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高速路服务区住木屋、吃烧烤、看星星?没开玩笑,这样的服务区重庆已经有了,而且还得了个"全国第一"。去年底,G50重庆高速冷水服务区生态旅游自驾营地被中国公路学会正式授予"中国高速第一自驾营地"的称号。事实上,G50重庆高速冷水服务区生态旅游自驾营地早在去年5月26日就开园了。据了解,营地内可开展生态旅游、露营、摄影、运动、篝火、烧烤等多个休闲项目,设有综合接待服务区、景观休闲  相似文献   

2.
您对夜间驾车有什么建议,关于夜间行车您遇到或听说过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广东恋夜如今拥有私家车人数增多,但是一部分车主从买车到开车上路的时间却很短,把开车当儿戏,把汽车当成坦克车。听闻一位老司机讲到,过去师傅教他们开车  相似文献   

3.
颜丽 《江苏交通》2001,(8):17-17
在德国的产业结构中,汽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上的汽车生产大国之一.汽车已成为德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论是上下班、去商店购物、探亲访友、送孩子上幼儿园或学校,还是到外地出差办事,去周边国家旅游,甚至跨海到南欧的西班牙或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诸国,都少不了开车.  相似文献   

4.
早就听说,德国的下水道是必不可少的参观景点。但当导游带我们到下水道去时,我心里还是有些忐忑:那里面会不会臭味熏天?会不会像恐怖电影一样黑暗?沿着台阶走了几分钟,便到了地下几米的下水道世界。一股暖湿气流迎面扑来,我所担心的臭味一点都没有闻到。相反,整个下水道就像一个大厅,宽度足有四五米,里面非常洁净,柔软的灯光洒下来,有一种身处商场大厦的感觉。偶尔,还能看到维修人员开着作业车在里面奔走。他们  相似文献   

5.
2014全收录     
<正>2014你的汽车生活过得怎样?会不会因为政策的改变而无所适从?会不会因为车坛的变化而心潮澎湃?会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去留而改变汽车消费主张?会不会因为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而对汽车消费举棋不定?又会不会因为身边消费环境的变迁而感到意外的幸福?岁末,雪落,当2014一切都巳尘埃落定,让我们驻足回眸,品味那已经定格为历史的2014。  相似文献   

6.
章兴成 《江苏交通》2001,(12):46-47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当您乘车驶进苏北沂准江高速公路时,眼前将出现一幕幕平坦整洁的道路,一排排鲜艳优美的公路绿化带,一辆辆连续不断且行驶有序的车辆和一处处建筑独具风格的收费站,服务区房屋;若您进入收费站和服务区,更会感到心旷神怡、安全温馨,被一股股文明之风所感染,这就是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正在构筑的苏北"双文明建设示范长廊".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曾出差到澳大利亚悉尼半年时间,感受了不一样的生活节奏,尤其是行。在澳大利亚坐公交车,就得耐心等待。平常工作日通常是清晨7点以后,每隔15分钟一班,晚上7点后就是1小时一班。如果是在星期日或公共节假日,则是半小时来一辆车,首班车往往要到上午9点才会有,晚上基本上到了7点30分以后就没有车了。假如你突然有急事赶路,早上匆忙赶去公司上班,或要去上学,那可真是要事先算好了时间。  相似文献   

8.
大玉 《家用汽车》2006,(11):158-159
不少车主到修理厂去修车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扰:车本来毛病不大,到了修理厂却被维修人员说得非常严重,需要马上更换相关零件甚至大修。可事实上根本没那么严重,只需简单维修就能彻底解决。如果你能架得住维修人员的“忽悠”,那你就是一位精明的车主,否则便会毛骨悚然地“听之任之”,掏钱修车,结果自然是修理厂赚钱,同时造成车主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这样的消费陷阱就潜伏在您身边,本期我们就教您几招,谨防修车陷阱,让您在保证爱车良好车况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节约每一分钱。  相似文献   

9.
张鑫  梁立新 《家用汽车》2006,(1):152-155
油价一个劲儿地涨,咱开车得注意节省了。国际能源机构首席经济师比罗尔预测,到2030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将比现在高50%以上。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节油已经是车主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怎样开车才能节油,又不会对车有伤害呢?为此,记者采访了节油大赛获奖选手、技术专家以及不同车型的数位车主,他们道出了如何才能安全、有效地节油。  相似文献   

10.
找找看,你在驾驶中有没有这些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恰恰是事故的隐患! 1.开车吃口香糖或其他食物.危害:当遇到突发情况,驾车者往往在手脚忙乱中会下意识地咽下口中食物,极易发生卡住或误入气管而危及生命的现象. 2.久戴墨镜开车.危害:据研究,墨镜的暗色虽然可以有效地挡住强烈的光线,但同时延迟了视觉信号传送到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会造成速度感失真,使驾车者做出错误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Eleanor 《家用汽车》2006,(6):109-109
从开车的姿势能看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哦,快来对照一下你的开车习惯。A、姿势随意,单手扶方向盘B、两手紧握方向盘,身体前倾C、车里必备一堆零食,边开车边吃D、躺靠在驾驶座上,用一个很舒服的姿势去开车这样的人个性独特,热爱自由,为人刚直不阿,一切照自己的方式来做。大体而言,你是个理想主义者,能力也较突出,不喜欢被束缚受管制,所以也不会巴结、奉承他人。在爱情中,你常常较有主见,把一切安排妥帖而又有新意。惟一的缺陷是,人家可能认为你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处事不够圆滑。  相似文献   

