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BT模式因能够解决政府资金紧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在我国己被逐步推广,其中BT模式下工程变更的控制权和费用结算是BT双方关注的重点.阐述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工程变更的定义、分类,论证基于控制权的BT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工程变更的处理程序,并对深圳地铁5号线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工程变更管理提供一...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所有权配置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BT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承办方拥有建设期项目控制权,但是却不负责运营,这种项目控制权配置难以保障项目运营功能的实现.通过对深圳地铁5号线BT工程运行模式的梳理,从项目所有权配置视角予以分析,将其界定为一种弱BT模式,并对其所有权配置进行了创新.在此所有权配置模式下,对BT主办方的监管机制、设计管理机制和投资控...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和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投融资问题,结合BT模式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区别,研究BT项目融资模式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研究结论:发展BT模式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全新对接,形成了一种新的融资格局,既为政府提供了一种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周转困难的新融资模式,又为投资方提供了新的利润分配体系的追求目标,为剩余价值找到了新的投资途径.采用BT模式不仅获取了较大的投资效益,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而且使投资方增强了人文技能、管理水平及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积累了BT模式融资的经验,增加了施工业绩,为以后打入融资建筑市场创造了条件;BT模式扩大了资金来源,使项目顺利建设移交给政府,推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其他行业的融资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BT(建设-转让)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合理分担风险及确定风险因素承担的主体.通过文献研究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EBS-CBS矩阵,并基于风险分担原则构建了风险分担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提出和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风险分担框架.针对12种关键风险因素,按照BT主办方、BT承办方和BT项目双方进行了分解,得到了风险分配矩阵.结合问卷调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可行性.该项研究成果明确了关键风险因素的责任方,有利于确定工作重点,保证BT项目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BT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上海市轨道交通建设BT模式的现状,阐述BT模式的基本含义、项目人员组成、运行形式和融资方式,指出采用BT模式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6.
合理地分担风险,确定风险因素承担的主体,是城市轨道交通BT(建设-移交)项目成功的关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风险因素集,基于风险分担原则建立了风险分担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风险分担框架.基于风险分担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和风险分担框架,将风险因素在BT主办方、BT承办方和BT项目双方间进行了分担,得到了风险分配矩阵.明确了风险因素的责任方,有利于相关责任方确定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工程变更是导致BT项目回购总价款大幅增加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有必要通过合理风险分担预设良好的事后支持制度,改善BT项目变更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首先,分析BT项目中的两级合同关系;然后,通过分析深圳地铁5号线BT项目合同(A合同)和2007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第四章"合同条款及格式"组成的两级合同关系,得出引发BT项目工程变更的风险在BT项目发起人、投资人和承包商三方之间的初次分担清单;最后,通过分析深圳地铁5号线BT工程补充合同(B03合同),得出引发工程变更风险的再分担结果及其实施方案,并将两次风险分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众多的参与人员,以及人员之间的联系构成了项目活动节点网络。项目内外部存在的风险因素和活动节点相互作用,并在网络中沿着节点之间的联系进行风险传导,造成的影响难以控制。因此,借鉴网络传播动力学传染病模型,模拟风险传导机理,调整不同的参数,探讨风险传导速度与范围的变化情况,为建设管理者实施风险决策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使用SIR仓室模型模拟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阶段活动节点网络风险传导过程,结果显示减少有效传导率或提高单位成功消除率,可以有效遏制风险传导;(2)当实际风险传导率大于1时,意味着风险因素对于参与人员来说所携带的信息不确定性高,风险事件一旦发生之后,被动式的解决方法就需要及时减少或切断参与人员与风险因素的联系,安全可靠的资源及时代替具有风险影响的物资,可避免整体网络塌陷;(3)当实际风险传导率等于小于1时,意味着风险因素对于参与人员来说信息相对完整和准确,可以主动采取预防措施,针对已经掌握的风险因素,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阶段各个活动节点的风险治理能力,针对性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还可以帮助受风险影响的参与者尽快恢复到正常运转状态。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具有投资巨大、周期长、风险高、经济效益低等特点。原有的政府大包大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建设-移交(BT)模式在新的形势下应运而生。介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BT模式应用成功经验,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特点,以发车时间、停站时间、区间运行时间、追踪间隔为约束条件,以列车总晚点时间和总晚点数目为综合优化目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自动调整模型。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对实例进行仿真测试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此模型和算法可以满足自动运行调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BT项目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玉萍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4):21--23,32
从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出发,阐述了BT模式对于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适用性以及实施BT项目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钢轨不均匀磨耗的原因之一是轨底坡不满足设计要求。根据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现场测量的轨底坡数据,通过调整轨下垫板或扣件板下垫板的方式,对轨底坡测量数据不满足要求的地段进行调整,使轨道几何尺寸得到了有效控制,列车轮对与轨面的关系得到了改善。结论如下:轨底坡的正确设置,可减少钢轨不均匀磨耗,提高车辆轮对与钢轨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困难地段的牵引接触网结构参数调整与施工检修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物模型试验的模型试验法。该方法以现场真实的牵引接触网设备为依据,搭建等比例实物模型进行参数调整试验,优化选择牵引接触网施工及参数调整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工艺路线。应用该方法对南京地铁1号线困难地段的牵引接触网锚段关节进行了施工改造,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也为基于计算机软件的模型试验法的开发和完善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水平,开展了大量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并投入大量资金,如何评定研究成果优劣,对轨道交通科研项目的评价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提出以结果为导向进行绩效管理的评价方法,并运用3E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以定量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框架,为未来轨道交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的合理票价是企业和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因素.借鉴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初期和成长期票价制定的目标和原则,进而总结出特定时期合理票价的计算方法和企业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6.
BT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转变政府职能,同时又能为企业开辟新的投资渠道,推动产融结合,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快速发展贡献巨大。此文以基于BT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融资问题为切入点,从融资渠道、资金结构、资金成本几个方面对BT模式的应用作出详尽分析,并指出BT模式有待完善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机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提出建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机制的思路,分析其研究现状,探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内容体系、成果反馈和扩散机制,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使城市轨道交通资源被充分利用,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益,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应采用基于剩余交通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需求预测方法:根据常规交通方式的预测和道路的设计通行能力,求出以客流量表示的各常规交通路段的交通供给;然后根据“四阶段预测法”的交通量分配步骤中的多路径分配法,将城市总交通需求分配到城市常规交通路网上,得到城市总交通需求在各常规交通路段上的分配;再求出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差,即得剩余交通需求;最后根据剩余交通需求进行轨道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