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乘站在高峰时段换乘乘客聚集造成的瓶颈,带来的运营安全性能差、效率低等问题,基于非线性规划方法,构建了以网络总换乘等车时间最短为目标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乘客在换乘站的走行时间,以列车发车时间的调整变化量为决策变量,利用调整轨道交通列车在起点站的发车时间及时刻表,协调了列车在换乘站的换乘衔接时间.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优化的列车发车时间及时刻表.对13个换乘站及5条线路组成的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早高峰小时的优化方案使网络乘客总的换乘等车时间减少了689 h,提升系统换乘效率22%.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2013,(1):21-21
北京“东西大动脉”地铁6号线开通一周来,由中国北车大连电牵研发中心设计制造的地铁列车“神经中枢”网络控制系统,有效地指挥了列车的运行。这是国内最长地铁列车首次装载“中国脑”,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核心技术自主化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辆由运用车、检修车和备用车组成,通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与运用的关系问题,合理排布列车的维修运用计划,给出每列车适宜的日运行计划,优化检修车和备用车的配置数量.以列车每日运行需求、检修计划为约束条件,建立车辆运用计划模型,并以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案例,运用mathmatica计算,对比月修、架修、大修时列车的每日运行计划,优化每日列车开行次数,准确得到列车的到达检修时间及周期,从而避免大量列车同时到达检修周期.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列车的欠(过)修问题,使列车运用更加合理,为未来智慧化轨道交通的列车排布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09,(8):52-53
2009年8月20日至22日,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参加了“CRTS CHINA 2009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电力机车和城轨车辆是南车株机的两大核心产业,无论是“中国电力机车摇篮”的光环和“中国电力机车之都”的美誉,还是在城轨列车方面自主研发国内首列A型地铁车辆的骄人成绩。身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领军企业,南车株机在轨道交通领域有着卓越而无法替代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郑兰英 《轨道交通》2013,(12):32-33
上海轨道交通维护保障中心车辆分公司承担着上海轨道交通所有电动列车和内燃机车的维护保养等重要任务,在为上海630列列车提供日常的维修保养外,还肩负着为每一辆列车开展架修和大修的任务。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上海轨道交通维护保障中心车辆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方程,他对当前上海地铁列车国产化以及上海轨道交通列车维修保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郑兰英 《轨道交通》2014,(12):24-26
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和中国北车集团合资组建的申通北车(上海)轨道交通车辆维修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成立。上海申通地铁集团、长春客车股份公司、上海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出资,专门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电动列车架修、大修。现有员工118人,场地4万平方米,以及大量列车维修工艺设备。据悉,合资公司成立一年多来,已经完成三种车型250余辆列车的架修修程,上线运营后,质量可靠,没有发生业主有责投诉事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取不同类型电气化列车车体内通过窗口的工频磁场透入量及其分布特性,根据高速列车、动车、普通列车车体内磁场测试数据以及GB/T 243382009《轨道交通电磁兼容》对磁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合电气化铁路供电及车体结构特点,建立了列车窗口工频磁场电磁感应模型,并将模型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车体内实测磁场分布与该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吻合,窗口透入工频磁场与牵引电流正相关;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的误差可控制在5%,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株洲所“掌门人”的风采—— 中国南车株洲所,一直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的核心基地所在地。本届论坛所探讨的关键命题。进一步印证着这一点。在本届论坛上,当记者听到当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核心技术的前沿趋势。当记者看到今日的株洲所表现出的雄厚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当记者感同身受着这个团队所进发出的勃勃生机。不禁由衷的钦佩株洲所今天的掌门人——丁荣军,及其在核心技术领域的造诣和株洲所发展的战略谋局: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轨道交通的跨站停站模式下乘车方案,不同选择下出行时间的变化,建立轨道交通列车组合式停站方案0-1整数规划模型。在停站模型中,以总体旅行时间节省最多为目标函数,以路径的连续性、可行性为约束条件。根据乘车方式的不同将客流进行分类处理,引入列车的吸引系数。采用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同时对列车的客流吸引系数和发车间隔时间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开行组合停站方案可以节省乘车时间。通过参数灵敏度分析:快慢车停站方案节省时间最多,在现有的发车间隔下,针对特殊客流,开行组合式停站方案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空重车混编对列车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空重车混编列车的稳定性,建立了混编列车动力学模型,利用循环变量法解决了列车的"自由度爆炸"难题,利用模块化建模法解决了列车混合编组的建模难题,而且充分考虑了列车纵向、横向和垂向性能之间的耦合关系.利用新型的列车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空重罐车各种不同的编组形式对列车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空罐车编组在列车尾部和头部时的稳定性较差,而编组在列车中部时的稳定性较好,因此在空重罐车混和编组时,为了提高列车稳定性,尽量把空罐车编组在列车的中部.  相似文献   

