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宏观及微观分析方法对离子氮化和气体氮碳共渗处理的Fe—C—Cu系粉末烧结钢氮化层的相组成、厚度及微观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氮化处理粉末烧结钢氮化层都由γ′-Fe4N和ε-Fe3N双相混合组成,但相对含量有所差别;离子氮化粉末烧结钢氮化层(过渡层)基体组织为ε-Fe2-3N相和α—Fe相,在基体组织中存在着点状、针状等形态各异的合金氮碳化物(CrN和Mo2N等),大量的粒状及针状γ′-Fe4N化合物沿一定方向规则排列。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3CrW8V和M2基体进行离子氮化和离子镀TiN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和强化机理。利用XRD法分析了涂层的相结构,用划痕法测定了涂层的结合力,并用SME观察分子划痕形貌。结果表明,离子氮化与离子镀TiN复合涂层的结合力和硬度均高于TiN单层;合理的硬度度梯度分布、膜基界面冶金结合、TiN沉积过程中离子氮化ε-Fe2-3N相的含量减少,离子氮化过渡层对顶层TiN涂层有力的支撑作用,是复合涂层强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斯太尔发动机曲轴在引进的盐浴氮生产线上进行浴软氮处理的新工艺,该工艺处理时间短,温度低,变形小。能使曲轴表面硬度达HV10≥300,氮化层深达0.8-1.0mm,化合物层深0.02-0.025mm,显著提高了曲轴的疲劳强度,耐磨性和抗咬合性,且软氮化曲轴的弯曲变形可以用压力法校直,完全能满足曲轴强化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深层离子氮化和深层气体氮化的42CrMoA齿轮弯曲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2CrMoA深层离子氮化齿轮弯曲疲劳性能优于深层气体氮化齿轮,其弯曲疲劳强度与20CrMnTi渗碳齿轮相当。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工艺中的软氮化工序,多用于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及抗咬合性,对该工序的检验,一般考核化合物层厚、疏松、扩散层厚度等,国家标准中对氮化层外是否有氧化层未作任何规定;但是,我厂去年生产供某知名合资企业的同步器齿壳为井式炉热处理,齿壳表面氧化层导致跑车试验时齿壳磨损严重;由此我们开始软氮化工序中确保无氧化层的工艺改进,通过数十次试验攻关,最终得到外方中心实验室的认可,氮化工艺一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推广运用使我厂其他主导产品的齿壳氮化实现了与国际水平同步。  相似文献   

6.
胡树兵  崔?  张明 《汽车科技》2001,(4):19-21
化学镀Ni-P层、电刷镀Co-W及Ni-W层及TiN涂层等外延性涂层不降低并略增强基体材料的冲击韧性。离子氮化层为内延层对三种钢基体的冲击韧性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了低碳钢零件软氮化最佳热处理工怪及工艺参数及材料对氮化层深度,硬度的影响,人工时效的效果。说明低碳钢最佳化温度为590℃左右,通过时效可以工并满足劳贾揭蟆?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在井式炉中对加氧气体软氮化处理的氨量、氧量、温度、时间、变形和氨水软氮化处理的时间、氨水浓度进行了详细的试验,并根据两种软氮化所得到的氧化层及氮浓度存在着量的不同,将前者用于各种轴类、拉延模,后者用于丝锥、钻头等,可提高使用寿命1~3倍或更多。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工艺对3Cr2W8V钢热疲劳抗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提高淬火温度的回火温度,软氮化,软氮化加发蓝等几种热处理方法对3Cr2W8V钢热疲劳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以提高该钢的热疲劳抗力,而软氮化及软氮化加发蓝对热疲劳抗力却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直接离子渗氮环与超声滚压加工-离子渗氮环两类摩擦学试样。利用电子显微镜、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对表面改性层进行了表征,分析了超声滚压预处理对316L不锈钢活塞环离子渗氮行为的影响;在润滑油条件下,使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考察了直接渗氮环和超声滚压-渗氮环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滚压-渗氮环相对于直接渗氮环渗氮层的氮含量增加了2.9倍,显微硬度提高了1.1倍,摩擦因数降低了0.04,耐磨性提高了2.8倍。发动机台架试验表明,超声滚压-渗氮环与硼铸铁氮化气缸套的匹配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
钢的碳氮共渗10种缺陷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的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具有共渗温度低、可直接淬火等特点。着重分析了碳氮共渗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10种缺陷,并针对每种缺陷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治,能有效确保碳氮共渗层质量,提高使用寿命,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早期修建的钢桥桥面铺装产生的诸多问题,研究了其中关键性的问题,即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的抗剪问题。通过计算,分析了钢桥面铺装正常使用阶段以及试验分析施工阶段的抗剪强度技术要求,探讨了3种解决防水粘结层抗剪问题的途径与措施,即加大安全系数;利用经过高温成形的复合铺装结构试件进行界面抗剪试验,寻找经过施工阶段后仍能满足桥梁运营阶段高温条件、低温条件、重载条件及疲劳条件的防水粘结层材料;降低施工温度。这些途径与措施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气门锥面等离子喷焊钴基合金层的高温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高温、腐蚀、冲击载荷等恶劣的工作条件,采用等离子喷焊方法在气门锥面制备了钴基合金涂层。在气门模拟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磨损试验,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焊层磨损面的组织形貌,用能谱仪分析了焊层磨损面的成分,测试了焊层磨损后的硬度变化。结果表明,该喷焊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长大纵坡沥青路面路用性能不同于常规路面的特点,通过全厚式车辙板试验及对其动稳定度指标的讨论、层间直剪试验分析层间容许剪应力、复合式小梁进行小梁弯曲试验对路面抗弯拉强度以及破坏指标进行分析,提出了以动稳定度评价高温稳定性,以路面层间容许剪应力评价抗剪性能,以破坏应变控制低温抗裂性能的具体指标。可做为设计与施工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氰化、渗硼复合工艺提高钢板压弯模具的使用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氰化、渗硼复合工艺处理的钢板压弯模具其表面有一层白亮的Fe2B,次表层有近1mm厚的高C、N区,淬火回火后形成回火马氏体,与C、N、B三元共渗的情况有很大差别;模具表层的硬度梯度平缓,由表面到基体,硬度连续变化,有更强的抗表面硬化层剥落的效果。使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模具,使用寿命可提高近20倍。  相似文献   

