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土地资源紧约束的大背景下,土地发展模式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变,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城市更新项目通常只注意提高用地开发强度,缺乏对片区交通的整体统筹考虑,当片区存在多个城市更新项目时,会对交通体系造成强有力的冲击。论文通过引入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直观展示片区道路交通运行效果,输出交叉口评价指标,评价城市更新项目对于片区交通的影响,提出交通改善措施,实现城市更新与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最后,以深圳市南山区沿山路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
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时序控制是稳步、有序、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与城市交通系统协调发展是制定城市更新项目实施计划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分析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时序的交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城市交通协同下的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时序控制体系。控制体系由目标层、标准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组成,以交通枢纽引领更新、城市轨道交通带动更新、更新保障城市交通用地、城市轨道交通可承载、道路交通可承载5个方面进行控制,包含11项指标。明确了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应用实践,提出广州市城市交通协同下近期阶段和中远期阶段的城市更新项目实施计划,将综合得分为0.35分及以上的城市更新项目列为近期阶段推进项目。这些项目一部分位于铁路枢纽、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等周边,另一部分是“十四五”时期建设道路经过的项目,有利于为城市更新提供良好的交通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定量评价城市控规阶段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程度,分析了城市控规单元用地与交通协调的相互机理,指出了传统数据包络分析将输入、输出指标影响无差别处理与实际情况不符;针对控规单元特点和实际控制需求,建立了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的指标体系;根据数学规划的约束锥理论,借助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建了反映用地指标和交通指标偏好的约束锥模型,将数据包络评价的客观分析与层次分析的主观判断科学结合,以隶属度函数判定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互为投入产出情况下的相互协调度,进而定量评价控规单元交通与用地不同规划方案的相互协调效果;以邯郸市南湖管理单元3为背景,设定22个外部交通小区和68个内部交通小区,预测了4类土地利用指标和9类城市交通指标,计算了模型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的偏好约束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克服了层次分析法过于依赖主观意向的局限,弥补了数据包络分析忽视决策者偏好的不足,缩小了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分析结果与实际状况之间的偏差;采用原始模型对6个街区相互协调度的计算结果均为0.80以上,全部为协调状态,采用改进后模型对其中4个街区相互协调度的计算结果为0.32~0.57,为不协调状态,2个街区相互协调度为0.80以上,与实际情况更相符。  相似文献   

4.
历史城区往往由于道路资源有限,交通拥堵问题严重,提升交通系统总体容量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测算城市的交通系统总体容量需要综合考虑公共交通系统和个体交通系统的协调-竞争关系,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交通系统容量测算方法,并以扬州实际调查为例,测算个体机动交通容量与公共交通系统容量对历史城区系统总体交通容量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5.
重庆江北城CBD交通规划设计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胜跃 《城市交通》2006,4(1):42-47
CBD区域的交通规划一直是城市交通规划工作中的难点,交通供需矛盾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CBD功能的发挥,国内特别是一些大城市CBD区域普遍存在交通系统容量不足、过境交通与CBD交通相互混杂、CBD内部交通系统功能不清等诸多问题。结合重庆江北城CBD交通规划设计,论述了CBD交通规划设计理念,对原交通规划方案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突出了交通规划优化方案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6.
从小城镇个体和小城镇体系两方面,对小城镇用地布局与交通系统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和机制进行定性分析.引出用妹地布局与交通系统互馈作用循环模式,论述土地布局与交通建设必须协调发展问题,这对于小城镇规划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专题导读     
<正>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作为指导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是编制城市交通各子系统规划的依据。然而,往往由于交通与产业发展及用地规划建设结合不够,以及交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不强等原因,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协调和统筹功能未得到良好的发挥。当前,深圳城市发展已面临土地资源、财政资源、环境资源等多重约束,增加交通设施为主的交通  相似文献   

8.
随着老城核心区存量土地的更新改造成为现阶段城市用地开发热点,亟须研究不同发展模式呈现的交通特征以及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首先总结城市核心区更新的发展趋势,指出城市更新改造往往打破原有老城社会结构、交通模式,对交通特征、出行空间分布产生影响。以深圳市罗湖核心区与福田核心区为例,量化分析不同发展模式对交通特征的差异化影响规律。进而提出城市核心区更新改造的用地发展模式以及交通发展策略,强调传承邻里关系,构筑公交化、枢纽化、立体化的城市交通系统,并在深圳大剧院-蔡屋围核心区更新规划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必壮  朱洪 《城市交通》2003,1(1):47-51
城市发展与交通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交通既服务于城市空间拓展,又引导着城市空间拓展,因此城市空间发展中交通系统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上海为例。回顾了上海市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相互发展的关系,分析了上海市城市空间拓展与交通系统发展之间的矛盾,阐述了未来城市空间发展对交通系统的要求和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引导作用。本文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市城市空间发展的交通战略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的无序开发所诱发的交通问题愈来愈需要重视。交通影响评价在协调用地开发与交通发展、平衡社会资源配置、改善建设项目周边交通环境方面均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针对中国现阶段交通影响评价存在的"落地难"问题,在分析解读新理念、新形势和新规范的基础之上,阐述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和一级开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二级开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着重点和异同,分别给出了各自的研究内容体系。借鉴肯特风险评估方法和道路安全审计形式,提出二级开发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专家量化审查方法,完善专家量化审查的内容,并明确审查标准,力求使城镇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相互协调,促进城市和交通系统向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旨在为城市旅游交通提供规划要点,梳理旅游交通和城市交通的协调关系,充分整合利用城市与景区道路交通资源,构建旅游和城市交通相互协调的交通系统。以重庆市汉阳兵工厂(抗战生产洞)旧址交通组织规划为例,从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基于旅客容量的交通需求预测、道路网规划、公共交通规划、人行系统规划、停车系统规划和交通组织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为城市景区交通组织规划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12.
