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伴随"一带一路"建设从快速扩张的"大写意"阶段过渡到优化发展的"工笔画"新时代,中欧班列的发展也进入转折期。为提高中欧班列核心竞争力,推进中欧班列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研究了中欧班列运行情况、特色线路、发展优势,分析了中欧班列市场机制、运营服务模式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完善补贴方式、发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协调组织功能、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探索运输新方式、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为中欧班列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欧班列运输组织过程,本文提出班列运行效率与经济性评估方法。通过与海陆联运、航空运输等竞争方式比较,建立中欧班列的竞争力分析测算模型。考虑俄乌冲突引发的世界经贸格局重组,分析中欧班列径路及其市场空间变化。研究认为: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了欧洲端市场贸易的不稳定性,使中欧班列及中欧间其他海陆通道的运到时限均有所增加。总体上中欧班列在原通道上的市场竞争力受到一定挑战,市场空间有所收窄。欧洲局势的变化需要打造和拓展新的运输径路,其中地中海径路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在中欧班列运输新径路的打造中,应重点兼顾区域稳定性和沿线货运市场因素,以便为中欧班列运行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新运行径路下稳定的区域环境为提升中欧班列竞争力提供了利好条件,从而推动中欧班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运输距离长1.3万余公里,自2011年首列开行以来已超过5000列。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中欧班列的第一个1000列历时54个月完成、第二个1000列历时8.5个月、第三个1000列历时5.5个月、第四个1000列仅用了4.5个月。目前,我国稳定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已达33个,到达欧洲12个国家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中欧班列开行方案单一组织开行直达班列的问题,根据国内及欧洲节点的班列开行及到达数量,建立国内、欧洲节点分级系统,并赋予各级别节点差异化的功能.在节点分级的基础上,以各高级别节点为核心进行节点分组,组内节点的货流或箱流可相互调配.设计组织开行一站直达班列、集结班列、补轴班列、混合班列4种班列,在增加OD箱流量满足率的同时减少集装箱走行公里.建立OD流量满足率最大和班列平均运行时间最小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根据2017年从阿拉山口站出境的西行中欧班列数据,在设定国内及欧洲节点分组阈值后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基于所提出的节点功能设计方案,中欧班列开行方案的OD流量满足率为83. 8%,班列运行时间范围为13~17天,平均运行时间为15. 5天.在保证中欧班列时效性的基础上增加了OD流量满足率.  相似文献   

5.
中欧班列沿线运输能力短缺现象日益严峻,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偏好能为高效利用现有运输能力提供参考. 采用最佳-最差方法(Best Worst Method, BWM)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中欧班列客户需求偏好进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二阶聚类分析,揭示客户需求偏好异质性.BWM结果显示,运输成本是中欧班列客户整体最偏好指标,相比于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并结合铁路运输自身特点,可靠性最适合中欧班列发展为其特色. 二阶聚类结果显示,将运输服务质量与运价相结合,可以在满足客户异质性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中欧班列现有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今日表示,自2016年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以来,中欧班列快速发展,开行质量不断提升,货值显著增加,回程班列快速增长,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沿线各国间的经贸往来,也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2017年,中欧班列建设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严鹏程介绍,2017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迅猛增长,全年开行3673列,同比增长116%,超过过去6年的总和。且服务范围快速拓展,运行效率不断提升。2017年,中欧班列国内开行城市38个,到达欧洲  相似文献   

7.
正伴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长鸣,5月19日上午,满载41个集装箱货物的广物中欧班列,缓缓抵达广州市白云区的大朗广物控股集团中欧班列平台基地。这是"穗满俄"中欧班列自2016年8月开行以来,首列进口货物回程班列,标志着广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真正实现铁路物流的互联互通,双向往来。  相似文献   

