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作多年的大量实践,详细介绍了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的各部组成,提出了系统在使用中常易出现的故障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养护维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新站自1987年建站以来,驼峰调车作业从简易驼峰、半机械化、机械化、半自动化驼峰一直过渡到现在的驼峰一体化作业。我站除注重新设备的安全使用外,还紧紧抓住溜放调车微机可控顶、减速顶、停车顶调速系统设备的检修和保养,不断研究积累,反复论证,逐渐形成了对微机可控顶、减速顶、停车顶调速系统设备检修保养的制度和检修标准,确保了驼峰溜放作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本根据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在嘉峪关车站七年来的运行状况,阐述了该调速设备在保证调车作业安全,提高驼峰解体效率方面的优点,分析总结了系统在管理、维修方面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其发展历程,指出新型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的特点及其适应当前铁路高速、重载的发展趋势和广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6.
微机可控顶驼峰自动调速系统自1989年5月在韶关正式投入运用以业,现在已有15个中小型编组站在应用,系统稳定可靠,深受用户欢迎。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对该系统的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有待探讨。本以“应用环境”为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微机控制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周丽艳 《铁道学报》1998,20(5):22-27
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是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将驼峰纵断面、调速设备、钩车重量等级及走行性能等进行统筹考虑和规划的。利用速度逼近法,把难行车速度曲线作为目标曲线,使中行车和易行车速度曲线向难行车速度的曲线靠拢,最大限度缩小难、易行车溜行时差,提高推峰速度。它借助于微机,采用仿真技术及模糊控制理论,通过模拟钩车的动态溜放过程,合理布置调速设备,充分提高其利用率,满足安全高效的双重要求,获得较大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控制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较为详细地概括了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控制系统的原理、系统组成、功能特点、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从中展现出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这项调速控制技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多学科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为调速控制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9.
微机可控顶驼峰自动调速系统在我国铁路研究与应用已有十多年的历程,有十几个中小型编组站采用了这种制式,但仍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文中针对已有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哈尔滨减速顶研究中心在调速设备、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从而克服了不足,促进该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在全路已经得到普及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各站对该系统设备的管理不尽相同,所以,很有必要对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控制设备的性能及其管理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科学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怎样进行科学管理,并提出综合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铁路局南岔站在2000年的技术改造中,采用了第五代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即分散控制单元全自动调速系统,主要介绍该系统的设计原理、控制系统组成、技术关键、硬件及软件的构成与功能,以及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可控减速顶的调速原理,介绍驼峰可控顶自动调速控制系统的控制技术。通过设计相关的软件和硬件,对溜放车组进行精细位置跟踪,实现变速控制。应用效果表明,此系统具有控制精确、可靠性和安全性高等特点,满足运输生产要求,适用于我国中小驼峰现代化改造。  相似文献   

13.
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的控制设备,在雷电较多的地区配置防雷和接地设备是很有必要的,本介绍了防雷器的选型和接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微机可控顶系统遭雷击情况的分析,阐述了本系统加装防雷击装置的必要性,同时对雷击装置应重点防护的部位以及安装地点和安装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铁路23t轴重货车投入实际运用后,对既有减速顶调速系统如何适应重载,确保运输生产安全,提出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缓行器 微机控制可控顶这种新型调速制式的特点及其在榆次站的成功应用,阐述了这一调速制式对于我国中小驼峰中采用缓行器 脱鞋道岔调速站场的自动化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本介绍了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设备防雷的重要性,并提出防雷的总体及部分技术要求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总结30年来中国减速顶及其调速系统所取得的成果,展望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探索新的减速顶维修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