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发动机中的滑动轴承施以固体润滑涂层工艺,可以改善轴承的磨合性,提高轴承性能。近年来,混合动力系统及怠速起停系统等环保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发动机的起动和熄火也变得更为频繁,零部件的工作环境变得日益苛刻,而固体润滑剂的润滑特性对提高发动机零部件的耐磨损性及降低摩擦具有极大作用。对进一步提高固体润滑涂层性能的技术进行详细的解说。  相似文献   

2.
凸轮-挺柱配副的摩擦磨损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汽车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本研究将基体材料为16MnCr5的发动机挺柱分别涂覆W涂层及DLC涂层,研究了涂层对挺柱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W涂层和DLC涂层处理后,16MnCr5挺柱的磨损分别较未做处理时减少了56%和95%,摩擦系数也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对凸轮-挺柱配副的选材及摩擦学性能评价起到重要作用,已在产品开发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减轻发动机滑动部位的摩擦(特别是活塞、活塞环与气缸间,以及凸轮与从动件间的摩擦)非常重要。DLC(类金刚石碳)薄膜作为一种减摩涂层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和摩擦特性,它在发动机滑动摩擦副上的应用是减摩表面处理技术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DLC薄膜在发动机活塞-活塞环以及凸轮与从动件上的应用,并将DLC薄膜的耐磨性能和摩擦特性与其他减摩材料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类金刚石碳(DLC)覆膜是一种硬质碳覆膜,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和抗胶着性,是能降低零部件摩擦、磨损的新型表面处理工艺,因而近年来深受关注。目前,作为汽车滑动部件的涂层材料,DLC覆膜正被迅速推向实用化。着重介绍各种DLC覆膜在发动机燃油系统、气门机构、主运动系统(活塞销、活塞环等),以及传动系统零部件上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指出DLC覆膜工艺今后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摩擦学在汽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对发动机等主要摩擦副的摩擦学特性,摩擦学设计,润滑理论,新材料的应用以及摩擦学系统模型试验,监测及诊断技术等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汽车发动机中,涉及到的摩擦是很复杂的。而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所有摩擦副摩擦学、摩擦机理等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研究内容。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对于发动机采用与摩擦学技术相关的诸如从有利于降低部件摩擦的结构、选用合适材料或润滑剂及采用不同类型的副摩擦等,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摩擦程度,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工作时,相对运动的零部件表面如果直接摩擦不但会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还会缩短其使用寿命.润滑油的作用就是通过发动机润滑系统将润滑油输送到各摩擦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变干摩擦为湿摩擦,从而起到润滑、减摩作用.同时,润滑油还具有散热、密封、清洗、减振和防锈等功能.在润滑油诸多功能中,本文仅就清净分散性一项在摩托车润滑系统中的利弊关系及应对加以简说.……  相似文献   

8.
德国格林公司的激光珩磨技术可以改善气缸壁面以及其他零部件的润滑。激光珩磨是通过在机能上优化表面结构来实现摩擦学系统的优化。一个摩擦学系统由两个相对物体和介质材料组成。在内燃机中,活塞环和气缸壁面就是一个典型的摩擦学系统,其中润滑油是介质元素。介质材料的作用是减少摩擦力。在工作期问,存在各种摩擦条件:流体摩擦、混合摩擦和边界摩擦。应减少混合摩擦的比例以有利于流体摩擦。关键是确保各个表面有充足的机油供给,并促进向流体动力润滑工况转变。与流行的观点不同,这项技术涉及了微观结构表面的形成,不仅仅是绝对光滑的表面。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冷激铸铁挺柱在可靠性试验中出现的高频次底面疲劳剥落问题,从摩擦副磨损机理出发,对负荷和润滑等进行模拟分析,结合台架试验提出了冷激球铁凸轮与冷激合金铸铁挺柱的许用工作条件,改进后有效地解决了挺柱底面的疲劳剥落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冷却润滑系统及其主要零部件综合试验台架系统。该试验系统不仅可以对发动机冷却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水泵、机油泵和机油冷却器等进行完整试验,还可以对冷却润滑系统的流量分配和流阻特性进行静态试验验证和研究,而且具有和发动机匹配连接的功能以及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对其冷却润滑系统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匹配的能力。其先进的综合控制测试系统可以对试验过程中的参数进行控制并对数据进行自动采集、显示、拟合和存储。  相似文献   

