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3.
分析了驼峰自动化调速系统对新型重载车辆在调速控制中存在的控制系统参数设置、调速设备能高、机械强度设计及作业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驼峰自动化调速系统适应新型重载车辆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驼峰自动化调速系统对新型重载车辆的调速控制过程,针对控制系统参数设置、调速设备能高、机械强度设计及作业方式和设备调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车辆减速器是驼峰调车场的重要调速设备,通过对被溜放车辆的速度进行调节,最终实现与编组线上的停留车安全连挂。 根据传动方式及工作原理,车辆减速器基本功能的实现体现为曲拐的偏心距l(mm)与传动压力(简称气压)P(MPa)和车重之间的关系。因此,作为车辆减速器的关键部件,曲拐的设计是否合理、加工及组装质量都直接影响到它的性能及驼峰调车场的溜放安全和效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针对柳州南站驼峰溜放车辆超速连挂问题,着重分析减速顶的调速情况,提出调速系统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8.
亚洲第二大编组站——徐州北编组站上行场的自动化驼峰调速设备,采用的是美国USS公司的DDCⅢ型综合自动化调速系统。由于国内外技术标准、作业方式、设备安装调试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该系统自开通运行以来,多次发生故障,暴露出一系列接口问题,使车辆超速连挂率一直居高不下。所谓车辆超速连挂,就是前后两钩溜放车辆以超过5km/h的速度差进行连挂。通过对以往实际工作经验和成果的积累及总结,现已提炼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提高了综合自动化调速设备的维修和运用质量,降低了车辆超速连挂率。  相似文献   

9.
武钢驼峰调速自动化采用TBZK型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的溜放速度控制采用以线束减速器兼作目的调速+减速顶的点连式调速制式。控制系统以雷达、测重、测长、车轮传感器及车辆减速器等为基础设备,根据线束减速器兼作目的制动调速制式的原理,由计算机根据减速顶的调速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系统介绍新研制的点式调速设备——电动车辆减速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实际运营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铁道车辆减速顶是一种不需要外部能源、能自动控制车辆溜放速度的液压设备,在国内外编组站已得到广泛应用。TB/T 2460-2009《铁道车辆减速顶》由TB/T 2460-1993《减速顶通用技术条件》、TB/T2774-1997《减速顶测试方法》整合修订而成,并将TB/T 2664-1995《减速顶安装、运用、维修》的安装部分纳入其中。介绍标准修订的原因和主要修订内容,并解读T3/T 2460-2009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14.
TJK1-C型减速器控制电路中,减速器的动作时间,尤其是缓解时间对溜放车辆的调速效果相当重要。根据其性能,减速器缓解时间每延长10%~20%,就会造成溜放车辆低速甚至夹停。设计者为了减少减速器缓解时控制命令输出的间接时间,让缓解继电器HJJ在减速器制动时随制动继电器  相似文献   

15.
微机可控顶是一种投资小,自动化程度高的车辆速度控制系统,目前正在基层站段逐步推广,本对系统的检测、维护、修理及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以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驼峰溜放车辆的走行阻力包括车辆本身的阻力、线路阻力、空气阻力,以及调速设备的残余阻力等,它们在溜放车辆的走行过程中,参与了调速设备对车辆的速度控制,而且它们对速度的“控制”是人们无法干预的,是复杂而多变的,故对车辆的正常调速起到了干扰作用,使调车作业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文中重点阐述了车辆走行阻力的基本情况,同时对车辆溜行速度控制产生偏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铁路的车辆减速顶及其调速技术,自1974年10月开始研究至今已三十年参与研究、设计、施工、运营和维修部门的干部员工们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使我国铁路的车辆减速顶及其调速技术,在设计理念、优化系统等软件领域,以及产品质量、品种、功能,控制系统等硬件领域.都  相似文献   

19.
20.
根据车辆所受基本阻力、曲线阻力、坡道阻力、风阻力、道岔阻力,建立车辆单位基本阻力模型及数学表达式,运用车辆参数及风阻力参数,对车辆相关状态进行分析计算,研究表明:线路纵坡即使为平坡,亦存在溜逸安全隐患,必须采取措施才能保证安全;对《站规》站线纵坡标准,进行安全评估,提出利用停车顶改善车辆停放状态的措施意见及计算办法;利用减速顶做功耗能可以提高装车线线路纵坡,从而满足定量快速装车或轨道衡计量系统的技术要求,为线路纵坡设计提供依据,拓宽站场调速设备应用领域,创新工程设计方法,为工程综合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供设计分析及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