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驼峰雷达受谐波干扰时会使测速数据不稳定,致使枢纽地区驼峰编组场较易发生车速控制不稳定,进而产生车辆超速或夹停的现象,影响运输安全.本文主要探讨枢纽地区驼峰雷达信号受供电牵引回流干扰影响测速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为驼峰设计及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毫米波驼峰测速雷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分析了降雨对毫米波雷达的干扰机制,采用圆极化波抑制干扰的原理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T·CL-2A型驼峰测速雷达运用中存在的暴雨影响和邻道干扰及自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驼峰编组站中的测速雷达,对来自邻道车辆的干扰应具有足够的抑制能力。重点从主副波瓣参数的选择上和雷达的安装位置上对雷达的抑制能力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分析,并给出了一组数据,供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动化驼峰雷达测速的干扰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自动化驼峰测速通常采用TCL-2A型8mm波雷达设备。一般来说体积较大、运动速度较快以及离发射点较近的物体,其反射信号也会较强,测量效果也好。但是若遇有持续干扰情况时,雷达将无法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6.
南京东驼峰空压系统自1999年2月投入使用以来,每年冬季夜间都会出现室外风压缓行器动作异常的现象,尤其温度在零下时,缓行器常发生制动、缓解异常现象,造成速度失控,甚至发生撞车现象.据统计发生此类故障186次,其中6次撞车,一次造成全场设备停用,大大干扰了驼峰场的正常解体作业.  相似文献   

7.
对驼峰解体过程中驼峰自动化系统允许手动干预的条件进行了梳理。通过对驼峰解体作业手动干预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驼峰作业中非正常手动干预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解体大组车、隔钩车、"新车"造成手动作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在兼顾运输效率的前提下,降低驼峰解体作业非系统性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8.
驼峰测速雷达是编组站溜放作业半自动和自动化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之一,本文叙述了8mm雷达比3cm雷达具有信息量大,重量轻,体积小以及设备可安装在道旁等优点。并简单介绍了设备在现场安装与调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贾萍 《铁道通信信号》2004,40(11):14-14
近几年,郑州北站驼峰编组站下行驼峰雷达频率计故障有上升趋势,据统计占雷达控制设备故障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南宁南驼峰溜放车辆测速采用T.CL型雷达,其雷电防护电路中(直流12 V)使用ZFTW-Ⅲ/AL防雷组合,雷达自检(直流24 V)使用ZFTW-Ⅳ/AL防雷组合。由于该雷达雷电防护电路设计不够完善,存在受电力机车回流干扰和雷电地电位反击的影响造成雷达故障的隐患。1现象分析室外ZFTW-Ⅲ/AL防雷组合采用3R-90TB放电管、MYL33V/1 kA压敏电阻、1N5352瞬变电压抑制器三级防雷。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自动化驼峰速度控制普遍采用8mm波段微波雷达测速。在实际使用巾,存在着雷达不能穿透雨水,雨滴干扰使雷达失真,造成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特别是在江南,暴风雨很多,雨点的速度也十分快。当雨点的速度比车辆的速度高时,雷达的测速就会受到雨水的影响。这时,雷达所测的速度就不是车辆的实际速度,减速器就会错误动作,极易导致将车辆夹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对江岸西编组站驼峰及调车场改革所采取的提高驼峰能力,减少工程投资和施工与运营干扰,以及便利施工等措施,可供今后编组站既有驼峰及调车场改造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测速雷达是驼峰场车辆溜放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测量设备。本文简述目前在驼峰场广泛应用的多谱雷达测速原理,分析了雷达信号和噪声,提出一种基于频谱分析测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柳州南驼峰采用T·CL型驼峰测速雷达,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1.雷达受邻线车干扰造成测速不准,严重时甚至会将车组夹停在减速器上. 2.站场显示器上经常出现雷达故障标志,当三部位多组减速器同时动作时,出现的几率更大. 3.测速雷达速度值忽高忽低,有时甚至测不到速度,外界环境温度越高,雷达工作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15.
根据铁路8mm驼峰测速雷达的技术条件要求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各种干扰会使雷达输出多普勒频率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将m码码型变换的互相关技术应用于8mm驼峰测速雷达,重点对m码码型变换的互相关函数以及应用于驼峰测速雷达的信号处理进行分析,对此种体制的雷达框图、原理、信号处理数学分析以及应用中重要的m序列码的参数选择等技术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仿真实验,说明此种体制雷达对测速区以外的远、近距离上的回波干扰和其他杂波干扰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并可有效地抑制发射机泄露信号产生的噪声干扰。  相似文献   

16.
南京电务段管内有2个自动化驼峰,它们分别是1999年9月28日开通的FTK型自动化驼峰,以及2000年2月24日开通的TW-2型自动化驼峰。从开通几年来的运行情况中可以看出,自动化驼峰比半自动化驼峰,降低了车站作业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事故。但是从发生的几  相似文献   

17.
丁广 《中国铁路》2012,(12):39-44
编组站驼峰调车场是信号技术密集和控制设备集中的区域,为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运营干扰,规避施工风险,必须强化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施工流程,严格控制操作工序,避免返工.结合枢纽扩能改造工程施工经验,对既有线编组站驼峰调车场改造中驼峰专用信号设备的安装施工和调试工序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气化区段TYWK驼峰测长系统轨道电路干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便下一步进行现场验证。  相似文献   

19.
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大量动车组投入运营,货物列车出现集中到达、集中出发的现象,造成技术站能力紧张,客观上对驼峰作业安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如何确保驼峰作业安全这一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并结合设备管理部门对驼峰安全的建议,提出确保驼峰作业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六盘水南站驼峰场FTK-3型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属于三个部位制动,其中一、二部位的间隔制动采用T.JK非重力式减速器,三部位的目的制动采用T.JK1-D型重力式减速器,雷达采用TCL-2A型。设备自开通以来,多次出现空重混编的钩车在一、二部位减速器上脱线和前后钩车在三部位减速器上追钩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调车作业。为此,对驼峰设备进行了软件修改和设备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