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分析沥青结合料对沥青碎石路面性能的影响,采用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弯曲试验的方法,研究沥青膜厚度、沥青类型和粉胶比对沥青碎石路面性能的影响.发现沥青膜厚度、沥青类型和粉胶比对沥青碎石路面性能影响显著;随着沥青膜厚度的减小,沥青碎石马歇尔稳定度先增大后减小,高温稳定性提高,水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降低;SBS改性沥青较基质沥青的路面性能较好;随着粉胶比的增大,马歇尔稳定度和低温抗裂性先增大后减小,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提高.结果表明:沥青膜厚度为9~11μm时,沥青碎石的综合路面性能较好;SBS改性沥青可有效提高沥青碎石的路面性能;粉胶比为0.8~1.2时,沥青碎石的综合路面性能较好;高温地区宜采用SBS改性沥青和低标号沥青,且沥青膜厚度宜为9μm,粉胶比宜为1.0~1.2;寒冷地区宜采用SBS改性沥青和高标号沥青,且沥青膜厚度宜为11 μm,粉胶比宜为0.8~1.0.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水损害,在路面结构中设置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层,提高排除进入路面结构内部自由水的能力.对比国外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确定适合我国工程运用的级配范围,依托化新高速公路实体工程,设计出沥青稳定碎石的工程级配.通过矿料表面积与油膜厚度估算油石比,结合析漏试验,运用马歇尔试验稳定度、空隙率、毛体积密度最终确定最佳油石比.针对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层的水稳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进行了试验验证,完全满足路面内部结构排水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埃塞俄比亚Addis Ababa至Adama高速公路区域的气候特点,拟采用高模量沥青碎石(HMAM)作为该项目路面结构的基层.为确保项目质量,研究了岩沥青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三大指标,采用动态流变剪切仪研究了改性沥青的抗车辙因子和抗疲劳因子.通过分析不同岩沥青掺量下沥青的性能变化,确定了岩沥青的最佳掺量.研究了岩沥青改性HMAM的动态模量、抗压回弹模量、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岩沥青改性高模量沥青碎石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用作路面结构基层不仅可以减小路面厚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路面的品质和寿命,最终在该项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检测济钢转炉钢渣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质,评价其作为沥青混合料路用材料的可行性.全部以钢渣作为集料、部分以钢渣作为集料、全部以碎石作为集料,分别制备AC-20型沥青混合料,对3种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全部以钢渣作为集料或部分以钢渣作为集料拌制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疲劳性能优于碎石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略差,但仍能满足规范要求,建议在路面结构层的中、下面层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将碎石化处治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视为宏观均匀、各向同性的线弹性体,采用双层弹性层状体系模型,深入分析了碎石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的应力、弯沉变化规律,给出了对应不同交通量及沥青加铺层厚度下碎石化旧路面顸面最小回弹模量值,以及碎石化旧路面顶面最大容许弯沉值.研究表明,对应不同交通量和沥青加铺层厚度,要求碎石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顶面弯沉在41~114(0.01 mm)之间变化,否则,顶面弯沉超过114(0.01mm),则碎石化旧路面不能提供所需的刚度要求,需另外设置基层后再加铺沥青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半柔性路面基层及混合料的特性,采用扫描电镜观测水泥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的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水泥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由沥青包裹的碎石粉、未水化水泥组成的粒状颗粒和纤维状水泥水化产物等构成,其路面基层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依据长寿命路面的设计理念,研究骨架密实型多碎石沥青混合料性能。沥青混合料采用30号硬质沥青,填料全部用水泥代替矿粉。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能和强度性能进行了试验与分析,与国内常用的沥青混凝土(AC)路面相比,其性能有明显改善。提出了供工程使用多碎石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  相似文献   

8.
李玉华  祖熙宇 《中外公路》2011,31(2):208-212
结合国内外的工程应用经验,建立了针对纤维碎石封层用于沥青路面养护的经验设计方法,包括适用类型选择、适宜的交通量等级、原路面技术状况要求,以及乳化沥青、碎石、纤维等主要材料的特性要求及经验用量范围等.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碎石封层经验设计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易出现反射裂缝、基层排水性能差的缺点,对高性能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进行了矿料级配设计及排水性能、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研究,并在汕湛高速公路揭博段进行了试验段的铺筑。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较好的排水性能、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试验段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丰富了广东省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和施工的角度.阐述了原材料质量、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拌和机械性能和路面压实等五个方面对沥青碎石、沥青砼路面的内在质量影响,进而评述了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