8.
若运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发生故障,中欧班列的运输效率和货物流动会受到严重制约。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法及灰色关联分析的多层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首先,以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结构特征为基础,构建中欧班列多层网络;其次,选取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及接近中心性等多个评价指标,运用改进TOPSIS法计算节点单层网络重要度评价值,采取灰色关联分析融合得到节点综合重要度评价值;最后,利用多层网络SIR(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 Model)模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本文识别出的关键节点包含中欧班列主要线路的起讫城市、境内外重要口岸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契合;采用排序前10%重要节点作为初始感染节点,SIR网络感染率在 20 次迭代后达到 97.8%,本文提出方法的网络节点感染率及传播速率均高于 BC (Betweenness Centrality)算法、DC(Degree Centrality)算法和PageRank算法等传统单一网络排序方法,即识别的关键节点对全局网络的影响更为普遍和高效。此外,根据排序结果从国家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有助于提高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为选择高效安全的中欧班列运输路径、管理运输风险,针对不同类型边境口岸节点延误时间特征,以威布尔分布刻画其延误时间的概率分布,并基于期望损失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风险价值测算方法。将延误风险价值作为一种运输成本,构建“风险-时间-费用”综合运输成本最小的中欧班列路径效用模型。通过深度优先遍历算法求解从成都到柏林的中欧班列运输不同价值特性货物的路径选择方案。结果表明:高价值货物对延误风险更敏感,货物贬值速率对延误成本影响更小;最优路径的平均风险延误率为0.46,边境节点延误风险较高;单位货物价值为300万元时,最优路径的边境延误成本是运输运费的1.2倍。对沿线边境站点的延误风险监测与应急处理需要引起运输企业和铁路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从满洲里海关获悉,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班列数量增长迅猛,比2016年全年的1036列还要多出51列。据统计,2017年1月份至10月份,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共1087列,同比增长17.9%,共9.24万个标箱,同比增长37.54%,进出口贸易值为46.5亿美元,同比增长27.71%。目前,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线路共41条,其中出境班列线路30条,入境班列线路11条。目前,满洲里海关对中欧班列实行全程"优先受理、优先查验、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铁路"特需班列"运输服务特点,班列开行情况的基础上,借鉴LSQ模型与SERVQUAL模型的评价指标,结合客户选择运输方式的考虑因素,建立以时间、经济、保障和差异性服务为一级指标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合隶属度的相关计算,最终得到"特需班列"的满意度评价值,针对满意度评价值对"特需班列"提出改进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欧班列与海运班轮的市场竞争受运价、时效性与政府补贴的影响.本文从班列运营企业视角,研究定价与发车间隔选择.通过分析发车间隔对班列需求和成本的影响,利用两阶段博弈研究班列和班轮的运价竞争,以及政府分别根据发送量和社会福利最大目标对班列运营企业的补贴决策,提出班列发车间隔选择策略,并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当政府根据发送量目标确定补贴时,班列企业倾向选择较长的发车间隔;当根据社会福利最大确定补贴时,若每列班列支付给铁路的固定费用较大(较小)时,班列企业倾向选择较长(较短)的发车间隔.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的科学性与运营效率,研究了有轨电车运营网络的特征与指标,建立了基于客流需求特征的运营网络搜索方法;考虑有轨电车网运分离特点,应用客流需求-运营效益建立了节点-边集网络;以断面客流量为依据,采用切比雪夫法则确定初始选择阈值,通过计算重要度、"节点-流量"矩阵,建立了时间效益-票价-运营成本的最优运营效益模型,对有轨电车运营线网进行筛选,结合遗传算法对运营网络总规模进行控制;基于西咸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方案,筛选出14条有轨电车运营线路,通过MATLAB软件进行运营网络最优化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有轨电车最优运营线路长度为24~25km,运营网络总规模为339.5km,得出的运营网络与最优效益、断面客流分布、线网布局、客流需求特征、重要客流集散点等网络要素有较好的匹配,且大部分运营线路长度小于30km,满足一般有轨电车运营网络要求;该优化方法考虑了有轨电车规划与运营过程中诸多实际因素,通过对搜索过程的整合与量化,得出的优化结果与需求特征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4.
正记者近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随着中欧班列(波兰—成都)的成功开行,2018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达到1000列,同比增长75%,标志着铁路部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取得重要成果。据了解,中欧班列今年开行达到1000列仅用时88天,比2016年的256天缩短了168天,比2017年的133天缩短了45天,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开行范围不断扩大。截至目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已开通运营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相继开行诸多集装箱班列的实际,构建了集装箱班列编组方案选优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是在借鉴已有列车编组计划优化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其运输组织的特点,建立了在路网情形下,考虑了包括车站班列中转改编能力储备约束和区段牵引定数限制因素在内的单组班列编组方案选优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将一支集装箱箱流可能需要二次及其以上中转改编问题转变为多次一站中转改编问题来描述.因而,该模型复杂度大为降低,且为线性0-1规划模型,决策变量规模为2n3 - 5n2+3n.因而,该模型可以应用现有较为成熟的线性规划算法进行求解.另外,该文还运用模型实例来说明该模型对实际问题的有效描述.  相似文献   

