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仗亲兄弟     
<正>朗逸品牌由上海大众汽车于2008年推出,它是迄今为止国内惟一上市5年即实现百万辆销量的汽车品牌。截至2013年10月底,朗逸品牌累计销量已突破130万辆;同年加入的朗行月均销量也达到了3.5万辆。2013年底,朗境、新朗逸运动版、朗行运动版与朗逸蓝驱技术版4款全新车型在广州正式上市。至此,上海大众汽车朗逸品牌完成了家族式的产品布局,实现了朗逸6兄弟家族式"进攻"的战略部署。新朗逸瞄准三厢A级车消赞群体,朗行主攻两厢A级车市场,朗境等其他衍生版车型主要满足有个性化要求的用户。同时,6款车型在同一领域的不同方向发展,又避免了彼此的竞争。这期,特别推荐3款,着重介绍3款产品。  相似文献   

2.
宋一行 《车迷》2021,(10):62-63
上汽大众朗逸可以说是"特供车"的鼻祖了.2008年以前,上汽大众一直没有能够与一汽大众宝来抗衡的车型.面对持续火爆的家用车市场,上汽大众意识到当务之急是设计一辆能够走进家庭的小车,于是朗逸应运而生,这是一款大众专门针对国内市场打造的家用A级轿车. 第一代朗逸于2008年6月上市,诞生自PQ34平台,虽说该平台在当时并不被看好,但朗逸凭借较大的车身尺寸以及符合国人审美的外观、内饰设计迅速赢得消费者的认可.第一代朗逸搭载1.6升和2.0升两款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5速手动和6速自动变速箱.当时的A级车车型不多,朗逸11.28万元的起售价和6速自动变速箱的配置极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正测试地点:中国·无锡在中国,朗逸已经取代了大众的热销车型高尔夫,成为大众最炙手可热的产品。这款车2008年上市,2017年其销量已经达到了300万辆上汽大众首次将大众最新的"国际脸"装备到这款新车之上有人会问(比如我),这么一款"没有个性"的车,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销量?上汽大众给出了答案——均衡。看看它的外观、内饰、驾驶品质、配置、保有量、保养价格,似乎没有哪一方面能够成为  相似文献   

4.
张谊 《轿车情报》2011,(7):244-245
朗逸是一款中西合璧烙印非常重的车型,它既秉承了德国车的部分特质。又完全是由上海大众自己设计制造的。从D8年上市之初,朗逸就成为了上海大众在A级车市场的一员得力干将。不论是一贯的经济实用特质,还是流畅的多线条车身设计,都是它赖以成功的法宝。而在车型上市三年之后,2011年上海大众还为朗逸换了“芯”,使得其动力系统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正>凭借系列化的产品,Lavida家族正逐渐成为上海大众汽车的销售主力,其中主打跨界风格的朗境无疑是最具个性的一款车型。去年底,上海大众在广州召开了盛大的发布会,宣告了以新朗逸、新朗逸运动版、朗逸蓝驱技术版、朗行、朗行运动版和朗境组成的"Lavida家族"正式成立。在"Lavida家族"中,朗境是一款主打跨界车细分市场的车型,虽然该细分市场并不如SUV市场那般火爆,但是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朗境也成为继Cross Polo之后上海大众第二款进入该细分市场的车型。  相似文献   

6.
<正>预算10万元左右,买什么车?这是很多"懂车帝"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放眼车市,这一价位的车型,可谓是"多如牛毛",如何选择呢。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我,我会推荐一款这个阵营里的"新兵"——福睿斯,原因很简单,安全是第一位的。在6月份国内轿车销量榜单中,前10名中有一款车型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上市仅半年的福睿斯。半年时间,其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0万辆。表现有些"逆天"的福睿斯到底何许车也?长安福特对这款车的定位是——一款为中国家庭量身定制的高品质家轿。简单来说,它和朗逸这样的"中国特供车"十分相似,最有很强的市场针对性,彻头彻尾以普通家用为诉求。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这个阵营里的"新兵",  相似文献   

7.
朗逸作为上海大众第一款主流A级车,以自主品牌的身份登场,是德国人为中国市场专门设计的车型,以讨人喜欢的外形和丰富的配置出现,却必须面对技术陈旧的质疑。朗逸作为一种姿态出现,不仅是德国车的改变,更是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视,这比车型本身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传奇延续     
正卖点1.加入全新动力总成,兼顾油耗与动力表现。2.车身尺寸增大并在设计上突出高级感。3.主、被动安全性能得到提升并装备最新ESP电子稳定程序。在大众汽车的品牌历史上各个时代皆不乏神车,古有甲壳虫,后有高尔夫,但要说国内的神车,应该非上汽大众的朗逸莫属了。自2008年推出伊始,便创造着属于这个车型的销售传奇,直至2013年,朗逸到达生命周期当中的巅峰,整年都在霸占着国内单一车型销量排行榜杆位。自此之后便一直延续这一成绩到2017年,总共连续5年蝉联年度销量冠军,  相似文献   

