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公路治超治限力度的加大,铁路商品车运量呈逐年猛增趋势,装卸效率成为限制铁路商品车运输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提高铁路商品车装卸效率,以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例,阐述商品车运输现状,从结构组成、适用范围等方面对不同装卸平台的进行比较,研究不同货场环境条件下装卸平台设计方案,提高装卸平台的易用性、可操作性和人性化设计。同时,综合考虑货场规模、平台投入、作业安全等多种因素,制定不同货场的装卸平台配置方案,推动铁路商品车运输发展。  相似文献   

2.
物流时效性是衡量铁路商品车物流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物流时效性的提高对于加速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升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铁路商品车运输现状的基础上,比较不同运输组织方式下商品车物流时效性,分析影响铁路商品车物流时效性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推进铁路运输与现代物流的融合、发挥铁路规模化运输优势、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专业化信息系统等措施,促进铁路商品车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结合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商品车运输实际情况,分析目前铁路商品车运输存在的问题,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优化货运班列、扩大铁路物流基地、加快信息化建设等建议,铁路商品车运输应由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以提升铁路商品车运输的运量及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落实铁道部党组多元化经营战略和《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强化铁路物流服务标准建设,建立健全商品车物流服务质量标准体系,适应商品车运输物流快速发展需求,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编印了《商品车铁路装卸作业安全技术管理标准》(以下简称《标  相似文献   

5.
铁路商品车物流基地选址问题对于拓展铁路商品车运输业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商品车运输"库前移"模式的运作特点,提出由商品车主机制造厂、区域物流基地、地区物流基地、客户构成的四级物流网络。以该网络为研究对象,构建铁路商品车物流基地分层级、多周期动态选址的0-1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该模型将铁路客户的变化状态作为多周期的划分依据,以降低成本、提高既有资源利用率为优化目标。在求解方法上,设计遗传-禁忌算法求解单周期静态选址模型,并将多周期动态选址问题转化为最短路问题进行求解。通过9-152-152-293四级物流网络的实际数据,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及算法在求解大规模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1 前言北京焊轨厂担负着北京局范围内每年 6 0 0~70 0km左右的长钢轨焊接运卸任务 ,其中长钢轨的运卸使用 4辆专用 5 0 0m四层长钢轨列车进行。长钢轨在运卸过程中其装载是否牢固、卸轨过程是否平稳可靠 ,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 ,以往在长轨运输时已经出现过偏载和钢轨窜动翻倒等严重不安全因素 ,为随时监控长钢轨运卸的实际情况 ,对长钢轨运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得到解决 ,结合当前视频技术的发展 ,我们设想在 5 0 0m四层长轨车装设视频监视系统 ,有针对性地监控四层长轨车运输和卸轨作业的关键部位 ,从而确保运输安全、提高卸轨效…  相似文献   

