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1984年11月,我国第一次派出科学考察队前往南极洲,任务是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站,并开展对南大洋的科学考察。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件大事。我当时作为《浙江日报》特派记者有幸参加这次远征南极的壮举。于是我乘飞机飞往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在那里,我与中国南极考察队的大队人马会合,  相似文献   

2.
在15年前曾经有一条台湾远洋渔船计划远征南极,使得台湾新闻界好一阵热闹,称之为“中国人首次登陆南极大陆”。结果南极大陆船没有靠得上,只是在附近海域里打捞了400吨南极虾,在返航途中船经南非运上了一只密封的木箱,装了什么船员  相似文献   

3.
冰海绝地     
这是航海史上一个非常壮烈的死里求生的故事。那是1914年8月8日.当皇家南极探险队驶离英格兰的普利茅斯港.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克尔顿的船是一艘三桅木帆船,它特别适于经受冰的撞击.船名叫“北极星”。沙克尔顿用他家庭的箴言“坚忍制胜”将船重新命名为“坚忍”号。  相似文献   

4.
郑伟  赵远哲 《珠江水运》2012,(9):186-189
2012年,世界海事日的主题定为:“百年回溯,泰坦尼克之殇”。“时光荏苒,让我们再次回到国际海事组织成立的根基和初始,即海上人命安全。”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Efthimios Mitropoulos说。人命安全,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百年前的“泰坦尼克”事故、十多年前的“大舜”轮海难,给国际航运社会、国内航运界都带来了震撼,但这些事故的发生,也在警醒着世人以更加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规则,帮助和规范水上活动,世界航运在警醒中前行。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世界海事日的主题定为:“百年回溯,泰坦尼克之殇”。“时光荏苒,让我们再次回到国际海事组织成立的根基和初始。即海上人命安全。”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Efthimios Mitropoulos说。人命安全,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百年前的“泰坦尼克”事故、十多年前的“大舜”轮海难,给国际航运社会、国内航运界都带来了震撼,但这事故的发生,也在警醒着世人以更加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规则,帮助和规范水上活动,世界航运在警醒中前行。  相似文献   

6.
《游艇业》2009,(9):33-33
2009年冬天,飞驰游艇公司将携德迈爱游与您共同探索南极之美18月6日下午三点,在广州市黄埔大道中羊城创意产业园内HALL178正式举行南极探险分享会,邀请了众多探险专家为南极探险实地考察的情况,分享南极的魅力所在。这次南极之旅,全球限量20名中国游客,它将是一场充满神奇、激情的一次峰会。飞驰作为合作方,与嘉宾一同分享这次南极会议,揭开大家对南极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7.
遭遇海狼     
欧阳 《航海》2009,(4):38-39
说起南极,人们往往会想到那些憨态可掬的企鹅,却很少有人会知道,南极还有一种水陆两栖的凶猛动物,这就是被称为“南极动物之王”的海狼。1999年8月,我国一位留守南极越冬考察的科考队员,独自在南极海边突然遭遇了三只海狼,人兽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的较量……  相似文献   

8.
《游艇业》2010,(1):22-22
英国17岁少女凯蒂。沃特于2009年12月和另外4名探险者一起前往南极,他们将在零下35摄氏度的低温中,拖着重达侣6公斤的雪橇穿越南极冰原,抵达南极点。—旦挑战成功,她将成为有史以来征服南极的最年轻少女。  相似文献   

9.
Tina 《游艇业》2013,(12):88-91
有人说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尽头,有人说这里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南极,现在普通人也可以踏足这块神圣的土地。每年的11月至翌年2月,是南极的夏季,也是游人唯一可以进入南极的时间段。  相似文献   

10.
1989年4月28日是英国杰出航海家威廉·布莱在太平洋漂流历时41天的20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布莱对英国航海事业所作出的贡献,1987年,英国航海界著名人士贾斯珀·沙克尔顿发起为他组织一次纪念活动.这次纪念活动除介绍布莱一生的航海经历和他勇敢无畏的冒险精神外,还按照布莱当年在海上漂流的航线组织一次航海活动。  相似文献   

11.
Ada  grlt  樊媛媛译 《游艇业》2013,(12):80-87
故事的主角生活在南极探险被视为神话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第一个成为了首位在南极冰川间过冬的船队长官,另一位是在南极大陆建立了过冬营地的英雄。  相似文献   

12.
《航海》2017,(1)
正冬日阳光下的亲水平台,望不尽思念故土的远帆。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了一场世博会,中国首次以官方身份参与了这次工业时代的盛会。120多艘各式中国帆船模型漂洋过海,如同庞大的混合舰队,驶入世博会展厅,令世人惊叹。不久,这支舰队又"远征"1905年的比利时列日世界博  相似文献   

13.
正0引言1773年1月17日1100时左右,库克船长穿过南极圈,首次驾船踏上南极探险之路。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向阳红10"和"J121"2艘万吨船前往南极科学考察。近年来,全世界十几个国家在南极从事磷虾捕捞作业[1]。时至今日,我国已完成34次南极科考活动,在地质、冰川、气象、陨石、极光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2]。与此同时,南极旅游业迅猛发展,游客数量从1980年的780人跃升到2008  相似文献   

14.
寒星 《中国船检》2008,(10):64-64
2008年10月20日上午,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出发,赴南极建立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同时对中山站进行改造建设并对南大洋进行数十项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5.
《航海》2009,(6):45-45
10月11日,“雪龙”号载着我国第26次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基地起航。此次共有251名考察队员,是自1984年我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人员最多的一次;考察队将执行59项科学考察任务,是我国南极考察历史上迄今任务最重的一次。  相似文献   

16.
晓华 《航海》2005,(6):18-18
英国南极考察处前不久公布了新一代南极考察站的设计模型,使入耳目一新,各种新颖别致的设计将使考察站在抵抗南极恶劣环境的同时,为研究人员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7.
徐双华  李有观 《航海》2007,(3):14-14
据悉,英国遥控深海机器人“埃西斯”最近对南极海底进行了考察,并拍摄到了丰富的海底生物,为了解南极海底的过去和未来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8.
10月25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在上海正式启航,载着第21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137名成员启程奔赴南极。本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计划历时约150天,明年月底归航后,“雪龙号”将接受脱胎换骨大改造。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内外南极磷虾产业的发展现状,不论是保证捕捞产量还是提高船载加工产品质量,提升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舶及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是南极磷虾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南极磷虾捕捞、加工的平台,专业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船型的升级换代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南极磷虾产业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及配备的捕捞系统、加工工艺等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分析。研究挪威南极磷虾产业发展路径不难得出,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的"极地化、专业化、大型化、绿色化"是必然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应是我国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船型及相关系统、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船舶工程》2020,(2):I0007-I0007
据报道,在一次史无前例的南极冰川科学活动中,研究人员利用一个巨大的水下机器人首次造访了南极洲的白冰川底部并拍摄到海底冰川底部的图像。众所周知,南极冰川因其对海平面的影响而受人关注。该地区是思韦茨冰川可能变得更危险的关键,在未来几个月,研究小组希望让世界更清楚地了解它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