12.
隧道和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网络中重要构筑物,其净距的大小不仅直接制约着隧道和服务区位置的选择,还对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隧道出口与服务区净距过近,会使驾驶员在驶出隧道时产生视觉障碍,影响对服务区入口的准确识别,驾驶员易在服务区入口处产生犹豫心理、突然变换车道或急刹车,从而引发交通事故。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隧道出口与服务区净距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  相似文献   

13.
在开车过程中,拨打或接听电话的危险有多大?从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有3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由开车时打手机引发的,开车打电话导致事故的风险比通常情况下高出4倍,开车玩手机时的反应比酒驾、毒驾还要慢得多。原因很简单,拨打或接听电话时,司机分散了注意力,还要腾出一只手,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驾驶人在慌乱中往往采取措施不当,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由此可见,开车打电话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导火索"。究其  相似文献   

14.
胡师侠 《家用汽车》2006,(6):150-150
你是否在开车时打过瞌睡,被颠簸的路面或者更糟的情况弄醒,撞到路边的护栏、或者在没有任何刹车的情况下撞穿弯道的护栏掉入沟里?交警见到越来越多这样的案件——这些都归咎于在开车时打瞌睡。研究表明开车时打瞌睡的时间主要发生在凌晨时分,而且通常都是一小时左右就能到家的时候。据交警称,绝大多数人在开车的时候会向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的《围城》道出了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心态:在城中的想冲出去,在城外的想冲进来。当节奏日益加快的城市生活带给人以便利和文明之时,相当多的人却在渴望自然和野性的召唤。看多了入云的高楼和喧嚣的街市,那沉默的草原和荒瘠的土地自然给人们以另一种体验。当然,人们不会放弃城市的生活,于是,就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万物之灵的人类以一种聪明的方式来加以诠释——那就是越野车的诞生。越野车通常是指长于在山野及道路状况恶劣的情况下行进的车辆。据德国的奔驰公司称,该公司早在1926年就推出一种可以离开人工铺设路面的G1型越野车。但发展最成功的当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诞生的、由美国威利斯-奥夫兰多公司制造的越野车了(即人们俗称的美式小吉普),它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正义方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战后,艾森豪威尔将军说:美国靠三个工具赢得了这场战争——登陆艇、C-47运输机和越野车。艾森豪威尔为什么如此青睐小小的越野车?那是因为结构简单、机动灵活的“威利斯”(Willys)越野车在各个战区扮演着诸多的角色:指挥车、侦察车、小型货车、机枪架、担架甚至军人往返各营地之间的“出租车”。它能把伤病员运送到战地医院,还能在机场牵引飞机滑行,牵引弹药车为飞...  相似文献   

16.
有了SUV的陪伴,再艰难的路途也不会阻挡你的脚步,坎坷瞬间变平路。享御——驾驭生活步入中年的你,会拒绝这款欧洲骑士味道的大家伙吗?在它完成了城市代步任务之后,跟家人“骑上”它去野外郊游吧。  相似文献   

17.
张建军 《家用汽车》2006,(6):120-129
北京离山西很近,开车3个多小时即到,10年前就曾蜻蜒点水地到过大同、太原, 1997年开始自己开车到各地游玩,山西却从来没有列入我的行程之内,对于山西的了解只限于“杏花村”、“老陈醋”、“刀削面”还有无数运煤的卡车,对于山西旅游的了解还停留在10年前的一句顺口溜“上车睡觉,下车看庙”。此次去山西,不去做什么准备工作,看了看路线,确定了大概的行程和落脚点,就当是一次休闲旅行吧。  相似文献   

18.
国内对服务区占地规模给出了推荐值,规定综合性服务区的用地指标控制在60~80亩,停车区控制在15~18亩。但服务区占地受众多因素影响.而不能简单以某一数值来约束.这样限制了服务区的合理化设计和未来的运营效果,使服务区的功能只能定位在为出行服务的低层次需求上。而从国外服务区占地情况来看,服务区占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占地规模差异性很大。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地铁以它那方便、及时、舒适、畅通、清洁的优势博得世人的青睐,它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到2002年底,世界已有120个以上城市建成了地铁,您可知道世界地铁之冠吗?  相似文献   

20.
从事汽车工作20多年,不谦虚地说,我也算是汽车维修方面的专家了。在部队,我曾多次立功,还得过全军优秀技术人才奖。对于汽车修理工作,我有着深刻的体会:绝不能当只会开车不会修车的老爷司机,否则,一点小故障也能憋死“英雄汉”。多年来,我经历过的汽车故障数以千计,如果你的“运气”好,有些故障你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但也不妨听听我的这首歌,或许它会在你“危难”时救救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