远而又无法修建常规机场的岛屿进行物资供应的最迅速手段。  相似文献   

14.
《珠江水运》2011,(16):6-6
北京时间7月26日6时12分,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首次下潜至5038.5米,顺利完成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这个下潜深度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  相似文献   

15.
William 《游艇业》2013,(5):82-89
作为领先于全球的豪华游艇品牌——阿兹慕游艇,她始终坚持着“永不停止,不断探求,尽善尽美”的宗旨,在意大利、欧洲以至全世界都受到社会各界名流和成功人士的喜爱。而蛟龙系列是阿兹慕游艇在保留意大利式时尚设计的理念之外,又结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而专门打造的。  相似文献   

16.
海上无小事     
私人海岛开发、中海油漏油、南中国海争端、“海巡31”出访新加坡、“蛟龙”号5000米海试圆满成功等等,近期一系列围绕着海洋的正面或者负面的消息,此起彼伏地纷纷见诸各大媒体,可谓“好不热闹”!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初一个晴朗的秋天,中国南海之滨。一架有着船形机身、却斜插一双翅膀并高高翘起尾翼、造型漂亮而奇异的飞行器在众人的瞩目下徐徐入水,旋即在机身两侧两台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开始加速向前,不久即腾空而起,然后紧贴水面高速飞驰而去。远远望去,飞行器那红色涂饰的机头、白色翼身以及海篮色的机尾极似一只掠海觅食的信天翁,轻盈地在波峰浪谷之上振翅盘旋,精彩的飞行不时激起岸上人们的阵阵欢呼。这一时刻的确值得在场的中国人欢欣鼓舞。因为这架正在进行精彩飞行表演的飞行器并不是人们惯常已熟悉的水上飞机,而是中国科技人员自主研制成功并在中国科技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信天翁”号地效飞行器正在进行海试。那么什么是地效飞行器?其用途以及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又是怎样,本文加以简略介绍和回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进战斗机生产线后,很快实现了战术飞机的自主保障,并在随后20年的对外支援中,向朝鲜、越南等国家援助了多个型号数百架战斗机。随着70年代中国对外交往与政治脱钩,战斗机出口也开始转向纯粹的军事贸易,向埃及出口的歼-6成为首个战斗机出口项目。从80年代开始,中国对外出口较先进的战术战斗机,歼-7和强-5支撑起了军用飞机出口的品牌,FC-1“枭龙”更是将中国战斗机的出口由以低成本取胜的过时装备转向与国际同类同标准机型的竞争。  相似文献   

19.
崔磊脸上海水与汗水掺杂,浑身早已湿透。
  波涛翻滚,即使是20多吨重的“蛟龙”号,也不得不随之摇摆起伏,毫无抵抗之力。而此时,崔磊正趴在“蛟龙”背上。
  他利索地打开保险装置,脱开主吊缆,随即挺直身体,面向母船,高高举起右臂。那一刻,他神情肃穆,像一位刚刚获胜归来的“龙骑士”。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帝国主义争夺国际市场非常激烈。这时,飞机成了它们相互武装冲突和欺凌弱小国家的重要战斗武器之一。中国政府当局为了抵制帝国主义势力的扩张和入侵,也决定自己制造飞机。1915年,由海军中选派人员留学美国,学习制造飞机的技术。1917年,留美学生先后归国,创办海军飞潜学校和飞机工程处。 1918年1月,飞机工程处在马尾船政局创设,这是中国最早的一个飞机制造厂,工人200多,设有木胁、铁壳和合拢等几个车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18年8月,我国最早的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在马尾飞机工程处制造成功。所谓“水上飞机”,那是以水面为跑道,在水面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