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保证机车变流器功率模块的正常工作,需要对流过功率模块的冷却液的流量进行研究。文章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电力机车变流柜冷却系统的流量分配问题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讨论了总流量大小、主管出口形式、主管进出口位置和支管直径等因素对支管流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位置的布置对支管流量的分配影响较大,支管离主管出口位置越近,其流量最大;支管离主管进口位置较近时,其流量却有可能最小。此外随着主管总流量的增加和支管管径的增加,每根支管的流量不均匀性亦增加。此研究结果为合理布置功率模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兰渝铁路化马隧道工程实例为基础,阐述了含瓦斯炭质板岩隧道有害气体勘察、测试与评价方法,在吨岩瓦斯含量、瓦斯压力与瓦斯流量等瓦斯参数测试以及瓦斯气体来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钻孔瓦斯流量预测炭质板岩层绝对瓦斯涌出量的计算公式和有效方法,供非煤层瓦斯勘察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FARIMA模型,对铁路数据网中的真实数据流量进行建模并分析,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FARIMA模型的铁路数据网流量预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描述网络流量的长相关特性和短相关特性。将FARIMA过程转换为差分过程和ARMA过程进行趋势预测,并且根据平均绝对误差、绝对百分比误差等多项指标进行比较验证。通过对高速铁路数据网6个月的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利用不同的参数设置预测未来2个月的流量趋势,并与真实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基于ARMA模型的预测方法更为精准,能够适用于铁路数据网流量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4.
采用皮托管流量测量法对高速列车牵引电机冷却风机流量进行了实车测量,结果表明:动力车作为头车,位于动力车后部的1、2号风机比位于前部的3、4号风机流量大,动力车作为尾车,1~4号风机流量相差不大;冷却风机风量随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而减小,前部风机比后部风机的变化幅值大。  相似文献   

5.
在缺乏水文实测基础资料情况下,根据中老铁路所经过地区的地形、气象等不同因素,对中老铁路水文计算进行研究。大中河流设计流量采用形勘法及面积比拟法进行计算;小流域设计流量分别采用"二院法"暴雨径流计算公式、"云南法"以及形勘法推算出的流量公式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本线小流域暴雨径流的计算方法,对其他"一带一路"类似项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应用于机车制动系统的流量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根据机车制动系统的特点,文中首先确定采用V型内锥式节流件作为该流量计的前端充风差压检测部件;然后根据机车制动机相关尺寸要求对流量计一次装置进行机械结构设计;接着采用TMS320F2812DSP芯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显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最后将该流量计安装于机车制动系统上,并在列车编组定置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流量计不仅能对制动系统的充风流量进行准确测量,而且还可应用于列车制动系统其他流量测量的场合,同时也满足对列车制动系统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流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列车控制与服务网络要求列车控制业务和旅客服务业务在同一网络进行传输。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必须对列车旅客服务业务流量进行监管,而旅客服务流量特性是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依据。在实验室局域网模拟列车旅客上网环境,通过WireShark采集常见旅客服务应用的流量数据,并提取公开流量数据集的部分数据作为补充,构造旅客服务业务流量数据集;利用Python相关工具包,将旅客服务业务报文到达时间间隔与经典概率分布模型拟合,对比拟合实验结果,据此建立旅客服务业务报文到达时间间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评价指标验证模型的可信度。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列车控制与旅客服务网络规划设计、流量监管和系统仿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60km/h交流传动客运内燃机车机油热交换器,在规定6种工况下,传热系数、换热量和压力损失随水侧流量和油侧流量变化进行试验,得出如下结论:水侧流量变化对传热系数、换热量影响不大;增大油侧流量可以提高传热系数和换热量,但又会导致压力损失增加较快。拟合出机油热交换器换热量、换热系数和压力损失与水侧、油测流量之间的关系式,为机油热交换器结构优化及设计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闭式水循环系统,以ISG型单级单吸离心泵为例,对多泵并联变流量调节过程中,不同调节方案下泵组能耗、系统流量以及单泵流量等参数进行计算,通过对不同调节方案下泵组能耗的比较得到了如下结论,非同步变速投资较小,但控制复杂,技能效果较差,同步变速控制简单、节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根据鄂尔多斯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本地区铁路桥涵水文勘测情况,研究分析本地区小流域水文特征,进行水文参数验证,经过对比一院法和地方法的水文计算结果,确定一院法为本地区铁路桥涵小流域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同时针对本地区主要为流域面积小于2 km2的内陆闭流水系的水文特征,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拟合,得出改进型的一院法概化计算公式,为本地区铁路桥涵水文勘测提供便捷算法。  相似文献   

