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计算机编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特点,对计算机编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进行了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探讨了适合我国高速铁路特点的编图理论和方法。在确定了高、中速列车运行线的合理铺划顺序之后,根据各类列车的不同性质,提出了3种算法。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利用计算机编图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这些算法,开发了计算机编制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系统,其内容包括基础数据的存取与管理、铺划列车运行线、运行图选优、运行结果输出等。  相似文献   

2.
在已有既有线列车运行图评价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评价指标选择方法,建立符合高速铁路自身特性的运行图评价指标体系,对于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质量评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速线与既有线列车运行图衔接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在我国高速铁路运营初期,高、中速列车混行的条件下,合理衔接高速线与既有线列车运行图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编制步骤,以及铺画设备用列车运行线的必要性及备用线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特点,提出了阶段移线法,该方法把移线过程从一个带回路的图结构简化为一个树结构,进而又简化为一个计算机非常容易处理的链结构,介绍了实现阶段移线法的两个关键技术。在《计算机编制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系统》等试验环境中,运用阶段移线法自动处理移线问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大大地提高了列车运行线调整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列车运动的力学模型,并概述了影响牵引计算的各项分力得出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Simulink的资源环境,形成了运行计算、性能计算、线路数据处理、制动力计算、综合控制等多个相对独立、易于参数修改和扩展的模块,以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最后经过功能封装和输入输出连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列车牵引计算和运行仿真模型,该模型可有力地支持列车牵引系统设计和列车线路运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京沪高速铁路运行图的高速路网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运营初期采用高、中速列车混行的运营模式决定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不能脱离既有路网单独编制,论文从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角度,提出了两层网络表示法构建基于京沪高速铁路的高速网状线路理论,宏观层用来描述网状线路的结构和线路衔接关系。计算高,中速列车的运行径路;微观层以轨道电路,道岔等单元计算列车的接,发车进路以及平行,敌对进路,仿真结果证明该理论可以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采用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时颢 《铁道学报》2000,22(1):92-97
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既有铁路列车运行图的主要区别,提出并论述了在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中如何满足旅客运输市场需求、合理利用通过能力以及便利列车运行调整的几个关键问题;借鉴国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思想,研究了我国高、中速列车共线运行的具体实现形式,综合分析后提出了高速铁路运行图初期采用集中-均衡模式,远期采用合理负荷下的规格化饱和运行图模式的论点,并对这种模式下高速铁路的通过能力进行试算  相似文献   

8.
列车牵引计算仿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铁路交通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和广泛.而列车牵引计算直接涉及铁路的运输能力和运行安全性,对于整个铁路运行系统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计算机进行列车牵引计算仿真进行研究,论述应用计算机仿真程序进行详细计算的必要性,以及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实现.  相似文献   

9.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组织重要的技术文件,因而列车运行图质量的评估历来受到铁路部门的重视.而列车运行图稳定性是评估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列车运行图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列车晚点的概率和消除晚点以及晚点传播的能力.本文介绍max-plus方法,并将该方法引入列车运行图稳定性评估工作.建立用以评价列车运行图稳定性的恢复矩阵,提出评价的定量指标,并应用Matlab编程实现了恢复矩阵计算分析的自动化.Max-plus的应用需要与图论等方法结合,比较复杂,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周期运行图的京津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汪波  杨浩  张志华 《铁道学报》2007,29(2):8-13
城际铁路的客流性质、承担的运输任务以及提供给旅客的服务水平都与铁路既有线有所不同。制定城际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应考虑采用具有规律性强、使用灵活、能力利用率高、方便旅客出行等诸多优点的以周期运行图为特征的运输组织模式。本文研究基于周期运行图的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同时考虑铁路运输企业运营的收益、旅客的总等待时间等具体需求,特别考虑到客流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包含3个具体目标的机会约束模型。并以京津城际铁路为背景,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列车的开行方案。结果表明,该模型较之单目标模型和确定性模型更能合理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SCADA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牵引供电系统是高速铁路运输的核心和关键,而SCADA系统作为牵引供电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质量的重要保证。系统地分析总结了我国当前高速铁路SCADA系统应用的不足之处,并就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种简便、直接计算牵引供电系统的谐波谐振频率的方法。通过对AT(autotransformer)供电方式下的单线牵引网进行三导体合并化简和去耦,得到其单位长度阻抗、电容。采用双端口网络对AT供电系统进行等效分析,获得牵引供电系统谐振频率的精确表达式。根据牵引网单位长度阻抗、电容及已知的牵引网长度即可推导出该牵引网的谐振频率。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到的牵引网谐振频率与仿真得到的谐振频率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高速列车再生制动对负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通用方法计算牵引负荷产生的负序电流,讨论单相供电和两相供电方式下处于再生制动或牵引状态的牵引负荷产生的负序电流,为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并基于负序变化原因给出削弱负序的建议措施。计算结果还为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设计中确定负序提供一种简便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综合检测列车是一种综合检测高速铁路质量达标的高速列车。在时速350 km中国标准动车组基础上,研发高速综合检测试验列车,配套先进的高速综合检测试验设备,同时研发代表新技术发展趋势的高速动车组关键系统平台,开展高速动车组新技术工程化应用及试验,进一步提升我国铁路安全综合检测技术水平和动车组技术水平。介绍了高速综合检测试验列车研发的背景、总体目标、总体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地铁列车与高速铁路列车交会压力波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在高速会车时产生的空气压力波会给交会车辆的侧窗造成很大的冲击,有可能出现破窗事故,给乘客和列车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基于三维、非定常两方程湍流模型,利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对某型地铁车辆与不同型号的铁路高速列车(CRH380A、CRH2、CRH3型)交会时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到侧窗上的会车压力波变化曲线。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铁列车与铁路高速列车的交会过程中,地铁列车所受到的侧力远大于高速铁路列车所受到的侧力,交会产生的瞬变压力波对地铁列车侧窗的影响也更大。当地铁列车与CRH380A型高速列车交会时,与其和其它两种型号的列车交会相比,地铁列车侧窗所受到的压力波幅值最小,而当地铁列车与CRH2型铁路列车或CRH3型铁路列车交会时,地铁列车侧窗所受到的压力波幅值均较大,其波动的峰峰值也更大。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发展方兴未艾,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特别是高速铁路列车开行停站方案设计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引入高速铁路客运节点等级划分的理念和方法,着重分析高速铁路客运节点等级划分的意义和方法,并建立基于节点分级的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设计策略,最后以京广高铁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得到设计策略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运输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装备CTCS-2/3级列控系统,采用准移动闭塞方式。CTCS-4级列控系统取消轨道电路,通过地面和车载设备共同完成列车定位,能够实现移动闭塞,进一步缩短行车间隔。但是,我国高速铁路一直基于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检查,干线铁路也未有取消轨道电路的列控系统运用。通过分析现阶段CTCS-4级列控系统面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TCS-3级列控系统的高速铁路移动闭塞实现方案,并阐述该方案的系统总体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方案中列控地面子系统综合利用列车位置报告和轨道电路信息,保证了移动闭塞的运输效率。同时给出了一种移动闭塞方式下行车许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建模和运营场景进行验证,为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闭塞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铁客运高峰时段牵引供电系统直流馈线保护装置频繁过负荷跳闸的现象,提出考虑供电能力的列车运行调度优化策略。在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中加入多车同时起动监控模块,对处于同一供电区间列车的起动时刻进行监控,当同一供电区间出现多车同时起动时,通过调整列车停站时间,避免多车同时起动,从而降低直流馈线峰值电流,消除直流保护过负荷跳闸隐患。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某线部分区段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