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雨水管线采用顶管法下穿公路桥梁的施工工艺,采用MIDAS/GTS NX软件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与分析,从而分析得出顶管穿越施工对公路桥梁结构的位移和轴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南京地铁鼓-玄区间隧道超前支护施工实例,探讨总结了采用矿山法进行地铁暗挖施工时,在软流塑淤泥质地层、隧道穿越楼房地段的预支护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海岛复合地层为典型代表,盾构穿越较节理发育的全风化花岗片麻岩时,地表以及地层变形难以控制,其施工安全性是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厦门地铁一号线董任站~集美中心站盾构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对盾构穿越的典型节理复合地层盾构开挖进行数值模拟,探明了复合地层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和支护结构力学行为特征的规律,从而为保证复合地层盾构施工安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土压平衡式盾构机穿越复合地层过程中,不同盾构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值和地层损失率的影响,依托湖南商学院站至白鸽咀站区间盾构工程已有的施工沉降监测数据,利用Peck公式反推得到盾构施工在此类地层条件下的地层损失率,并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盾构各参数对地表沉降值和地层损失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掘进推力增大时...  相似文献   

5.
依托长沙地铁2号线区间穿越龙王港河堤地表沉降过大的工程案例,分析了沉降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采取的工程治理措施。为研究治理方案的实际效果,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地层加固前后区间隧道穿越施工工况进行模拟,对周边土体位移、地表沉降、盾构管片弯矩的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注浆加固提高盾构隧道覆土范围土体工程力学性能后,可以有效减低整个地层的位移及盾构管片弯矩数值。监测数值表明,对河堤进行注浆加固可以有效地防止地表过大沉降。  相似文献   

6.
赵瑾 《北方交通》2020,(1):71-74
沈阳地铁9号线皇姑屯站-北一路站区间为双线盾构隧道,盾构隧道左线和右线下穿兴华街铁路框构桥。采用Midas-GTS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对盾构穿越既有框构桥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得出盾构隧道下穿时对既有框构桥的应力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地铁区间穿越粉细砂地层注浆加固时的材料问题,研究改性水玻璃的凝胶时间、凝胶形态以及磷酸-水玻璃配比,最后据室内试验选择的材料配比进行现场注浆试验。研究表明:超细水泥改性水玻璃在粉细砂层扩散性好,操作简单,固结体强度能够达到成环效果,从而保证浅埋暗挖隧道安全贯通。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体育场站~北宋站区间隧道穿越粉细砂地层,施工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技术,对始发洞口进行了双管旋喷桩加固,掘进过程中优化了盾构推进速度、土仓压力、出土量、推力及注浆压力等主要技术参数,保证了施工安全,区间隧道顺利贯通;采用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措施及优化的掘进施工参数控制了掌子面的稳定和地表沉降。工程实践证明土压平衡盾构也适用于粉细砂地层的区间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9.
邓武  冯钢 《湖南交通科技》2011,37(2):168-171
砂卵石层中盾构施工存在很大的风险和困难,根据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长沙大道~体育公园区间盾构机穿越砂卵石层的案例,对盾构机穿越砂卵石层出现的地表坍陷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调整盾构施工相关参数、地层加固和加强监测等措施,确保了盾构穿越过程中地表沉降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为以后类似条件下的盾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杭州地铁机场快线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其中最大埋深区间隧顶埋深达到40 m以上,最深位置需穿越上软下硬地层,且需下穿保护区建筑物.因隧道上部圆砾地层和砂层储水丰富且渗透性强,土压盾构掘进随着埋深越来越深,水压也逐渐增大,掘进出现地下水干扰导致螺旋机喷涌,容易超方造成地表建筑物沉降和隧道被淹埋等重大风险.介绍了施工中采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