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逆变回馈型再生制动装置在郑州地铁1号线的使用情况及现场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逆变回馈型再生制动装置能完成能量的再生制动,稳压和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基于逆变回馈的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吸收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逆变回馈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构成、工作原理.建立了该装置的主电路及控制电路仿真模型,并对列车再生制动回馈的动态全过程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满足地铁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的吸收利用以及稳定牵引网电压的要求,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逆变型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回馈装置并网方案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牵引供电系统既有框架保护配置,提出了逆变型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回馈装置框架保护的独立配置方案,对该方案下框架保护动作影响范围和框架保护与轨电位限值装置的配合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结合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分析山区城市地铁供电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分别就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回馈方案,长大坡道牵引网上、下行并联方案,特殊区段环网电缆敷设方案,特殊区段接触网安装方案和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网设置方案进行探讨。随着1号线的试运营,这些设计方案部分已取得预期效果,希望对后续山区城市地铁供电设计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广州市轨道交通九号线供电系统采用的再生制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为例,分析了能馈装置对地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电能质量,以及牵引供电设备性能和寿命等方面的影响,为再生制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的工程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在夜间停运阶段负荷较低时功率因数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铁再生制动回馈装置的夜间无功补偿控制策略。分析了地铁供电系统的特殊情况,介绍了地铁再生制动回馈装置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一种夜间无功补偿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中搭建了地铁回馈装置的仿真模型,并制作了一台1.2 MW地铁再生制动回馈装置样机,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三种逆变型再生制动能量回馈装置接入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方案和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再生制动回馈装置试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制动时,装置在有效回馈电能的同时能稳定接触网电压,保证车辆电制动的有效工作,为技术升级和系统的节能提供新的手段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结合亚的斯亚贝巴轻轨一期项目,介绍国内外各种再生制动能量回馈技术,分析了不同再生制动能量吸收方式的差异。推荐亚的斯亚贝巴轻轨一期工程的再生制动能量回馈逆变装置及逆变回馈方案:回馈装置采用逆变器,回馈至整流变压器次边。  相似文献   