16.
以五河口大桥桥面铺装层受力薄弱处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选取5种结构类型组合,通过复合板双层车辙试验和复合梁疲劳试验,更精确地模拟实际受力状况,并进行了劈裂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低温小梁等常规路用性能试验,为铺装层结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构组合设计中,重点考虑铺装上层的抗车辙性能,对于铺装下层混合料设计则更多的关注其他的路用性能;综合考虑组合结构的抗疲劳性能、抗拉性能、抗水损害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桥面铺装下层宜选用粒径较小的级配,添加纤维效果尤佳。综合比较路用性能指标,考虑桥面实际施工状况和经济性,铺装上层采用玄武岩SMA-13沥青混合料,推荐SMA-10沥青混合料作为桥面沥青铺装下层。  相似文献   

17.
复合碎石排水层对路基水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多雨地区路基湿度增加,对土体抗剪强度特别是其中土颗粒之间粘聚力的影响,提出复合碎石排水层的解决方案。为了使复合碎石排水层达到最佳排水效果,进行了试验段施工,并在试验段内埋设湿度传感器。检测结果表明:设置复合碎石排水层以后,能有效减少外界水对路基的干扰,维持路基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疲劳损伤的沥青路面设计温度及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沥青路面结构必须控制的疲劳破坏形式,以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作为控制沥青路面疲劳开裂的指标。通过实测沥青面层层底最大拉应变与路面结构不同深度处路面温度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沥青路面疲劳损伤的设计温度,提出了以沥青层中间温度作为沥青路面疲劳开裂分析的设计温度和试验条件。通过实测永久性沥青路面试验路每小时的路面温度和气象数据,分析了沥青层中间温度的分布规律,对沥青层中间温度与气温、路面深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计算分析,建立了沥青层中间温度的预估模型。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应变响应与温度密切相关,随着路面温度的升高,沥青层底拉应变增大;沥青层中间深度处温度与沥青层底拉应变相关性最高,采用沥青层中间深度处温度能较好地评价路面结构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9.
黄永辉  邱涛  梁爽  陈帅 《路基工程》2022,(1):103-108
温度变化会对无砟轨道轨道板的受力和变形产生显著影响,为降低无砟轨道轨道板的温度效应,通过试验对轨道板上覆盖保温道砟层内部温度进行了监测,推导了道砟层的导温系数和导热系数;研究无砟轨道表面覆盖道砟层的厚度对轨道板上表面温度的影响,提出无砟轨道覆盖道砟保温层的材料选用原则.研究结果表明:道砟层的导温系数可取0.87×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