11.
邓艳 《轨道交通》2008,(11):50-51
10月5日,在一阵阵欢庆的锣鼓声中,亚洲最大的编组地铁车辆——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扩编改造车辆(114号车)在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车时代电气”)正式下线。该车辆装备了由南车时代电气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传动系统。南车时代电气董事长丁荣军,总裁卢澎湖、副总裁冯江华等领导出席了下线仪式。  相似文献   

12.
喜来 《交通与运输》2011,27(5):27-27
"火车"是一种通俗的称呼,因锅炉燃煤生火而得名。传统的火车是由机车牵引车辆,机车有动力,车辆没有动力,只管载客拉货,机车与车辆的划分界限明确。然而,动车组的出现,模糊了机车与车辆的划分界限,远远望去,动车组列车浑然一体,看不出头尾车与中间车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在高速铁路范围内,为了提高列车运行的稳定性,降低风阻,所有高速列车几乎都是动车组列车。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全日客流时间分布不均衡下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问题,以 乘客等待时间和企业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运输供给、列车最小发车间隔、最大服务间 隔,以及列车数为约束条件,构建基于多编组模式下的多目标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并 设计两阶段求解算法.案例分析表明:与传统单一编组列车开行方案相比,基于多编组的 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使乘客等待时间和车公里数分别减少17%和27%,列车运行小时 增加20%;当客流不均衡系数大于1.48时,宜采用多编组运输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共线运营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的通过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奎红  宋瑞 《交通标准化》2009,(23):164-167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共线运营能够充分利用轨道通过能力,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以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为背景,重点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共线运营条件下的列车通过能力,借此可对共线运营的列车运营组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考虑不同线路间乘客的脉冲性到达特征和拥挤度对乘客出行行为选择的影响,对轨道交通网络列车开行方案进行协调优化。以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成本和广义乘客出行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对路网中各条线路的列车发车间隔和各线路间的发车时刻相位差进行优化,并结合客流的离散性特征和模型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的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给定某轨道交通网络,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优化方法,本文所提出的优化模型能够有效降低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系统总成本,在提高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效益的同时降低了乘客的广义出行费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共线运营能够充分利用轨道通过能力,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以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为背景,重点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共线运营条件下的列车通过能力,借此可对共线运营的列车运营组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日前,“轨道交通电力牵引工程论坛”在中国南车株洲所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十位院士莅临论坛,论坛以较高的学术规格,探讨了我国轨道交通电力牵引机相关领域的科研及产业化发展进程,论坛所透露出的轨道交通电力牵引关键技术新趋势振奋人心!  相似文献   

18.
为缓解城市地面交通压力,提出"轨道交通+配送车"的城市配送新模式。在满足载质量、车辆等约束条件下,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配送网络并进行路径优化。以济南轨道交通1~#线参与长清大学城物流运输为例,通过里程最小原则得出初始配送方案,根据总运输成本最小原则,采用Ford-Fulkerson算法优化得出最优方案,并与单独采用货车配送的路径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轨道交通的物流配送可大大缩短配送车的行驶里程,节约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9.
列车定位是轨道交通众多应用的基础条件,北斗卫星导航用于列车定位能够有效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自主性.针对列车北斗定位性能对运行条件的适应性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引入轨道特征的北斗列车定位方法,该方法从轨道电子地图中提取轨道特征参数,在列车状态预测的系统模型中增加轨道约束,并利用一维地图位置预测拓展北斗导航卫星的伪距测量.利用现场实测数据构建场景进行仿真.所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列车定位解算对卫星可视条件的鲁棒性,有效拓展北斗列车定位在恶劣观测条件下的可用水平,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邓艳 《轨道交通》2006,(4):60-61
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高速发展,各大中城市均在新建轨道交通,更多的轨道交通线路在筹建或论证中。如何实现列车安全、高效的运行是目前轨道交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营效率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在轨道交通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