7.
D20型钳夹车是齐齐哈尔车辆厂于1959年设计、制造的,几十年来曾多次运输过变压器,机械设备等货物。为进一步开发大型货车“一车多用”的功能,本文介绍了1994年9月成功的用D20型钳夹车运输陕西蒲城电厂从罗马尼亚进口的330MW发电机定子的情况,为D20型钳夹车的使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
磁悬浮车是国家863计划中的科研项目,科技部下达了两辆车的生产任务,长客厂承担了一辆车的研制。磁浮车对运输条件有很特殊的要求,把磁浮车从长春运输到上海,遇到了较多的运输难题,结合一年多来对磁悬浮车运输工作的攻关研究实践,对磁悬浮车运输中的一系列难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以铁路运输为支撑的商品车物流链研究,站在市场的角度,分析了该物流链中各节点运行状况,提出了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并以全面提升铁路商品车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从长距离、规模化、发挥铁路运价杠杆作用以及加大铁路商品车物流基地建设等方面,阐述了今后发展商品车物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车载轨道动态监测单元网络监控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车载轨道动态监测单元(晃车仪)网络监控系统利用各种网络设备和通道,将移动、分散的晃车仪检测数据集中管理、综合分析,分级分发处理结果.系统实现了对铁路线路状况的实时监控,为工务部门的线路维修维护工作提供了辅助决策信息.以上海铁路局晃车仪网络监控系统为实例,介绍系统的设计方案、特点和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车辆的TIMS(列车控制与监控系统)采用以FIP(现场总线网络协议)工业标准为基础的网络结构控制方式,由FIPv(车辆网络)和FIPT(列车网络)组成.一个单元的所有车都是通过安装在由Tc车(拖车)的MPU(主控制单元)所控制的FIPv连结.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长大货物车运输技术状态检测与运输安全监测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介绍了长大货物车运输安全保障系统的组成内容,技术状态检测与运输安全监测的方法和评定标准,并以D38型钳夹车的运输为例,说明了技术状态检测与运输安全监测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配放约束的货物多车配载优化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具有装载重量、体积以及性质相互抵触的货物不能混装等多约束条件下,基于配放约束的货物多车配载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提出求解该问题的蚁群算法.在模型求解过程中,针对问题特点,充分考虑货物配装限制及装载工具的载重、容积等方面约束,基于待装货物比容动态逼近装载工具剩余空间比容策略,综合运用ACA-VEHICLE和ACA-VOTUME等2个不同蚁群协同考虑两个目标--需用装载工具数目和重量、容积利用率优化对问题的求解策略进行研究.改进了蚁群算法的求解策略,提升了算法性能.最后,结合8类100件货物的配装问题,对模型算法进行检验,结果满意,说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不适应THDS轴温探测系统的长大货物车,分析论证了现车轴箱改进方案适应THDS轴温探测的不足,并提出了轴箱优化方案。经计算、试验和装车验证表明,新轴箱可行、有效、安全,满足THDS轴温探测要求,保证了长大货物车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5.
列车系统建模及运行平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拖车和动车的横—垂—纵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在模型中拖车和动车采用相同的结构参数。考虑到车辆系统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轮轨蠕滑、钩缓装置作用力和车辆二系悬挂的非线性特性,对动车和拖车进行组合形成6种列车编组方案,并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计算结果表明:列车编组对平稳性影响不大,车间横向连接阻尼和刚度对列车横向平稳性影响显著;列车的头尾车运行平稳性最差,中间车较好;适当的车间横向连接阻尼和改变头尾车车间横向减震器的阻尼值和安装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列车的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差分GPS原理和调车监控过程;阐述了利用GPS进行调车监控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和GPS调车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详细论述了GPS调车监控车载系统的软件设计,其中特别强调了设计过程中如何利用线路元素将调车系统的监控功能、电子地图的实时显示功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可移植性和节省系统的存储空间;同时,对调车过程中的勾计划实现、十五三模式控制等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张丽娟 《铁道车辆》2002,40(1):38-39
目前,在车辆段使用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装置主要有电脑轴承分析仪、轮对轴承自动诊断机等.这些设备的投入使用,提高了轴承故障诊断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现场生产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待进一步解决及完善. 1现场使用情况 1.1电脑轴承分析仪 该分析仪用于诊断红外线轴温探测点预报轴温超高而甩车的滚动轴承故障,具有轻便、使用简单的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3 关节式连接器和牵引杆3.1 关节式连接器   关节式连接器在客车上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主要用于20世纪30年代一些轻型流线型客车上,但很少在货车上运用。1968年为切萨皮克*俄亥俄铁路制造的活顶漏斗车,其车体间的连接采用由美国铸钢公司研制的关节式连接器,不过并没有收到此类车的订单。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长途拖车,这时使用单节具有足够长度的车体运载2个拖车已不再合理。虽然可以制造用于运载单节拖车的较短的普通车辆,但这种车辆不能有效利用2个四轮转向架的承载能力。1977年制造出了采用关节式连接器、6节编组的列车,每个车体都运载1个拖车。关节式连接器以切萨皮克*俄亥俄漏斗车连接器为设计原型,相邻车体共同支承在1台四轮转向架上,允许相互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有一定转角。位于端部2节车的外端以常规方式支撑在独立的转向架上。这样,6节车体(1个车组)仅由7台转向架支承,如按普通结构则需要12台转向架。这种车每辆有10个车体,取得了很大成功。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铁路承运汽车和铁路运输专用车性能参数的基础上,针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人工配载多种汽车车型、多辆汽车运输时难度较大的问题,研究建立多汽车车型采用多辆铁路汽车运输专用车配载的优化模型,并且基于禁忌搜索算法设计求解该模型的算法策略,利用C语言编程,实现铁路运输汽车专用车的计算机配载优化,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该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高速动车组与内燃、电力机车等传统牵引动力设备有显著区别,其控制、制动系统的设计理念体现出操作简便和导向安全的原则,在转向架结构、车体轻量化、列车动力分配、电传动控制技术、列车信息网络及制动系统都包含独特的核心技术。现对CRH2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特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制动模式针对性强,趋于智能化CRH2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具有多种制动控制方式,可以满足不同运行条件下对列车制动的需求。行车中,动车组制动控制装置能接受列车信息网络或司机操纵动作等指令,进行常用制动、快速制动、紧急制动、耐雪制动等相应的制动动作。1.常用制动特性。常用制动的制动力共分为7级,行车操纵中使用机会最多。系统在制动时自动进行延迟充气控制,M车(动车)上产生的电气再生制动除满足本车制动力要求外,多余制动力用来代替T车(拖车)的一部分制动力,T车制动力不足时则由其空气制动力补充,从而维持本制动单元(一个动车和一个拖车构成一个制动单元)所需要的制动力,并实现和保持规定减速度。另外制动系统还具有空、重车载荷适应功能,制动力能够自动按需变化,维持一定的减速度。2.快速制动特性。动车组的快速制动功能,具有比常用制动高1.5倍的制动力。在司机操作制动手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