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崔素萍  张平 《交通标准化》2009,(19):110-112
鉴于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旅客需求出发,构造出旅游交通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体系进行满意率分析,据此可对西藏旅游交通提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地旅游城市交通规划的特殊性,对重庆市彭水县旅游交通现状进行研究,理清旅游交通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彭水县旅游资源特点,根据彭水县目前交通状况对其交通需求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确定彭水县旅游交通规划目标与原则;最后提出适合彭水县的旅游交通规划,促进当地旅游社会经济的发展。彭水县作为典型的山地旅游城市,其交通规划对其他同类型城市的旅游交通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旅游交通与交通旅游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从多个角度论述了交通在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针对我国旅游交通现状,提出了旅游交通发展的优化策略,在记述和分析交通旅游的概念,要素的基础上,对交通旅游进行了策划设计。最后对上海的交通旅游项目作了一些具体策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4.
旅游交通可达性分析能够为区域旅游交通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而高速铁路的开通将直接改变区域旅游交通可达性格局.本文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作为节点城市旅游交通可达性的评价指标,利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分析旅游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获取高铁开通前后云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的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公路、铁路、航空和高铁的权重进行灵敏度分析,辨识出旅游交通可达性对各种交通方式权重的敏感度.结果表明:高铁途经的各城市客源地到达云南的旅游交通可达性水平均有大幅提升,旅游交通可达性的时空收敛效应显著,省外城市到达昆明的旅游交通可达性对铁路权重的敏感度较大;高铁开通之后,云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格局总体呈现以昆明为中心向外围区域递减的"核心—外围"模式;高铁开通前后,云南省内旅游交通可达性的变化幅度较小,地区间的总体差异也不断缩小,省内高铁途经城市的旅游交通可达性对高铁权重的敏感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为对旅游交通小区进行准确划分,必须先对旅游交通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进行准确界定。通过对旅游交通特性的分析,了解到旅游交通与公共交通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时空的不均衡性,较强的时效性,较高的娱乐性、享乐性。对比城市交通小区的划分,提出区域旅游交通小区的划分原则和步骤,并利用这些原则和步骤,对云南省旅游交通小区进行划分,验证原则和步骤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专业旅游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技术体系,通过总结国外专业旅游城市在综合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在识别旅游交通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专业旅游城市对交通体系的基本要求。针对专业旅游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指出应将旅游交通特征和规律的研究贯穿综合交通规划始终,实现旅游交通与城市居民常规交通高度融合,进而提出综合交通规划技术体系框架。以三亚市为例,重点探讨了专业旅游城市交通设施合理规模的确定,以及交通设施规划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自驾车旅游交通行为分析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私人小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和旅游业的繁荣,自驾车旅游交通需求不断增加。由于旅游交通需求与传统通勤交通需求有很大的差异,在进行旅游交通规划时,必须对旅游交通需求进行分析。从行为分析的角度,在对旅游交通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Logit模型,分别建立了全国和北京市的周末自驾车旅游出行行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是影响个体自驾车旅游出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公交作为服务旅游出行的一种重要交通方式,影响着旅游服务水平,合理评价公交的旅游服务能力对于提升城市旅游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游客出行需求的角度出发,考虑公交线路通过的景区影响力、公交站点旅游服务质量、公交线路运行效率3个因素,构建了一个公交旅游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结构熵-改进TOPSIS法建立了公交旅游服务能力评价模型.最后,以扬州市公交线路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合扬州市公交服务的实际情况,验证了基于指标体系建立的评价模型能够较客观地反映扬州市公交线路的旅游服务能力,表明所建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此,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应用,即依据评分的不同,将公交线路划分为旅游主干线、次干线及支线3个层级,以帮助相关部门对公交线路进行管理规划.  相似文献   

9.
旅游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旅游交通概念及其方式构成的研究人手,提出了旅游交通是指满足旅游者为实现旅游活动而产生的“移动”需要的要素的总和,包括客源地至目的地的交通、旅游景区交通、旅游景观交通三种方式,其特殊性在于交通的旅游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旅游交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武功山景区对外旅游公路为研究对象,对旅游交通的层次和旅游公路的定位进行了定义,并结合案例武功山景区发展格局、交通需求和周边交通网布局,提出具体的景区旅游交通组织方案和对外旅游公路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