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低速磁浮列车转向架防侧滚梁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翠英  徐巍  姚生军  郑宝奎 《铁道车辆》2013,(1):20-22,45,46
转向架侧滚是影响中低速磁浮列车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以国内某中低速磁浮列车防侧滚梁为例,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从改善转向架侧滚现象出发对防侧滚梁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分析比较,推荐防侧滚梁加上下盖板并加高截面25mm为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2.
防滚和解耦是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悬浮架的重要功能。本文基于虚拟样机技术,比较分析弹性解耦和几何解耦方式对悬浮架防滚和解耦功能的影响,提出吊杆型防滚解耦机构的防滚和解耦功能是相互制约的,几何解耦方式表现出非对称性,左右模块相对轨道的滚动角不相等,对磁浮列车的安全运行不利。考虑到悬浮控制和轨道不平顺,吊杆型防滚解耦机构应采用半弹性解耦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高速磁浮列车二次系的运动学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杰  孙体健  张锟 《铁道学报》2007,29(2):32-38
满足运动学要求是车辆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对于磁浮列车而言,车辆与线路之间的运动解耦功能主要由车辆的二次系完成。高速磁浮列车的二次系主要由摇枕、防滚橡胶件、空气弹簧、摆杆和Z向支座等构成,其运动同时受线路线形和刚性车厢的约束。本文利用多刚体运动学建模方法——Denavit-Hartenberg变换方法,建立高速磁浮列车二次系的运动学模型。结合线路线形的特征参数,通过求解运动学模型的逆解,计算当车辆通过曲线时二次系各构件的运动情况。本文的建模方法和结果对高速磁浮列车的设计和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龚朴 《机车电传动》2020,(1):112-116
抗侧滚解耦机构是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架的关键部件。根据磁浮列车悬浮架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交叉抗侧滚解耦机构,并基于虚拟样机技术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性能优于传统抗侧滚解耦机构,完全适应磁浮列车运行要求,解决了抗侧滚和解耦之间的耦合和制约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低速磁浮列车抗侧滚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抗侧滚梁与磁浮列车曲线通过的关系,为抗侧滚粱的结构设计及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典型轮对式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在停车瞬间出现的侧滚振动问题,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仿真分析及制动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转向架一系和二系垂向刚度、转向架二系垂向阻尼以及抗侧滚扭杆刚度等参数基本对抑制停车侧滚振动基本不起作用。减小停车瞬间的机械制动力输入,即提高电制动能力而降低机械制动激扰,能对车辆驻停时产生的车体振动问题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着重分析了中低速磁浮车辆起浮前后抗侧滚片梁吊杆的受力情况,并结合在单模块悬浮架试验台上进行的不同刚度吊杆对比试验,对比分析了刚性吊杆和弹性吊杆对悬浮架静态起浮能力的影响.为抗侧滚吊杆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设计出既能保证车辆具有良好垂向振动性能,又能提高抗侧滚性能需要的转向架,可以采取在转向架中央悬挂装置中设置抗侧滚扭杆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加大空气弹簧或钢弹簧的横向间距来实现。探讨在某种成熟应用的转向架上增设抗侧滚扭杆对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及限界要求等方面,以目前广泛应用于国内地铁车辆的SDB-80型转向架为例,对其是否需要增设抗侧滚扭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由轨道不平顺造成轨道与转向架之间的电磁力出现的振荡,会对运行中的中低速磁浮列车转向架产生激振,当激励频率与转向架固有频率相同或相近时会影响其运行寿命,严重时将影响列车正常运行。针对中低速磁浮列车出现的振动问题,分析了转向架结构固有特性对解决振动问题的重要性。通过仿真分析和锤击试验法正确获取了转向架固有特性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结构进行优化,有效避免了轨道不平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抗侧滚止挡进行静强度分析,文章以EN 13749和UIC 515-4标准为基础,结合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的实际受力情况,分析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抗侧滚止挡的加载条件,并设计模拟超常工况的载荷组合。通过ANSYS软件对其进行静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抗侧滚止挡受力最大位置为支撑筋板顶部,其结构满足静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五单元转向架磁悬浮列车为例,对磁悬浮列车曲线通过时的运动学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磁悬浮列车转向架的几何结构和转弯时的运动关系,推导了基于磁导向力平衡假设的磁悬浮列车曲线通过的几何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了工程应用的近似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磁悬浮列车转向架的结构解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锟  李杰  常文森 《机车电传动》2005,(1):22-23,39
为分析磁悬浮列车转向架的结构解耦功能,基于D-H变换建立了转向架正向运动学方程;通过分析,得到了运动学逆解的解析公式。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列车转弯时通过缓和曲线的解耦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转向架柔性构架技术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了实现构架柔性的不同方式。提出了一种弹性铰接式双“T”型柔性构架方案,其扭曲刚度可低至0.03 k N/mm。采用Abaqus软件分析了电机悬挂方式和抗侧滚扭杆装置对柔性构架的干涉。仿真分析表明,基于双“T”型柔性构架平台的永磁直驱电机弹性悬挂,优选三点架悬方式;为降低抗侧滚扭杆装置对构架柔性的影响,抗侧滚扭杆装置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构架纵向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适用于轻轨车辆的ZLA080型铰接式转向架的结构、性能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ZLA080型铰接式转向架包括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在每辆车上,两端配置带大回转角度抗侧滚扭杆(最大达10°)、大横向位移(最大达150 mm)空气弹簧的动力转向架,中间配置能连接两节车体、带摇枕和3环回转支承轴承、具有铰接功能的非动力转向架,这种组合既能确保每辆车具有较好的正线运行的平稳性和乘客舒适性,又能确保每辆车的站场R30 m小曲线半径通过能力,这是在国内外铰接式轻轨上首次创新应用。对其构架、车轴、车轮、轴箱体、牵引装置等重要部件进行强度计算和型式试验,对整车进行了动力学性能计算和试验,各项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单轴转向架具有重量轻、曲线通过能力强、低噪声和运行稳定性较差等特点。文章详细分析了单轴转向架的运行性能,并对单轴转向架在城轨车辆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其可满足城轨车辆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6.
曲线通过性能分析是转向架设计的基础之一。使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建立悬挂式单轨列车-轨道系统60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轮胎-轨道接触非线性,空气弹簧和抗横摆减震器弹簧非线性。模拟悬挂式单轨列车通过曲线轨道时导向轮与轨道间法向接触力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了空气弹簧水平刚度和轨距变化对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挂式单轨列车转向架具有不同于传统轨道车辆的曲线通过形态;空气弹簧水平刚度对转向架的曲线通过形态和导向轮法向接触力有显著的影响,水平刚度为0.01 MN/m时,相较于水平刚度0.1 MN/m,最大导向轮轨法向接触力可减小63.2%;轨距变化对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影响不明显,减小空气弹簧水平刚度可改善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17.
米轨客车迫导向转向架方案选型及动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迫导向转向架基本原理,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米轨客车迫导向的转向架方案,并通过建立转向架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导向机构设计对运动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型地铁车辆转向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国内外地铁转向架技术状况进行调研,结合国内地铁走行部的应用实际,提出新型地铁转向架的设计方案。通过选取适当的地铁转向架动力学参数,利用ADAMS/Rail建立了转向架和整车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整车的曲线通过性能和直线上的平稳性指标进行了分析,相关参数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此外,参考有关结构,对新型地铁转向架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进行设计并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内侧轴箱式转向架是一种新型结构模式的转向架。文章通过动力学仿真软件对该结构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了计算,并在与传统转向架动力学性能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内侧轴箱式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