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由于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的设备较多,有些岛式车站受站台空间限制,会将变电所房间设置在站台外侧。这对牵引所的施工建设与运营管理存在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使地铁车站在运营开通后能够较好地完成运输乘客的工作,发挥地铁大运量的优势,车站必须预先做好客运组织的研究工作,指导车站的客运组织工作。所谓地铁车站客运组织,主要是指经过对车站设备、设施和空间以及车站周边环境的分析,制定符合地铁车站实际情况的乘客进站、乘车、下车、出站的疏导、指引方案,以及根据方案进行车站行车、票务和人员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分析站厅站台同层布置的地铁车站的设备设施规模与布局,以成都地铁4号线非遗博览园站为研究对象,利用Anylogic车站客流仿真技术重点对非遗博览园站车站通道设施和布局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仿真结果和实际运营特点提出非遗博览园站设施设备规模、布局建议和运营中需要重点留意的人流聚集冲突点,为今后同类车站的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前言 随着北京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地铁车站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地铁一号线和环线各车站夏季依靠机械通风排热降温的方式已不能满足车站环境控制的要求.尤其是地铁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客流密度与列车密度的增加使夏季站内发热量加大,不采用空调降温,已不能达到地铁车站内基本的舒适要求.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的建设越来越离不开地铁交通的发展, 处于中心城区的地铁车站常常因周边条件受限, 无法正常布置地铁出入口、 风亭及地面冷却塔等车站附属建筑, 而带来方案的不确定性。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以项目全局为依托, 以线路总体设计为前提, 再结合站点周边条件进行详细设计。 文章基于地铁车站与商业建筑结合设置经验探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刘松涛 《北方交通》2012,(6):198-200
地铁车站空间狭小、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数目庞大。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地铁车站机电设备综合接地系统在满足强电、弱电专业及其他非电气金属管道全部接地的同时,降低地铁车站内的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设备的对地电压,防止过电压、静电以及电磁感应的影响。针对地铁车站设备接地要求,对地铁车站接地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地铁电视监视系统是保证行车组织、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行车指挥透明度的辅助通信工具。本文主要介绍沈阳地铁一号线电视监视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其构成主要就控制中心各调度员监视、车站站长及值班员监视、列车司机监视及图像录制等需求进行设计,便于沈阳地铁一号线用户操作与维护。控制中心和车站利用该系统监视列车运行、客流情况、变电所设备运行情况,提高行车指挥效率。地铁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客流量极大,安全措施必须得到保证,因此,本系统作为安全防范的辅助工具,有效地提高了地铁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给轨道交通车站交通接驳设施配置策略提供一定参考,通过对上海8条轨道站点类型及周边用地性质进行分类统计,结合无锡地铁3号线新区段车站的实际情况,对车站交通接驳设施布置策略进行梳理。结果表明:无锡地铁3号线新区段车站居住性和商业商务类型地铁站点出行方式均以步行交通为主;地铁站点应充分配备公交设施,同时要调整与地铁线路复线5个及以上轨道站点的现状公交线路;综合枢纽型地铁站点(高铁、飞机)应结合枢纽配套设施资源进行共享。  相似文献   

9.
在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的背景下,为充分发挥换乘车站作用,最大程度实现旅客出行无缝衔接,研究区域轨道交通换乘车站行车因素对乘客换乘的影响。在分析换乘系统设备设施布置和流线组织冲突基础上,提出车站换乘工作组织的评价指标,并以成都市犀浦站为实际案例,使用AnyLogic仿真软件对犀浦站内城际铁路与地铁的同站台换乘系统进行仿真。通过对不同行车因素情境下乘客换乘过程及评价指标的仿真实验分析,找出换乘环节中的瓶颈环节,提出适应行车因素和乘客换乘需求的犀浦站同站台换乘优化方案。所提出的考虑行车因素的行车客运一体化车站仿真模型及分析方法能够为区域轨道交通体系下车站的换乘组织、行车作业和客运作业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合理的车站客流指示与疏导方案可以帮助乘客在复杂的车站环境中安全、迅速、准确的选择行进路线。文章以南昌地铁双港站、庐山南大道站、地铁大厦站为调查对象,从基础设施设备、客流量、乘客进站走行时间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得出客流指示与疏导系统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地铁大厦站为例进行方案优化设计,并从站外引导、乘客进站、乘客出站三类流线模拟乘客走行记录时间来对比优化前后的效果,为方案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地铁车站火灾风险评价的量化分析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提供安全保障,文章对地铁火灾报警系统、水消防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通风空调设备及应急疏散设备进行风险评价,提出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M)的地铁车站火灾风险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结果,得出地铁车站火灾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12.
