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针对自卸车卸料后货箱速降或缓降的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液压系统的气控换向阀结构。  相似文献   

3.
4.
5.
针对自卸车卸料后货箱速降或缓降的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液压系统的气控换向阀结构。  相似文献   

6.
7.
王玲 《专用汽车》2004,(1):25-25
在大型自卸汽车上,安置三位五通电控换向阀,以操纵车箱的举升、降落、停止.  相似文献   

8.
EQ1118GA型军用运输车供油换向阀是一个功能新颖、非常实用的汽车零部件,主要靠加装在驾驶室内的主、副油箱转换开关来控制,它的功能是在驾驶员不下车且保持发动机运转的情况下就能切换主、副油箱供油,战时作用尤为明显。EQ1118GA型军用运输车加装此项功能,既充分体现了军车的特点,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受到部队广大车勤人员的很好评价。  相似文献   

9.
《叉车技术》2005,(1):34-34
一种可以沿着至少两个相反的行驶方向由液压回路转向的又式装载车,该液压回路包括至少一个偶连到至少一个可转向接地车轮上的液压缸以及驾驶员的方向盘,后者用于控制压力下的液压流体选择性地供给到液压缸的全径侧或活塞杆侧,其中,液压回路还包括换向阀,当运作出在两个方向中的一个上行驶时,该换向阀可切换成导致装载车在与方向盘转动相同的方向上转向,而不论装载车沿两个相反方向中的哪一个行驶。  相似文献   

10.
在自卸汽车的的使用过程中,许多用户要求在车箱接近扶梁时缓慢下降减少震动。本设计可以控制气控换向阀阀杆的开口大小,实现油缸回油节流,降低车箱下降速度,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侧翻自卸车箱体举升过程中的举升压力变化,利用液压、气动、电路元件的逻辑控制,对箱体举升角度采用自动控制,避免了箱体举升时发生翻车事故。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可以无级控制车箱下落速度的新型气控液压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汽车焊装线气缸调试的进度和提高气缸调试质量,对目前使用的机控换向阀的拉压碰杆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结构简单。实践证明,改良后的机构换向阀拉压碰杆能达到汽车焊装线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郭义 《叉车技术》2005,(1):35-35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叉车行走调速装置。现有平衡重式叉车的静压驱动系统采用的闭式液压回路,无法与转向系统、工作装置共泵供油;普通开式液压回路须配备大功率原动机,造成原动机输出功率的浪费。本发明包括变量泵和通过换向阀与之连通的双速液压马达,其特征是液压泵的出油口连接高、低压伺服调压阀的进油口,高、低压伺服调压阀的工作油口连接用于调节变量泵排量的变量油缸的进油腔;  相似文献   

15.
鲁伟  杨坤威 《叉车技术》2006,(1):26-26,31
CPCD60型叉车使用的是ZS系列、分片式多路换向阀,该阀包括外壳、起升阀杆、倾斜阀杆、复位弹簧、安全阀以及锥形阀等部件,在内部形成进油道、工作油道、回油道、溢油道及总回油道,使液压油在不同工作状况下在各油道内流动,达到不同的工作目的。其中进油阀有一个进油口与系统的工作泵连  相似文献   

16.
(4)凸轮轴正时机油控制阀(OCV) OCV是一个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图20).电磁阀根据发动机ECU输出的占空比电流控制滑阀移动位置来选择压力机油流向VVT-i执行器的通道,使进气(排气)凸轮轴旋转到提前、延迟或保持状态的气门正时所对应的位置,图21是VVT-i系统控制提前、延迟、保持状态的原理图.  相似文献   

17.
煤塔漏嘴开关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与生产实际有些脱节,产生了多起较大的生产事故。针对这个设计上的漏洞,采用了几种手段进行改进,基本上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消除了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原液压系统不能控制刀架在任意位置停留,给机床调整、产品调试带来困难;老液压元件市场采购困难,给设备正常运行带来隐患等问题,对原液压系统进行重新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19.
肖军 《商用汽车》2014,(6):24-30
正我国清障车种类繁多,清障车市场前景广阔。本文对清障车的分类、用途、性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市场发展前景进行了判断与分析。1 我国清障车概况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故障和事故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上,这种现象时常发生。随着高等级公路里程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多,道路清障车也得到了发展。道路清障车又称托车,是指装有道路抢险作业装备的专用汽车。它具有起吊、拽拉和托举牵引等多项功能,适用于各种公路、城市道路的清障作业。  相似文献   

20.
在自卸汽车液压系统组成中,慢降气控换向阀是重要的控制元件。本文通过对慢降气控换向阀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分析,对其进行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使改进后气控换向阀动作准确,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