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沙贞豹 《北方交通》2024,(3):22-25+29
城市快速路与城区高速公路的高快衔接需采用互通立交实现,以沈海高速公路(青岛段)胶州西互通立交为例,根据转向交通量、地形、土地、主线平纵等条件,从与交通量的匹配性、收费站设置、工程造价及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等角度出发,对互通式立交形式进行综合比选,选出最优互通立交方案,研究可为同类型互通立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通行能力在现行的规范、规程中缺乏相应的分析、计算方法。为了寻求其可行的分析、计算方法,合理确定互通立交的规模和形式,以天津市快速路典型互通立交为例,采集大量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互通立交各组成部分的交通特性。通过实测数据的标定,建立互通立交仿真实验平台,得到天津市快速路互通立交基本路段,分、合流区,交织区,各类型匝道的通行能力推荐值,并提出了互通立交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最后针对如何提高互通立交的通行能力给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
互通立交是城市主干道之间进行交通量转换的重要设施,同时也是拥堵经常发生的瓶颈地带.而规划设计阶段互通立交选型盲目,且无章可循,为以后交通拥堵问题的出现埋下了隐患.文中以天津快速路卫昆互通立交为例,介绍了用标定和验证过的仿真软件VISSIM,进行立交区适应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其中,通过仿真实验,重点完成了立交区整体通行能力分析、立交形式与交通组织评价,提出了立交优化改造方案,最后用仿真模型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从南坪三期快速路功能定位出发,全面介绍了所处区域路网密集的快速路互通立交方案设计及主要特点,对互通立交设计的总体思路及其优化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同类快速路勘察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交通流交互和路线交叉两个层面分析了城市互通立交设计特点,总结了互通立交设计的方法与内容,包括从全局角度进行的路线及其交叉的规划,以及从局部角度开展的互通选型设计。最后分析了城市互通立交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提高设计人员对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深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快速路的大力修建,互通立交作为城市快速路的关键节点,其选型及设计对整体通行能力影响巨大。结合互通设计实例,探讨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设计,为类似的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月亮湾立交位于深圳前海,由海滨大道和月亮湾大道两条重要的城市快速路相交而成,是一座重要的枢纽型全互通立交。相交的两条道路不仅要求地下快速路系统互通互联,也要求地面主干路系统互通互联。同时设计条件苛刻,对立交设计提出挑战。通过主线上下行分离的构思,设计出不同与常规思路的立交方案,很好的解决了各种难题。  相似文献   

8.
从交通组织和道路设计两方面分析了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难点,指出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是互通立交设计的重要考虑指标。提出了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改善措施,分别从竖曲线、平曲线、坡度、匝道选型、进出口设置等方面,总结了设计要点与注意事项,提高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9.
石碣互通立交方案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经常与城市道路共线,使互通立交的布设有其特殊性.就石碣立交的交通功能分析、设计思路、立交功能和形式进行研究和比选,提出高速公路在城市中立交选型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城市快速路中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的合理设置将对整个城市快速路系统的服务水平、通行能力、行车安全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有必要对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的取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基于《公路通行能力手册》交织区中的相关方法建立交织区长度的计算模型;以该模型为依托结合可靠度理论,建立最小交织区长度可靠度功能函数,对交织车辆区间平均速度、交织区基本路段的平均自由流车速等随机变量的随机性及其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利用蒙特卡罗法讨论现行规范中最小交织区长度设计取值的安全可靠性,用失效概率及可靠指标进行评价。参考《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城市快速路对应安全等级的可靠度要求,计算不同设计速度下的交织区长度,并结合实例验证,其计算结果具有较高安全性。研究表明:以150 m作为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应用于快速路设计,其失效概率较大且安全性较低;通过以满足一级安全等级条件的目标可靠度反算,推荐在100、80、60 km/h共3种设计速度下,互通立交交织区长度分别取400、370、350 m,可提高整个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高效性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为给城市周边新建和改建工程中出现的隧道与互通立交距离较近的规划设计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分析城市快速路隧道与立交间车辆的行驶特征,构建了快速路隧道出入口与立交最小间距计算模型。综合考虑交通流特性、交通安全等因素,运用概率论与车辆运动学相结合方法,定性和定量地分析车道变换所需长度,得到快速路隧道立交最小间距与vissim提取交通冲突数进行了仿真对比,最终提出运行速度为100km/h、80km/h、60km/h时安全间距的推荐取值,以供规划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分析国内20个快速路立交上的37条环形匝道平面线形组合情况,取七种具有缓圆比代表性的平面线形组合分别建立匝道模型,然后通过模拟实验对不同平面线形组合的立交匝道安全性影响做详细分析,从而对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环形匝道安全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互通式立交选型时充分考虑连接公路的功能、等级、设计速度、交通量等因素,同时通过结合地形现状,采取经济合理的立交方案,可以使得互通立交设计实现合理快速通过。以马甸互通改造为例,基于互通立交设计原则,提出多种设计方案以及必选。  相似文献   

14.
鱼窝头枢纽互通立交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路网正不断地进行增密和完善,新建的高速公路必然与大量的原有道路交叉,因此,互通立交成为高速公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位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互通立交,城镇、村庄、工业区密集,如何尽量减少立交的占地和拆迁,成为立交布设极为重要的考虑因素。鱼窝头枢纽互通立交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形高速公路、广州市南沙港快速路、南沙大道三条道路交叉的交通流转换点,通过对鱼窝头枢纽互通立交的功能、制约因素以及方案设计比选情况的阐述,分析如何在满足通行能力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立交式,灵活布设立交匝道,使立交与现有地物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以广东省汕头市海湾隧道中山东路地下互通立交为例,对地下互通立交匝道选型进行研究,提出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统筹考虑不同方案的功能特点、占地面积、环境影响、交通安全、工程经济等因素,对立交的形式进行多方案比选,确定合理的立交设计方案,为今后水下隧道地下互通立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惠涛 《交通标准化》2007,(9):152-155
祥云寺互通式立交是连接京港澳高速公路、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开封至新郑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的枢纽式互通立体交叉,对互通方案的研究思路、互通功能和互通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了复杂因素控制下枢纽式互通立体交叉的设计思路,解决了该互通式立交的选型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枢纽互通立交是高等级公路之间交通转换的重要节点,其选型合理与否对整体节点工程及其相连高速公路交通功能、服务水平、投资环境及社会和经济效益等至关重要。在拟定山西省祁离高速公路城赵枢纽互通立交选型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枢纽互通立交方案布设时,应对其进行多方案比选,拓宽思路,择优选取。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交通转换,需在城市建成区设置互通立交。而城市建成区受控因素较多,互通立交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对城市的服务水平。以某项目为例,对城市建成区高度公路互通立交的设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武陵源西互通立交是湖南省桑植至张家界高速公路连接武陵源景区而设置的互通,地形地物地质等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介绍了武陵源西互通立交特征年转向交通量的分布及选型。对武陵源西互通立交初步设计方案中的三个方案进行了优缺点及经济技术等综合比较,选定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20.
重庆绕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绕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众多,造成互通立交之间的间距较小,为使立交间距既满足最小间距要求又不影响绕城高速公路作用的发挥,笔者通过对绕城高速公路立交特征的分析,并根据JTG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立交间距的规定,结合重庆和国内其他城市已建城市环线高速公路小间距立交设置的成功实例,对城市环线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密度进行探讨,并提出城市环线上小间距立交对策措施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