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GPS——网络RTK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TK是基于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网络管理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上的GPS定位观念。深入分析了国内网络RTK研究的现状,叙述了网络RTK研究的技术难点及其应用领域,指出深入开展网络RTK研究有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永东 《珠江水运》2012,(14):15-17
本文简述了RTK的基本原理和定位误差分析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RTK技术的新发展——GPS网络RTK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惠武权 《中国水运》2014,(1):318-319
随着GPS—RTK技术的发展,它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起来,文中主要对GPS—RTK技术在河道测量中的应用进行总结研究。阐述了GPS—RTK技术的概念以及它的工作原理,并探究了它的技术特点,分析了GPS—RTK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研究了它在河道测量中的应用,最后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4.
李丙刚 《中国水运》2014,(1):226-227
RTK技术主要由流动站和基准站两部分组成,是数据传输与GPS测量技术相结合形成的定时定位技术。可以运用RTK技术执行一些工程测量任务,如进行断面测量、工程放样以及加密控制点等等。与传统的GPS静态定位相比较而言,RTK技术的测量定位效率更高,文中在此背景下论述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实践,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江磊 《中国水运》2014,(7):330-333
实时动态测量系统(RTK)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时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而构建的组合系统。RTK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施差分GPS测量技术。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突破。文中就以浙江省舟山市钓浪围垦工程项目为例,叙述RTK GPS系统在海岸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水运工程测绘新技术应用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对GPS定位技术、GPS高程测量、全站仪及RTK数字地形测量、RTK三维定位模式下的水深测量、数字化地图和电子海图制图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测绘新技术应用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为测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广开新的发展思路,拓展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7.
姚明经 《水运工程》2023,(11):164-172
针对峡谷河段的不同卫星组合下网络实时动态(RTK)测试较少的情况,对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两坝间峡谷河段BDS/GPS/GLONASS组合下的流动站定位性能和精度进行测试。采取6种观测模式,测试内容为定位服务时效性、空间可用性和定位精度。结果表明,国产GNSS设备BDS网络RTK达到规范要求,固定解比例为98.1%,可以达到水平0.02 m、高程0.05 m的定位精度,一定程度上优于GPS。BDS和BDS/GLONASS双系统2种网络RTK在缺失或不使用GPS信号时,依然可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组合定位能够弥补单一系统的不足,融合系统较各单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BDS/GPS/GLONASS和BDS/GPS在定位服务时效性、空间可用性测试和定位精度方面均最优。  相似文献   

8.
GPS RTK(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测量受卫星信号和RTK电台传输影响,流动站无法获得固定解。针对这一问题,研究GPS PPK(载波相位动态后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外业操作及数据处理方法。在鱼山海域测量中,采用已知点检核、RTK检查线与PPK主测线高程对比的方法对其测量精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RTK应用受限时,PPK测量精度与RTK基本一致。联合应用PPK和RTK技术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数据可靠性,既节约了成本,又缩短了工期,在海洋测绘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星站差分GPS技术的原理,简要阐述了星站差分实际应用的方法,并以澜沧江—湄公河航道项目为例,论证了在RTK电台及网络信号均受限的情况下,使用星站差分技术进行山区长距离航道连续表面流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贾登科 《港工勘察》2003,(44):17-18
简要介绍GPS—RTK的定位技术及其有关应用的测试情况,以及GPS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在新世纪GPS技术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网络RTK相比于常规RTK,作业范围广,可靠性高.RTK移动终端与VRS数据中心之间实时性好的差分数据传输链路是实现稳定高精度定位的关键技术之一.ACE实现了通信软件开发中用到的许多基本设计模式,基于ACE框架构建的RTK移动终端接入VRS系统,通讯延时小,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稳定实现RTK定位.  相似文献   

12.
在宽阔的潮汐河段,由于潮汐和地形的影响,大范围的同步水文测验的精度和可靠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得到高精度的水文测量成果,使同步观测资料和时间序列资料具备良好的可比性,需要建立高精度的平面基准、高程基准和速度基准。理论和实践表明,建立大范围内的高精度的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控制网,基于RTK(real-time kinematic)测量方式进行三维水深测量、基于RTK的速度参考进行流量测量,是在大范围条件下开展高精度同步水文观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RTK验潮因其实时改正水深数据的测量方法的方便快捷优势逐渐被人们认可。该方法在大比例尺水深测图工程中应用日趋广泛。阐述RTK验潮的原理和基于hypack max软件RTK验潮的方法,并结合工程实践及hypack max软件的RTK验潮方法给出了一种"准实时RTK验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RTK技术在海河口断面测量工程中的实践,探讨了RTK测量的技术特点,总结了RTK测量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GPS RTK技术替代常规控制测量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彬  沈小明 《水道港口》2006,27(1):45-47
介绍了实时动态差分全球定位系统(GPS RTK)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并结合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几个应用实例,在一二级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方面将RTK技术与常规测量技术进行了对比,通过对平面和高程测量所获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RTK技术在测量精度方面完全胜任常规控制测量任务。  相似文献   

16.
针对洋浦港神头港区神北三港池南防波堤工程扭王字块的水下定点安装问题,对比分析现有解决方案,提出扭王字块RTK系统定点安装工艺。该工艺通过采用中海达RTK系统,使RTK移动站与扭王字块质心平面坐标重合,并配置易于使用的平板电脑作为定位信息交互终端,解决了扭王字块的水下定点安装精度不高、效率低下及操作复杂的问题。对比现有解决方案,扭王字块RTK系统定点安装工艺提高了定点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虽然在安装紧密勾连方面存在欠缺,但仍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RTK断点续测是近一两年新开发成功的一项GPS测量定位技术,它在RTK测量时流动站暂时丢失基准站差分改正信息的情况下,在几分钟内仍能继续进行高精度的RTK测量,这一技术在横向障碍物较多的测区、基准站信号断断续续的情况下尤其有用,能大大提高RTK测量作业的工作效率。介绍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开发一种室内卫星定位技术的可能性,为更先进的卫星定位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复核设计图纸给定的水下地形,并为计量后期吹泥量,在水下地形测量中使用RTK及测深仪。介绍RTK与测深仪联合使用测量水下地形图(无验潮法)的原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说明RTK与测深仪联合使用测量水下地形图的方法﹑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GPS RTK技术在赵东区块初期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分析赵东区块初期工程的安装定位精度要求和应用环境 ,总结出利用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定位技术 (GPSRTK)在海洋工程上导航定位的注意事项 ,并说明GPSRTK定位技术在近海上海洋测绘中可进行高精度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