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介绍了舰船雷达散射截面(RCS)预估的方法及舰船RCS预估的理论基础——电磁场高频方法,并给出了用3D建模软件构建一些舰船几何模型与RCS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3.
雷达隐身技术在水面舰艇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探测水面舰艇的雷达性能不断提升,严重威胁了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世界各军事大国正在研究如何将雷达隐身技术应用于水面舰艇。通过文献调研和动态跟踪发现,水面舰艇主要面临4类雷达探测威胁,而未经过隐身设计的舰艇的雷达散射截面很大。舰艇经过隐身设计后,在作战中能缩短敌方雷达探测距离,降低敌方目标识别能力,有效增强干扰效果,具有很强的战术意义。目前,水面舰艇主要通过精确的外形设计和隐身材料2种技术途径实现雷达隐身。 相似文献
4.
舰艇的雷达隐身性是当今世界各国在研发各种新型舰艇时都要考虑的最重要技术性能之一。舰艇雷达隐身的主要手段是缩减舰船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缩小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距离,因而一方武器设备能够先发制人,电子战设备也能更加有效地实施欺骗干扰,从而提高舰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回顾舰艇雷达隐身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世界各国在舰艇雷达隐身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舰艇雷达隐身技术的发展方向及技术需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杜晓佳廖章奇李哲陈一萱 《中国舰船研究》2023,(2):211-217
[目的]航行运动产生的姿态变化会导致对自身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概率密度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掌握舰船在各种运动工况时对掠入射下自身的RCS概率密度的影响程度。[方法]利用准静态的思路,构建水动力和电磁散射特性联合仿真模型及计算流程,选取掠入射下10 GHz连续波作为探测雷达波威胁,对不同统计时间、海况、航速、航向等参数下的舰船本体RCS概率分布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船模静态RCS分布特性,统计时间大于250 s后动态RCS概率分布基本稳定;在低海况下及随浪或顶浪航行时动态RCS概率分布曲线存在“毛刺”现象。[结论]研究表明,航速对舰船RCS概率密度分布的影响可以忽略;浪向角对舰船RCS概率密度分布的影响在较高海况时才明显;海况增加使得RCS分布概率曲线越来越顺滑;统计时间对RCS概率密度分布的影响较大,需积累足够的数据进行试验或仿真才能准确掌握舰船RCS概率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6.
考虑雷达隐身性能要求的舰艇外形截面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舰艇雷达隐身性能设计是舰艇生命力设计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其作战效果。舰艇雷达隐身最为有效的途径是进行外形隐身设计,而舰艇主要截面在雷达波各入射角下的雷达散射截面的大小将决定舰艇整体隐身性能的优劣。本文在介绍雷达隐身性能分析常用数值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通过对不同截面外形的雷达散射截面计算,进而得到隐身性能较好的截面外形的设计方法。文中还进行了全船隐身设计和分析,并与常规设计相比较,验证了外形截面隐身设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解析法和矩量法计算介质涂敷导电球的双站雷达散射截面。解析法多用于求解形状较规则物体的雷达散射截面;而矩量法可求解任意形状(电尺寸小)三维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通过对介质涂敷导电球的双站雷达散射截面计算的比较,可看出两种方法的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典型舰艇外形雷达隐身的设计,指出进行舰艇不同截面外形的雷达散射截面比较设计的重要性,给出实际设计中雷达威胁区域的范围和隐身性能综合评价方法与常规设计相比较,验证了全船外形隐身设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舰艇外形雷达隐身优化设计问题。介绍了舰艇外形雷达隐身防护常用措施和进行雷达隐身性能评估的数值方法,提出外形隐身优化的多层次设计优化模型理论及相关数学表达式。以某型船为例,进行外形隐身截面尺寸优化,将全船隐身设计与常规设计相比较,验证外形隐身设计优化理论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舰船作战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现代海军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要求,满足遂行多样化军事作战任务的目标,以编队协同作战为背景,在分析突变理论基本思想和算法步骤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突变级数法的舰船作战能力综合评价方法。根据突变级数理论,对影响舰船协同作战能力的因素进行多层次分解,建立舰船协同作战能力综合指标体系,确定各层次指标突变类型。在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之后,结合突变层次结构模型进行综合量化运算,得到最后的评价结果。该方法已应用于某系列舰船作战效能的评估之中,计算结果真实准确,为舰船协同作战能力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