11.
弹性分组环(RPR)是当前城域网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为了满足基于分组的城域网的要求而设计的。为了实现基于优先级区分的业务服务质量,弹性分组环采用了基于优先级区分的队列以及转发机制。与传统的队列延时研究方法不同,弹性分组环中的业务接入以及转发延时与当前网络中的拥塞状况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弹性分组环协议,建立了弹性分组环转发缓存和接入缓存的排队模型,对弹性分组环中的业务接入时延以及转发队列时延做了定量的分析计算;进而得到弹性分组环中各类优先级转发及接入缓存所需要的容量;利用仿真工具建立了RPR网络的排队传输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的结果非常接近,从而验证了所建立排队模型的正确性,能够为网络业务配置提供有效的参考;各级缓存容量的结论已经应用在弹性分组环的专用芯片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但各地只是重视轨道交通本体工程建设,而忽视了公共交通配套体系的建设,所以需要对公交线路及站点、步行体系、出租车、非机动车、机动车停靠和停放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并应加快与轨道交通配套设施体系的建设,提升轨道交通的运能和城市交通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缩短居民的出行时间,降低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转型是轨道交通建设降本、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入分析传统轨道交通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出发,阐述厦门地铁在建设过程中的总体流程和数字化实践过程。厦门地铁建设探索传统工程建设与数字技术有机结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制定以建设数字底座、开展数据治理、建设智慧地铁和完善企业管理的实施路径。同时,厦门地铁在信息模型、智能乘客服务、智能运输组织、流量经济等方面开展数字化转型建设的初步尝试,不仅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和智慧场景应用的进步,而且为企业和轨道交通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数字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西宁市为例,典型的川道型城市形态,地形狭长,客流走廊集中,市政道路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唯一选择。但申报条件上人口和财力成为无法突破的难题。目前规划的技术路线、人口指标、经济指标等标准都是基于平原城市制定的,而对于两山夹一河的这种川道型城市主要交通走廊都是单一的通道,基本上没有网络的概念,从评价的技术标准体系上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依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行车调度工作内容,通过分析行车调度工作考核机制,设计了考核基准数据和考核结果的自动提取流程,形成了铁路行车调度工作考核自动化方案,实现了自动提取考核结果、自动更新考核基准和自动生成并下达奖励命令等功能。该方案已在国铁集团调度中心应用,有效降低了考核出错率,提高了调度部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和效率这些称谓词风行的当今时代,中国交通运输的综合发展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有言曰:“要致富先修路”,交通运输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着全国的经济发展和效率的提高,因此中国在立足国情的前提下,认真观察全球其他国家在交通运输发展的经验,加快中国交通运输的综合发展一直是中国政府和经济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在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发展中,如何加快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无疑地将对中国未来交通运输综合发展有重大影响,王德荣先生特别指出轨道交通,包括大家经常说的铁路、轻轨和地铁,在中国交通运输的综合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寄语所有关注中国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读者:促进中国交通运输综合发展特别是加快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说全社会有责!  相似文献   

17.
目前铁路车流推算及监测手段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相对滞后,货物运到期限保障率较低,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货运市场环境。为提升货运作业和车流状态的准确把握与推算能力,提高日班计划、阶段计划一体化编制水平,在阐述铁路车流推算及监测系统目标的基础上,从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3个方面进行总体架构设计,分析铁路车流推算及监测系统功能,即:车流推算、车流监测、流程管控、车流预警分析识别、数据统计分析等,以提升运输生产精准化和调度精细化水平,实现铁路车流推算及监测手段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根据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特点,结合现有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监控系统架构,应用智能预警技术,建立新型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实现设备故障早期预警。讨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构成、多级报警方案等问题,并将基于智能多级预警的设备监控系统与现有的监控系统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合理规模机理及模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用地及经济规模扩大,居民出行强度和结构发生变化。交通需求的相对无限性和城市道路交通资源的有限性使人们关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合理的线网规模不仅是长度,而且是线路运营里程、输送能力、区域范围的需求辐射效应及多元化公交的有效整合。本研究着眼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相关特性及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提出轨道交通线网规模需求的梯度效应、弹性效应、平衡效应和综合效应机理;通过城市经济承受力、环境资源容量等外部约束条件的综合筛选,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优选规模方案;分析了相应的城市轨道交通梯度效应、弹性效应、平衡效应和综合效应规模初步匡算模式。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分析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德国铁路调度指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德国铁路调度指挥中心的结构及主要功能。德国铁路设置1个中央调度指挥中心和按区域划分的7个调度指挥分中心。调度指挥中心按工作进程分为4个级别。调度指挥系统具有运输指挥、自动冲突解决、自动调度、信息服务等功能。目前在使用的是旧有调度系统,新系统正在建设中。法兰克福调度指挥分中心是一个涵盖铁路、轻轨铁路和地铁的综合运输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