正基于CIM的班联数城地铁智慧车站建设解决方案以车站BIM为基础,建立可视化的轨道交通各类组件模型,通过各类感知设备采集信息,对汇聚数据进行处理和挖掘,为管理人员提供车站客运实况、设备状态监测、应急预案响应等服务,有效提升车站管理整体信息化水平。智慧车站主要体现在全息感知、自动运行、智能诊断、自主服务、主动进化。班联数城基于CIM的地铁智慧车站建设解决方案设施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为保障车站设备健康运行,班联数城CIM平台,在基于可视化车站整体BIM基础上,综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南京某建成地铁车站两侧基坑工程为背景,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方法首先分析了两侧基坑不同开挖方案下对已建成地铁车站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两侧基坑开挖方案按照施工方案3实施,对车站结构的影响最小,方案最优。若按照施工方案2、3进行施工车站结构最后的变形朝向先施工基坑侧。然后通过实际施工方案1和现场监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差别不大,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深度情况下地铁车站的可行基坑支护方案,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支护方案的经济性指标,从而得出了不同深度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新建地铁车站采用暗挖法零距离下穿既有短桩地铁车站施工时,由于既有短桩地铁车站预留桩长不足,其设计难度和安全风险较大。以南京地铁5号线上海路站为例,采用MIDAS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提出零距离下穿既有短桩地铁车站的关键技术,即采用多台阶分部开挖和车站结构逆做相结合的设计方法,通过多台阶开挖和支撑解决既有车站短桩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对预留短桩采用墙包柱的处理方案,确保下穿既有车站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准确把握火灾产物对地铁车站中人员疏散速度的影响是地铁车站消防和疏散设施布置的基础,已有研究忽视了地铁环境与一般建筑物环境对疏散人员的影响差异。本文选取典型的岛式地铁车站,利用火灾仿真软件Pyrosim标定了能见度、烟雾浓度(主要指CO)、烟气温度等火灾产物对人员疏散速度的影响,并与一般建筑物火灾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地铁复杂环境下,能见度对人员疏散速度影响呈非线性关系而非一般建筑物环境下的线性关系,而CO浓度和烟气温度对人员疏散速度影响的函数结构形式没有变化,但参数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7.
地处繁华市中心的地铁换乘车站,往往周边环境复杂,控制条件较多,对车站设计要求高。以徐州市地铁1、2号线换乘站彭城广场站为例,在站位和路由确定的前提下,结合地铁施工不能影响主路机动车道和交叉路口下方时尚大道商业拆迁困难等情况,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3个方案。从建筑功能、换乘便利性、与周边商业建筑物衔接、区间线路条件、工程风险、工期和施工成本等角度对比分析3个方案,最后确定采用明-暗-盖挖结合分离岛式站台方案,以期为其他位于繁华市区的地铁换乘车站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由于既有铁路及车站将城市核心区域割裂,为满足城市发展需求,需对既有车站综合改造。通过对车站布置方案和施工过渡方案研究,对各方案优缺点分析,结合近远期工程实际情况,提出最优方案,满足车站综合改造需求。  相似文献   

19.
配合盾构法修建地铁车站的技术方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介绍国外利用盾构法技术修建地铁车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修建地铁区间盾构隧道时,采用直径6m左右单线隧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区间盾构隧道的基础上扩建地铁车站的4种施工方案.根据广州地铁3号线林和西路站的主要技术标准、修建规模以及各施工方案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车站结构.最后,讨论了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施工步骤、车站结构设计方法、特殊管片的设计、环境控制和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及城市环境的制约,普通暗挖法在地铁车站施工中所受的局限越来越大,结合国内外工程案例,提出双洞盾构区间隧道拓建地铁车站的方案,可为以后利用盾构隧道扩挖车站或在盾构区间内增设车站提供借鉴。采用数值模拟对既有盾构隧道拓建地铁车站的方案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拓建施工过程中既有盾构隧道的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盾构最大主应力沿整个隧道纵向呈"W"型分布,且土体开挖对纵向一定范围内的最大主应力影响较大,而对范围外的最大主应力影响较小,该影响范围的纵向长度是固定的,为19.5 m。前3次土体开挖对盾构隧道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影响较大,而剩余部分土体开挖对盾构隧道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盾构区间隧道拓建地铁车站的方案是可行的,且由于国内盾构6 m直径较为普遍,施工经验也较丰富,因此有较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