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文中的基本假设,推导了带板托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抗裂度计算公式及简化计算公式,其公式形式上能与现行的混凝土结构抗裂度计算公式相协调。经过计算统计,提出了简单实用的带板托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截面塑性系数表,其计算结果与11片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试验梁的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2.
钢—混凝土结合梁在温度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钢-混凝土结合梁中,温度作用通常包括三种形式,即:变温,温差和温度梯度,这些温度使用有时可能导致钢-混凝土结合梁中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五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微段的平衡条件和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变形协调条件,推出了钢-混凝土结合梁在沿梁截面高度方向线性分布的温度梯度作用下,考虑剪切变形影响与不考虑剪切变形影响时的内力,相对滑移和位移计算公式。然后根据芜湖桥初步设计方案,取上层公路桥面系中的一个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按照剪力钉沿纵向全梁均匀分布和沿纵向分段均匀分布(梁端部附近剪力钉分布较密,其他地方剪力钉分布较稀)两种布置方案,计算了钢混凝土结合梁在温差作用及温度梯度作用下的响应,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文中给出的公式和结构芜湖桥桁梁结合梁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密集型剪力钉群的受力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密集型剪力钉群的受力状态,分析了各剪力钉所承受的剪力的不均匀程度与某些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石鑫 《科技交流》2002,32(4):51-53
本着重介绍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特性和计算原理。  相似文献   

5.
钢—混凝土组合梁预应力施工阶段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9个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的模拟试验研究,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在预应力施工阶段的受力性能,界面滑移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试验表明,在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的预应力张拉端或锚固端的非协调工作区较小,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控制区的有效预应力可按基于钢-混凝土换算组合截面的材料力学方法计算,界面滑移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6.
Fe—C—Ti混合粉末的机械合金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永强  王成国 《铁道学报》1997,19(4):132-136
研究了Fe-C-Ti混合粉末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形态、过饱和固溶体的形成以及真空热处理后TiC的析出规律。结果指出,一定成分的Fe-C-Ti合金可以通过机械合金化法得到铁基过饱和固溶体,将其进行真空热处理,可制得TiC弥散强化的铁基合金;球磨过程中碳原子向铁晶格中固溶的速率远高于钛原子。  相似文献   

7.
负弯矩作用下结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荷载-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求钢-砼结合梁负弯矩作用下挠度的数值积分法,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推导了计算公式,建立了计算模型,编写了电算程序,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先获得结合梁截面的弯矩-曲率(M-φ)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进一步求得结合梁各截面的给定荷载下的挠度,从而可绘出梁的某一级荷载下的挠曲线或某一截面的荷载-挠度(P-Δ)曲线,本文利用编写的电算程序对芜湖桥的两根大型试验结合梁T1,T2梁进行了试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交-直-交传动技术应用于机车动车具有明显的优点,70年代以来被世界各国铁路广泛采用,已形成一种趋势,本文简要地叙述其优势,并就减轻机车重量、高粘着、高动力学性能和改善通风等机械部分的设计特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与GSM—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高速铁路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GSM-R的特点,以及采用GSM-R的优点,并对发展我国高速铁路无线通信提出了建议 。  相似文献   

10.
INFI—90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FI-90是Elsag-Bailey集团近年来推出的新一代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它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系统结构更加合理,控制功能更强,适应了更多过程控制的需要,因此在世界各国的许多企业中和到了广泛应用。根据在INFI-90上所做的开发,系统地介绍了它的硬件,软件体系结构及其采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从实时仿真角度介绍了一种利用多机间通信,实现并行仿真的设计方案,达到快速仿真的目的,这对于交-直-交电传动系统在室内调试,研制和快速分析有着很重要的实用价值。其软件采用面向对象技术,使系统模块化好,通用性强,大大方便了软件的调试和维护。  相似文献   

12.
IGBT作为逆变器等装置的重要功率器件,目前正在向小型、高效、低损耗、低成本和高功能的方向发展。本文在介绍日本富士电机公司原有IGBT产品J-IPM系列和N-IPM系列性能和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该公司新开发的R-IPM系列产品的性能和特点,概述了在这种产品上所采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我国铁路“九五”规划中提出的“重载加速”要求。在西(安)-(安)康铁路运用了大跨度钢-混凝土结合梁梁型,这在全国铁路正线上尚属首次。本文对在实施了此项工程的施工中,结合梁部施工组织情况做一系列介绍  相似文献   

14.
日本磁悬浮列车HSST—100运行试验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HSST-100是日本研制的低速磁悬浮列车。为证实其用于实际交通运输的能力,在大江试验线上对该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各项指标进行了测试和评估。介绍了HSST-100磁悬浮列车的主要技术数据,阐述了有关测试项目及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HSST-100磁悬浮列车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本首先介绍了我国铁路引入GPRS技术的背景情况,针对我国拟采用的下一代铁路通信系统(GSM-R)的不足,结合GSM-R的功能和新的多媒体通信技术,提出了基于GSM-R的GPRS技术实现方案和业务承载方案,以改造GSM-R移动通信网,更好地承载铁路内部业务和满足旅客通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209-PK型客车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并详细论述了盘形制动、空气弹簧、抗侧滚扭杆、空重车调整阀等新技术在209-PK型转向架设计中的应用。试验表明,209-PK型转向架运行平稳性大大提高,横向及垂向均达到优级,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均小于国标规定值,尤其是制动性能优良,20辆编组的双客重车在采用209-PK转向架后,首次在国内满足120km/h速度紧急制动距离800m以内的要求。在运营中  相似文献   

17.
指出DK-I型制动机电空管路柜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用ZDKQ-1型综合控制器取代501阻流板、502开关板,25s电子延时继电器和列车平稳控制器,且在结构,选型和原理上加以改进,文间着重介绍ZDKQ-1型综合控制器的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8.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信息的分布存储和处理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计算机网络必须提供的一种服务,SunONC网络环境中的PC-NFS基于单用户、单任务的PC-DOS操作驻实现了单向的文件资源共享,我们提出了一种网络后台服务进程的方案,实现了服务器和PC机之间的双向资源共享,完善了PC-NFS通信软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设k是一个整数,k≥2,G是简单连通图。G的阶数n≥6k-6,kn为偶数,G的最小度不小于k。本文给出了图G含k-因子的一个充分条件:若对G中任意一对不相邻的顶点u、v,u和v的邻域并的基数不小于3n/5,则G必含k-因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U-T系统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对UM71轨道电路的几个认识上的误区,阐述了U-T技术引进后取得了国产化良好效果,展望了U-T技术的发展及在我国铁路运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