9.
<正>GOO外观出众,操控好,配置高BAD提车周期有可能会很长选择以一个关注度极高的电视综艺节目来为上市做铺垫,或许连上海大众自己都没想到会取得如此好的宣传效果,这也让我们在前往上海试驾凌渡时,颇有了几分"跑男"的感觉。而事实证明,凌渡也确实是一款能奔善跑的车型,它带领着我们在保安的围追堵截中,顺利完成了拍摄的任务。大众的车型在中国市场一直在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奇迹,凡是已经国产的车型,就没有卖的不好的,在2014年的乘用车销量排行榜中,朗逸和速腾占据着前两位,再算上新捷达和新桑塔纳,4款车型平均销量已经超过了30万辆,即便是排名第11的新  相似文献   

10.
胡旭峰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2,(11):28-28,30,32,34
上海大众全新朗逸于2012年北京车展首发,它是朗逸车系的中期改款车型。与旧款相比,全新朗逸的大众家族特征更加明显,尤其是增加了Kessy无钥匙系统(俗称一键启动+无钥匙进入),利用它可以在不操作遥控钥匙的情况下,解锁或锁止汽车,同时只要轻轻按下启动按键即可实现车辆的启动或熄火。如有一把有效遥控钥匙在汽车的接近范围内,同时触摸车门拉手上的传感区  相似文献   

11.
<正>从当年"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桑塔纳到今天销量冠军朗逸,大众在中国的这三十年靠的不仅仅是出色的市场营销,出色的产品细分也是其成功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中,我们常常以"大众脸"来形容一类面相普通的人,其实这样形容现代的大众产品也并无不妥,因为车型之间的相似度确实太高了。朗逸就是其中一款,相信不少人购买它的初衷就是因为它那与堂兄帕萨特极其相似的外观设计。而对于新朗逸来说,全新动力总成的加入要显得更为夺人眼球。不同于其他车型所采用的"节油模式",朗逸蓝驱的底盘加装了一  相似文献   

12.
在日产400毫升级街车中,风头最劲的当属本田 CB400系列,铃木系列车型较多,想找出一辆最具代表性的车型很难,而雅马哈的主打车型非 XJR400莫属,川崎公司400毫升级的代表作则是我们本期测试的 ZRX400。ZRX 是川崎公司一款名气很大的车型,该系列的旗舰车型是那款著名的 ZRX1200(我们曾在2005年测试了此车),ZRX400是该系列排量最小的一款,在性能上无法与老大 ZRX1200相比,但作为川崎在该排量街车系列的主打车型,没有"两把刷子"怎能和"如狼似虎"的对手平起平坐?所以,川崎公司对这款小车没有丝毫马虎,在设计开发的时候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相似文献   

13.
Lavida朗逸,是国内第一款由合资厂家专为中国设计的全新车型,不仅集时尚设计与德国品质于一身,同时兼具极高的性价比。很有可能迅速地瓜分由韩日车型所占领的中端A级车市场!  相似文献   

14.
朗逸LAVIDA     
作为一款完美融合德国大众优秀品质与中国市场审美需求的车型,朗逸在开发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采用德国大众全球统一的国际设计标准,在保证德国优秀设计品质的同时又满足了中国人的审美需求.对于上海大众来说,朗逸是一款全新的车型,朗逸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上海大众的产品线.  相似文献   

15.
张虔  王伟 《车时代》2008,(6):134-141
德国人慢慢地懂得了中国市场,通过一步步的摸索,一丝丝的琢磨,终于,一款不像A级车的车型诞生了,那就是朗逸(Lavida)。  相似文献   

16.
ix35是一款很有意思的车型,它也可以被理解为一款中国的专属特供车型,因为这款车无论在韩国还是北美,都是查询不到的。这辆车从2010年开始就在国内进行生产,至今十年的时间卖出110万的成绩,也是在北京现代中很重要的一个销售占比。在经历一七年的一次大的换代之后,最近它又推出了自己的改款车型。  相似文献   

17.
奔奔在3款车中出道最早,奔奔系列车型有十余款,有自动和手动两种变速器,价位从3万~5万元不等,凭借较低的价位和多样的选择,目前销量居3款车之首。奔奔作为长安汽车进入轿车领域的第一车,历经3年的设计研发2006年打人市场,销售成绩优异。也许是这辆试驾车状态不佳,驾驶感受一般,如果说前两款车都带给我惊喜的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朗逸上市,4年来销量突破80万辆,成为A级车市的领军车型,如今全新朗逸的到来,将用全面升级的产品力回应消费者的信任,超越市场的期待。亲民的价格,硬朗大气的外观设计,堪与B级车比肩的前瞻配置,全方位的安全系统,为当代社会中流砥柱们提供了一款高性价比的全能高端中级轿车。  相似文献   

19.
5款新车的运动指数权威发布!本月的测试车型虽不多,但都是同级车中的"好学生",有一款运动车甚至还刷新了C级最好成绩,并获得本月月度运动车,它就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也为了提高车型的新鲜度,车型更新换代是每个汽车厂商必做的功课,于是就有了很多厂家每年推出几款新车的承诺,也就有了某年款和第几代车型的说法。人们习惯于把最新推出的车型称之为新款,而之前的车型就是老款。按照国外成熟汽车市场的惯例,新款车的推出就意味着老款车的退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垂直换代"。然而在中国车市并非如此,往往是新车型上市了,老款车还在市场上鏖战,只是换了个"马甲",或者降低了身价。这种"几代同堂"的情况是比较有中国特色的现象,而且在合资品牌中不在少数,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作为消费者,既然决定不了车型的彻底新旧交替,那么同时面对同一车型的新老款时该如何抉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