9.
为减小再生制动能量的冲击性和间歇性,提出一种基于微电网的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利用城轨出入口电动汽车的闲置时间,发挥其储能特性和可调度特性,平抑制动能量的冲击性和间歇性,为车站提供稳定的绿色电力。为使所提微电网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的安全可靠工作,设计了再生制动能量回馈控制,逆变器恒功率控制及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同时考虑到电动汽车充放电受荷电状态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滞环比较器的协调控制方法,以实现再生制动能量回馈控制,逆变器恒功率控制的同时避免电动汽车过充或过放。最后搭建Simulink仿真模型对所提微电网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运行控制和协调控制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对再生制动能量的利用具有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站间距离短、车辆运行密度高等特点,列车在频繁的起动与制动过程中会产生数量可观的制动能量。目前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较多采用电阻吸收或逆变回馈加电阻的形式,能量回收率和利用率都较低。根据逆变回馈和电容储能的特点,组成逆变+储能的新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直流母线制动电能通过逆变器接入400 V车站低压配电系统,超级电容通过DC/DC双向变换器并联在直流母线上,较平稳的制动功率直接经逆变器给车站负荷供电,较大的尖峰功率由超级电容吸收,再供负荷或车辆起动加速用。根据列车的制动特性,以某地铁线路实际数据为例,计算了列车实际的制动功率和能量,给出了逆变器和储能的功率及容量配置方案。所提方案能够完全吸收利用再生制动能量,且所需储能容量较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地铁车辆运行期间发生接触器烧毁事故的分析,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直流接触器的灭弧原理。同时针对其采用间接串入磁吹线圈灭弧的弱磁缺点,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产品进行了试验测试,获得了理想的测试结果。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运行,再未发生类似事故。证明所提方案可以有效地克服载流量越小时,接触器灭弧能力越弱的缺点.说明该方案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迟浩 《都市快轨交通》2013,26(4):88--90
阐述港铁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拓展情况和在拓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风险,总结拓展策略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国内城轨发展形势、政策走向,分析港铁公司的拓展对内地轨道交通运营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城轨车辆采用静止辅助逆变器作为逆变电源。文章简要介绍了常见的几种辅助逆变器的拓扑结构,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高频隔离变压器方案,并对未来辅助逆变器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快运货物班列作为铁路货运的新产品,自开行以来以其提高货运资源利用率,有效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赞誉。为加快推进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升快运货物班列的市场竞争力,以武汉局集团公司为例,在阐述快运货物班列运输的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武汉局集团公司快运货运班列运营特色,针对目前武汉局集团公司快运货物班列存在的问题,探讨快运货物班列运营策略,为快运货物班列产品有效打入货运市场,提升铁路货运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机车交流传动系统试验台微机监控装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和介绍了机车交流传动系统试验台微机监控装置的组成、基本原理以及过程控制的实现。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运行可靠 ,控制准确 ,使用简便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电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工作流的设计思想、工作流的基本构架、产品与定义以及工作流在电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并通过在电务段的实际运用,提高电务综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装配式车站先后在长春、青岛、深圳等地得到了广泛应用,装配式车站的接缝宽度是决定其拼装质量及防水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车站的拼装质量,更好地控制装配式车站的接缝宽度,以深圳地铁装配式车站设计方案为例,重点分析影响装配式车站纵向张拉力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装配式车站纵向张拉力的因素主要有张拉点位的布置、弹性密封垫橡胶材料的硬度、构件与接触体的摩擦力以及张拉过程中构件的施工姿态。橡胶密封垫的硬度是纵向张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应根据橡胶密封垫的硬度采用不同的张拉力控制值,以达到接缝要求的控制宽度;纵向张拉点位对橡胶密封垫的压紧均匀程度影响较大,在长大构件中纵向张拉点位间距在4.3~6 m之间,可有效控制沿纵向长度方向密封垫的压缩量差在1 mm以内;侧墙构件以及拱顶构件在吊具没有完全卸载的情况下张拉,可有效减少构件平动对接触防水密封垫的影响,同时有利于构件张拉到位;通过对施工现场纵向张拉力的监测,每环的张拉力并非定值,多分布于295~310kN,侧墙、顶板构件的张拉力略大于底板构件的张拉力。  相似文献   

18.
彩铃业务也称个性化回铃音业务,旨在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个性化回铃音以替换普通回铃音。目前基本上有话路迂回方案和无话路迂回方案2种,郑州铁通采用汇接局/SSP集中桥接无话路迂回的方案,通过对网络的优化、改造、端局触发和集中触发相结合方式,实现为网络用户提供彩铃业务。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振动及噪声,武汉地铁1号线使用弹性短轨枕轨道形式,但这种轨道形式在长时间的运营后出现了轨枕-套靴-道床之间剥离、间隙扩大、轨枕空吊、轨距变化大、减振量下降、短轨枕破裂等现象,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轨道状态较差路段的钢轨、轨枕变形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针对弹性短轨枕轨道病害总结出轨枕更换、空吊整治、减振方式改造3种维修方案。  相似文献   

20.
查阅近接隧道施工影响区及相应工程对策的研究成果,调研国内部分叠落矿山法隧道工程的相关设计、施工经验。针对用矿山法施工的北京地铁19号线金融街站—平安里站区间与3号线阜成门站—平安里站区间上下叠落4孔隧道工程,分析后行下洞隧道开挖对既有上洞隧道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的设计、施工技术措施。利用MIDAS-GTS进行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得到各施工阶段对既有区间结构、地表沉降的影响及其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采用上下叠落4孔隧道进行设计施工是可行的,通过采取先行隧道超前注浆、加强隧道初期支护及二衬刚度、加固夹层岩体等措施,能满足隧道设计要求。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