静态交通系统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动态交通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需均衡发展。城市重点地区发展定位高,开发强度大,人口岗位集中,是客流吸引的聚集点.给动、静态交通平衡发展带来一定挑战。综观上海实际,应实行“推扭并举”战略,从公交优先发展与静态交通控制供给上加以约束和引导,“适度满足基本车位,从紧控制出行车位”,以建设、管理为保证,以先进的技术为手段,努力营造一个可持续、安全、和谐的城市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为避免高铁站枢纽片区高峰小时交通拥堵,基于交通需求预测研究高铁站枢纽周边区域的用地和路网规划。首先,提出优化用地开发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和优化绿色交通出行结构策略;其次,在核心区优化交通设施布局和精细化交通组织,以实现匹配交通与用地开发,形成高效交通支撑系统的目标;最后,以遵义高铁站为例,从片区用地布局的优化、交通出行结构的优化、路网布局优化和总体交通组织方案等方面展开,实践了高铁站枢纽片区交通组织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城市地区城市更新项目通常与交通系统结构和运营的重要变化相结合。采用事前评价方法从城市范围层面探讨希腊雅典中心区一条主要干路改造为步行街项目的交通影响。通过构建几种情景,展现项目实施后的交通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尽管短期交通状况会恶化,但项目带来的潜在交通消散将显著改善中心区交通和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湖北省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围绕城市交通拥堵指数、交通满意度、公交分担率和交通守法率等四大指标,提出制定了具体目标和行动方案。《计划》提出,科学编制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坚持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同步编制,坚持交通系统与用地开发、基础设施与运行管理的统筹协调,实现城市和交通系统协调发展。湖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城市群一级又缺少明确的管辖主体,不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城市群交通规划之间无法衔接、配套,并且城市群交通的发展还日益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等新的问题,迫切需要城市群交通规划在理念、方法和技术上有新的突破. 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方法,从投资效应、运行效益和布局导向效应三方面分析了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反馈关系;构建了交通系统与城市群发展的因果关系流程图;界定和描述了主要的子系统及函数关系;探讨了该方法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制定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土地资源稀缺,可开发新增用地所剩无几,迫切需要创新传统的TOD发展模式。阐述存量用地与城市轨道交通TOD发展面临的政策与机制、土地资源、既有法定图则规划和土地权属方诉求不一等问题,明确深圳市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进行一级土地整理和二级综合开发联动,通过平衡各方利益保障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从政策与机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枢纽周边区域整体统筹、引导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存量开发项目有机衔接等方面提出存量用地与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策略。以白坭坑片区、梅林关枢纽、地铁17号线南湾站为例进行分析,总结存量用地与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强调在整个存量用地再造过程中,地铁公司需主动作为并持续性推进相关工作,政府部门需形成存量用地TOD综合开发共识并给予相关支持,才能协调和平衡好存量用地利益,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交通需求的城市用地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用地是引发交通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有效协调其与交通的关系有利于缓解交通拥挤。为使城市规划之初就能充分考虑到用地对交通系统的影响,从二者所关联的交通需求出发,采用系统分析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类城市用地的交通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并以交通需求的时空特性为依据对城市用地进行了时间分类和空间分类,以充分体现各类用地的交通需求属性,从而对现有城市用地的分类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各种影响动态交通系统最优控制约束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原理,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态交通系统最优控制模型,最后给出该模型的主要算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核心部分为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与算法,其基础则为动态交通系统最优控制模型,因此建立用于诱导路径选择的动态交通系统最优控制模型将有助于改善城市日益恶化的交通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城市规划与管理以及各种交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各种影响动态交通系统最优控制约束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原理,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态交通系统最优控制模型,最后给出该模型的主要算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核心部分为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与算法,其基础则为动态交通系统最优控制模型,因此建立用于诱导路径选择的动态交通系统最优控制模型将有助于改善城市日益恶化的交通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城市规划与管理以及各种交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