11.
商用车发动机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提高燃油效率及满足愈加严格的废气排放法规,这为发动机零部件,特别是活塞环的开发提出了重大挑战。在动力气缸中,活塞环组是摩擦损失的重要部件,活塞环组的摩擦损失占发动机总机械摩擦损失的25%,相应影响燃油耗高达4%。要在不影响机油消耗的前提下,减小摩擦功率损失,同时满足由于功率密度增加、缸孔更平滑、润滑减少,以及使用代用燃料等越来越多的活塞环热机械学和摩擦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以耐磨性和抗刮擦性为特征的活塞环工作表面的可靠性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活塞环表面涂层作为关键设计要素,必然是解决活塞环/气缸套摩擦学系统摩擦损失和增加可靠性的主要焦点之一。概述了新一代四面体非晶质碳基(ta-C)活塞环涂层的开发,这项名为"DuroGlide"的活塞环涂层在提高产品性能、减小摩擦方面树立了新的标准。DuroGlide 涂层活塞环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更出色的耐久性、耐磨性和抗刮擦性,结合先进的顶环和油环设计,可使商用车发动机节省燃油耗多达1.2%。介绍了DuroGlide涂层如何提供优越的耐磨性和抗刮擦性,从而在润滑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性能和燃油效率。最后,总结了上压缩环和油环的台架试验和发动机验证的基本结果。  相似文献   

12.
1对润滑系统要多角度审视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不仅起润滑机件和减轻磨损的作用,而且会对液压挺柱、CVVT(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等配气机构产生重大影响。CVVT能否正常工作,除了取决于电控单元外,还与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有关。在发动机维护中,既要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每2万km左右还需要清洗VVT机油滤清器。如果机油压力过高,将使液压挺柱  相似文献   

13.
降低发动机燃油耗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的必经之路。针对降低发动机燃油耗的课题,以发动机周边零部件为中心,着重介绍丰田汽车公司开展的摩擦学相关研究。就利用摩擦学技术降低燃油耗的具体方法,阐述了在优化气缸内圆面(工作表面)、改进活塞组件、优化气门机构及曲轴轴承等方面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评价了上述技术措施对降低燃油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的效果。同时指出,即便是当代先进的内燃机,在利用摩擦学技术与手段优化其内部摩擦及降低燃油耗方面,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降低汽车发动机摩擦是改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降低CO_2排放的有效途径。介绍近年来马自达公司开展的摩擦学相关研究,以及发动机减少摩擦的开发思路,阐述了通过应用全新的表面处理方法来减少摩擦,包括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来优化气门机构、气缸内圆面、活塞组件和曲轴系统等,并评价了采用上述工艺和技术后降低摩擦损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为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汽车制造商趋向于采用怠速-停止系统、混合动力、小型化发动机、低黏度机油等新技术,发动机轴承的工作环境也因此而变得更为苛刻。通常情况下,轴承在流体润滑状态下工作,但在采用上述技术的情况下,要在不影响轴承可靠性的前提下延长其工作寿命,就必须使轴承在混合润滑或边界润滑状态下工作。为应对轴承工作环境的变化,必须降低轴承摩擦。通过二硫化钼喷丸处理、固体润滑涂层等应用实例,介绍近年来降低轴承表面摩擦因数的相关技术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6.
汽车发动机是一个高速旋转的机器,内部有许多零部件发生着相对的运动。相对运动会产生摩擦、磨损和热量。如果汽车发动机润滑不力很有可能引起烧瓦以及其他故障。因此汽车发动机一般都需要润滑系统的机油对其进行润滑以保障汽车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设计会影响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主要介绍了某自主研发42.1%热效率发动机润滑系统设计思路.通过试验研究了润滑系统机油流量,对比分析了不同设计方案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影响以及对发动机倒拖摩擦功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使用全可变机油泵、低黏度发动机油、油道节流孔、低张力活塞环、合理的机油加注量等方式,能够降低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各种排放法规及燃油耗标准的限值要求,研究人员为柴油车开发了共轨喷油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基本进入普及应用的阶段。提高共轨喷油系统滑动部件的耐磨损性、耐胶粘性,以及抗沉积物附着性能等摩擦学特性,是充分发挥系统功能的关键。介绍氮化铬(CrN)和类金刚石碳(DLC)覆膜等低摩擦涂层的开发与应用,开发了能满足上述摩擦学特性要求的表面处理工艺,实现了传统金属材料所无法达成的性能,同时,也指出了今后有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改善各种零部件滑动部位的润滑状况,以降低摩擦,提高可靠性。因此,掌握发动机主轴承的油膜状态(油膜厚度、油膜压力)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对油膜状态,尤其是油膜厚度进行测试。介绍了几种常用油膜厚度测试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如激光诱导荧光法、总电容法、薄膜法等,并给出了相应的测试结果。此外,对发动机实际运转时的主轴承油膜动态,如油膜厚度的变化,以及发动机运转条件与最小油膜厚度的关系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0.
作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关键部件一一机油泵必须压力稳定、流量可靠,源源不断地为润滑系统供油,确保发动机的运动部件得到有效的润滑,以利发动机可靠工作。为此发动机机油泵的资料上对机油泵的供油压力、流量,做了明确规定。例如机油泵转速4000r/min时、出口压力0.44MPa、流量26.98L/min等机油泵的性能,是由泵的结构、主要零部件参数,以及参数精度决定的。作为摆线齿轮泵,欲确保性能优良、可靠,以下参数必须恰当、合理,并严格控制其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