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世界经济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遭受重创,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遇到了沉重的打击。作为原材料市场最大的进口国的中国,去年原材料进口量却增长了30%。中国国内对原料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中国将原材料进口来源地扩大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加拿大,正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一、把握新形势9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回暖,国际航运形势迅速好转,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界外包战略开创了航运需求的新纪元。随着西方国家传统制造工业向海外转移,中国从原材料出口大国逐步变成为一个从世界各地进口庞大数量原材料,然后向其它地区出口产成品的世界制造和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工,亚洲,尤其是东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地和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地。在西方国家制造业外移的进程中,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外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从2003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的平台上加速,2006年的增长率高达10.7%。  相似文献   

4.
《中国远洋航务》2010,(5):46-46
2009年,美国和欧盟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对中国的进口需求大幅减弱,受此影响,中国的出口也出现了滑坡。但是包括东盟,非洲和除中国外的金砖四国(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的新经济体在中国的出口市场所占据的份额增大。尽管在2009年新经济体国家和地区来自中国的进口也有一定的下滑,但新经济体已经成为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船检》2012,(8):I0011-I0011
美国将中国和新加坡列入伊朗石油制裁豁免名单,这项豁免为期半年并可延长。鉴于各国大幅减少伊朗石油进口,目前被豁免的国家或地区总共达20个,包括亚洲的四大伊朗石油进口国: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美国国务院表示,2012年起,中国已将伊朗石油进口量降低25%。日本通过了一项法令.为每艘运输伊朗石油的船舶提供76亿美元的主权担保。  相似文献   

6.
闵光 《海运情报》2004,(4):16-17
由于中国的原材料进口迅速增长,世界上运输谷物、铁矿石、煤炭等干散货的远洋货船的供求紧张,导致海上运价不断上涨,从而提高了并将进一步提高日本的制造厂和商社的采购成本。  相似文献   

7.
面对中国的10万亿美元进口计划,从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到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少产业已经表现出了积极竞争的姿态。由于中国经济结构和进口需求的高度多元化,理论上各类国家都可以从中国的大规模进口中受益,主要贸易伙伴抓住中国10万亿美元进口浪潮机遇的前景如下:美国对华出口有望增长,  相似文献   

8.
包括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亚洲区域内航线,2007年上半年主要船公司的集装箱运输量合计达到538.2万TEU,比上年同期的503.6万TEU增长7%,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日本出口99.8万TEU,增长2%,进口129.3万TEU,也增长2%。按国家和地区统计,在出口方面,中国南部的出口增长10%,中国北部的出口增长44%,越南的出口增长29%,  相似文献   

9.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已成为大量原材料的进口国和制成品的出口国。中国海运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就是中国干散货海运进口的结构。本文通过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来分析其对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市场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亚洲国家(地区)中进口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有日本、中国、韩国、中国台湾和印度等。  相似文献   

11.
1、200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数据 2004年中国粗钢产量为2.65亿吨,比上年增长4500万吨,增幅为20%,占全球粗钢产量增加值(5700万吨)的79%。2004年中国的铁矿石消费为5.4亿吨(同比增加19%);其中国产矿石3.4亿吨(同比增幅为11%),进口矿石2.1亿吨(同比增幅为42%)。由此可以推算出2004年中国铁矿石原材料进口依赖程度为38%,而矿石消耗和粗钢产量的投入产出比为49%。  相似文献   

12.
市场资讯     
《机电设备》2007,24(2)
综述制造重大装备可享进口税收优惠涉及造船等16个领域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通知,我国将对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实行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在这些领域内,我国将对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这些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零部件和国内不能生产的原材料所缴纳的进口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所退税款一般作为国家投资处理,转作国家资本金,主要用于企业新产品的研制生产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市场资讯  相似文献   

13.
LNG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艇》2007,(8B):14-14
据瑞士银行报告称,2005-2010年全球液化石油天然气产量将以年均7.4%的幅度增长。根据《京都协议》的规定,到2007年年底石油提炼厂烟囱将被禁止冒出明火,LNG和LPG的产量将同时大幅度提高,其中增产LNG的地区包括中东地区和西非国家。瑞士银行认为,日本、韩国和中国等亚洲国家都将是进口LNG有增无减的国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运需求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国际航运业的结构性变化。我们先来看国际航运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结构性变化。其实过去十年中,这样的变化一直在发生,只是目前变得更加清楚,更加明显。这就是亚洲,尤其是东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地和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地,从而成为世界航运业发展的发动机。虽然亚洲的GDP仍然低于美国和欧盟,如果不包括日本,亚洲的经济规模更小,但这一地区所消耗的原材料和生产的产品数量,却都超出了欧美。对于航运业来说,数量比价值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工,亚洲,尤其是东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地和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地。在西方国家制造业外移的进程中,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外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从2003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的平台上加速,2006年的增长率高达10.7%。  相似文献   

16.
钟秋 《海运情报》2005,(6):12-14
据日本钢铁联合会出口市场调查委员会发表的“世界主要国家(地区)2005年钢铁供求预测”,全部调查对象国(地区)2005年的钢铁需求共比上年增长4.9%,增加4310万吨,达到9.19亿吨.但增长率低于两位数增长的2004年。在供求平衡方面,粗钢生产除中国继续大幅增加外,大部分国家(地区)也都增加。在钢材进口方面.预计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调查对象国(地区)有小幅减少,其中韩国减少约100万吨。在钢材出口方面,除了预计增加的俄罗斯外,大部分国家将与上年持平。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大宗国际原材料贸易中凸现出“一高二紧”现象,即港口压船,压港现象日益严重,已达到近二十年来最高水平,沿海矿石,原油,粮食等大宗物资的专业性码头接卸紧张:港口疏运能力紧张。它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依托海运从全球调配工业资源的时代,但中国港口多为资源出口型和工业产品出口型港口。中国现有的转型为进口海外原油、矿石、粮食等大宗原材料的港口吞吐能力相对较弱。据统计目前全国沿海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4274个,其中20万吨以上的原油码头专业化泊位仅有大连港,青岛港,宁波港,舟山港和湛江港5个,万吨级以上泊位仅占总数的9.3%。江苏省至今没有进口海外资源的工业、生活物资和能源大港,千里海岸线仅有一个连云港。多年来,其发展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么快而且离上海比较远,经济腹地薄弱。  相似文献   

18.
5月份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呈冲高回落走势。随着中国和欧洲两大主要的铁矿石进口国家陆续接受季度定价协议,铁矿石贸易恢复正常,市场信心恢复,中国和印度的煤炭进口持续增长,加上南美粮食出口期延长,都推动了5月中上旬市场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19.
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份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呈冲高回落走势。随着中国和欧洲两大主要的铁矿石进口国家陆续接受季度定价协议,铁矿石贸易恢复正常,市场信心恢复,中国和印度的煤炭进口持续增长,加上南美粮食出口期延长,都推动了5月中上旬市场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三角地区将成为全球先进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工业原材料需求巨大,2009年长三角地区外贸矿石接卸量占全国接卸总量的25.8%,预测至2015年和2020年长三角地区矿石进口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2亿t和2.4亿t。随着近几年矿石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