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彦宇  孙琦 《中国铁路》2023,(1):117-125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每年都会有不同类型的新线或者延长线投入运营。新线接入不仅会改变原有轨道交通路网的拓扑结构,影响乘客出行路径选择,而且对客流时空分布有较大影响。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新线车站的开通年全日上下车人数为依据,采用改进的双约束重力模型实现新线车站相关OD客流量全日预测;建立路网及车站的分时进出站规律模型,实现新线相关OD客流量的精细化预测;采用加权平均法对既有车站OD客流量进行预测,并分析挖掘历史新线接入前后既有车站客流的变化规律,实现预测优化调整。提出的预测方法不仅可应用于新线接入前,为新线接入后的运营安全和科学高效的调度指挥提供有力支撑,而且可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规划阶段客流分布预测仿真。  相似文献   

2.
新建加德满都至博克拉铁路项目位于尼泊尔中部,线路由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至博克拉,正线全长164.395 km。由于沿线区域欠发达,几乎无铁路分布,项目客运量预测存在基础资料少、铁路统计调查数据缺失等困难,针对上述困难,对预测的方法进行研究,根据项目客流特点,将尼泊尔划分为17个小区,采用四阶段法进行客运量预测。结合小区人口和旅游客流的现状及增长情况,预测各小区的交通生成量,采用重力模型法得到总客流OD,通过Logit模型得到铁路OD,最后根据最短路径法进行客流分配,从而得出项目区段客流密度和车站旅客发送量,本项目的预测对类似项目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主要有基于调查的客流量预测方法和基于实际流量的事后统计方法。针对目前尚无根据实际客流量数据预测各个站的客流量的模型,提出了利用实际到站的客流量数据,通过建立灰色模型和马尔科夫链,预测下一站实际客流量的实时预测模型。试验仿真表明,该模型能较好预测实时客流量。  相似文献   

4.
以南京地铁1号线为例,充分利用地铁站客流进出数据,运用系统平衡模型与弗雷特法迭代推算得到客流OD矩阵.在系统平衡模型的求解计算过程中,运用数学软件对系数进行求解,提高了系统平衡模型的可操作性.程序设计中引入了相关控制变量,控制OD矩阵的推算精度,提高了算法运算效率.应用统计分析工具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地铁客流量...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客流预测的精度,构建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基于视频检测的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研究采用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描述器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识别行人目标,利用Camshift算法对目标跟踪,从而获取客流量和客流速度参数,并根据协整关系构建客流多变量预测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最后利用南京鼓楼车站4A通道的视频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和对比分析。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客流量和速度预测的MAPE值都小于8%,优于相同样本下ARIMA(0,1,1)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新站开通初期实时客流预测缺乏历史数据、客流波动大等问题,提出基于改进K近邻非参数回归的新站开通初期实时进出站客流量预测方法。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生成机理,分析新站开通初期车站客流量变化规律及其与车站周边土地利用的相关性;基于该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构建新站与相似既有车站的映射关系,提出支撑新站客流预测的历史数据库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实时客流特征改进非参数回归算法,提出新站开通初期实时进出站客流量预测方法;利用广州地铁客流数据进行新线开通初期实时进站量预测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新站开通初期实时进站客流量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不大于16人次,可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精细化的运营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开通初期,合理估计客流量是科学制定动车组开行计划的基础.相对规划设计期的客流预测,运营期的客流分析与预测要求的精度更高.基于Logit模型,构建了高速铁路转移客流量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并以武广高速铁路为例,应用该方法计算了航空、公路、铁路既有线的相应客流转移量.运营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与方法所得客流量与实际客...  相似文献   