16.
正5月9日,首趟中欧班列中国邮政专列"东莞—维尔纽斯"从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启动,16天后抵达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该趟专列的启用,标志着东莞成为华南地区首个通过中欧班列运邮的城市,开启出口国际邮件"中欧班列集货疏运"模式,让国外买家心仪的产品"坐火车"送达。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网络以满足日韩货物跨国运输的市场需求;从货主角度出发,根据运输流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构建了费用和可靠性函数,以总费用最小、总可靠性最高为双目标进行0-1整数规划;根据货主对时间、费用及可靠性等3个要素的不同侧重要求,确定不同目标函数的权重,加权求和将双目标转化为单目标函数问题,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以釜山港至汉堡的计算机电脑和快消服装2类货物运输为例,得到不同权重下的最优运输方案,并与现有海运路线进行时间、费用和可靠性对比.结果 表明:选出的海铁联运最优路径在时间、可靠性和总费用上均优于现有海运路线,并能够满足货主的不同需求;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网络的整体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18.
以中欧班列西通道境内去程集结方案为研究对象,考虑国内集装箱班列和中欧集装箱班列两种模式,从铁路承运方的角度出发,以运输费用最小、服务匹配度最高、运输时间最短等为目标,以运量、唯一性、班列运行频率、站点、决策变量取值范围等为约束条件,构建中欧班列西通道境内去程集结方案优化模型,研究在不同的货物运量条件下,中欧班列境内去程的集结中心地点、运输组织模式及其相关变化,并采用带有Pareto集的NSGA-Ⅱ算法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目前的货运量而言,可以在成都、重庆设置中转集结站点,进行部分列车的中转集结作业;当货运量处于最高货运量的60%以下时,宜在西安、乌鲁木齐设置中转集结站点,而货运量在高于最高货运量的60%,经过西安、乌鲁木齐时,大部分列车开行中欧直达班列,部分可在乌鲁木齐进行中转集结作业。  相似文献   

19.
正东莞石龙国际铁路物流中心(下称"石龙基地")的龙门吊下,铁轨纵横交错,集装箱堆积如山。每周,满载"广货"的中欧、中亚国际班列从这里出发,运往俄罗斯、捷克、瑞典、波兰、荷兰、德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开通至今,石龙基地已实现多条国际班列常态运作、中欧班列双向通车,共开行国际班列325班次,货运量16.1万吨、货值51.3亿元。  相似文献   

20.
兰州局集团公司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全力推进管内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开辟国际物流通道,积极参与南向通道建设,加大中欧班列等国际班列开行力度,并通过"一日一图"、"环西部火车游"、"重走丝绸之路"等方式创新高铁产品市场化开行机制,进一步优化运力资源配置,提升铁路服务质量,为"一带一路"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