8.
从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等3方面指出了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四阶段法的不足,提出按出行目的对区内和区间的交通分布分别建模,对原来没有轨道交通的城市,采用二阶段的轨道交通方式划分对规划中的轨道交通客流进行预测,建立了区内、区间分布模型。并对分布模型的改进方法进行了验证,改进分布模型较原重力模型对样本OD的模拟更精确。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环线开通试运营期间,客流预测OD数据难以获取、"初设"客流预测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考虑相邻轨道车站客流分布及出行规律具有相似性,提出一种"既有网络+新开环线"出行需求生成方法。既有线网OD计算以不同线路客流自然增长规律为基础;新开环线客流OD分布,根据环线车站进、出站客流量,结合环线车站位置分布以及既有线网组团间客流分布规律计算所得。经过验证,通过"既有网络+新开环线"算法实施轨道环线试运营期间出行需求预测,并将其在新的线网中分配,可实现线网客流情况快速计算,为线网运营组织安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对轨道交通日常运营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首先根据轨道交通历史数据,对其客流特性进行了分析,着重利用灰色模型对轨道交通短期内的客流量进行建模预测,利用马尔科夫链修正和改进模型预测结果;为了方便客流预测的自动化实现,给出了整个客流预测过程的流程图,并对其预测算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既有动态OD(起讫点)估计方法在轨道交通线网中适用性不强的问题,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动态OD估计框架,并讨论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框架构建以自动售检票系统数据为基础,提取线网客流历史OD矩阵和进出站客流信息;结合乘客出行过程和历史客流OD数据,构建OD流和进出站客流间的动态流量关系;最后,通过分析客流需求和行程时间的分布特征,构建动态OD估计模型,并引入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等指标评估OD估计模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滇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客流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对滇中城际铁路网客流的现状分析,将城市群内交通划分为区域内交流、对外交流、过境客流三部分,以区域内交流为重点,将客流以不同的交通方式划分为公路客流、铁路客流与航空客流进行分析。采用改进的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理论,以实际客流数据为基础得到2015年不同交通方式与全方式的客流OD表。运用弗雷特法(Frator method)计算未来各规划年不同交通方式与全方式居民出行城际客流和旅游客流分布。建立滇中城市群各城际通道方式划分Logit模型,得到滇中城市群城际铁路客流OD表,成功得到未来各规划年的客运交通分布预测、客运交通方式预测与主要通道客运交通预测。  相似文献   

13.
客流动态起讫点(OD)矩阵是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动态运营管理的重要基础,准确地估计动态OD矩阵对城市轨道交通实际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空间方面分析了起讫站点性质、终点站吸引量、线路属性、起讫站点是否同线的影响,从时间方面分析了列车发车间隔、OD间换乘次数和距离的影响。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动态OD矩阵估计模型,并选取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局部区域作为验证案例,对所提出模型的估计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所得结果表明,文中的模型较采用历史数据进行估计,在早晚高峰时精度提高约4%~10%、平峰期时精度提高约8%~17%,同时在15 min、30 min、60 min粒度下全日平均精度分别提高8.67%、11.75%、3.46%,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客流预测是贯穿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和运营全过程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部分城市在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客流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如何利用这些资料来改进和优化原有客流预测模型、提高预测的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回顾武汉市交通预测模型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1号线一期工程客流资料对现有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的过程,以及将轨道矩阵从公共交通总矩阵中分离的具体方法.实践证明,在已标定完善的轨道模型基础上进行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其客流预测成果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进入"后疫情时期",铁路客流正逐步回升,但呈现较大波动,面对铁路提质增效的任务,准确预测客流量愈发重要.文章采用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模型,以新冠肺炎疫情、天气和日期属性作为影响因素,选取上海站2016年1月1日—2020年7月27日客流量数据作为训练集和验证...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是一项涉及众多专业、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为更准确地把握客流特征,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客流预测的主要内容,就反映沿线区域特性的客流预测指标进行分析,包括高峰小时客流量、平均运距、换乘系数、区域OD和客流不均衡性等,以长春北湖线一期和成都10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为例,从与上位规划的符合性、线路特点的一致性和对工程方案的指导性3个方面阐述多指标结合的客流特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设计和建设全过程年限较长,在此期间土地利用规划通常多有调整,导致工可研阶段的客流预测结果难以支撑新线开通时运输计划编制等运营管理工作。提出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的城轨新站点客流预测方法,首先研究城轨站点周边人口岗位数据统计方法,其次提出人口岗位比、人口岗位总数和站点可达性指标概念,基于K近邻非参数回归预测方法构建进出站量预测模型,最后依托广州地铁客流数据对模型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站点进站量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占平均实际进站量的19.0%,进站量大于2万人次的站点平均相对误差为16.0%,所提方法可为城轨新线开通后运输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