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气的测量方法种类繁多,测量原理、相应的性能、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本文对热磁式氧传感器、原电池式氧传感器、氧化锆氧传感器、光纤式氧传感器、可调谐激光式氧传感器等应用较多的和一些新兴的氧传感器作了一些介绍,以便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氧传感器。  相似文献   

2.
氧烛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氧源———氯酸盐氧烛,从氧烛的工作原理、原料、启动方式、成型工艺和气体净化等方面重点论述了氯酸盐氧烛制氧技术及国内外氧烛研制和使用情况,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刘运新 《天津航海》2006,(2):19-20,50
锅炉的给水除氧是防止锅炉腐蚀的重要措施之一,给水除氧的技术和方法呈现多样化,并在不断地改进。就无机盐除氯、有机化合物除氧、热力除氧和解吸除氧四种常用的给水除氧方法进行分析,以便让读者在使用这些除氧方法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氧源—氯酸盐氧烛,从氧烛的工作原理、原料、启动方式、成型工艺和气体净化等方面重点论述了氯酸盐氧烛制氧技术,及国内外氧烛研制和使用情况,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几种常用及较新颖的氧气传感器,如原电池式氧传感器、热磁式氧传感器、氧化锆式氧传感器、光纤式氧传感器、可调谐激光式氧传感器等。从各氧传感器的分类、测量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为工程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作为潜艇中的供氧设备,氧烛一经启动,无法自动停止放氧。选择适合氧烛着火时使用的灭火介质和灭火器材,是安全、正确使用氧烛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艇上常用的各种灭火器的灭火原理,确定了清水是艇用氧烛的安全灭火介质,清水灭火器是其安全的灭火器材。通过氧烛验证试验证明,压力为0.4~0.5MPa的高压清水和合适容量的清水灭火器能安全地终止氧烛放氧。  相似文献   

7.
密闭空间内常用的两种化学制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密闭空间内,供氧和吸收二氧化碳装置是保障空间内人员安全所必需的设备。目前,超氧化钾制氧技术和氯酸钠制氧技术为密闭空间内常用的化学制氧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制氧技术的技术原理,比较了两种制氧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主要特点、安全性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中考虑使用氧烛作为应急状态下的供氧手段。从安全性、使用性和舒适性等角度出发,对在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密闭舱室内使用氧烛供氧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与民航客机、潜艇等用氧烛的应用场合进行比较,证实氧烛作为潜水器的应急氧源是可行的。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适用于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应急供氧的氧烛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
常规氧传感器的透氧膜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受其影响显著线性度较差.针对在高温、高湿、高盐雾腐蚀等船用条件下,防爆区内宽温范围探测的氧气探测器如何满足精度要求的问题,本文论述了采用硬件补偿方式对电化学氧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的方法,使氧探测器能较为精准的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氧浓度,并在讨论部分提出了软件补偿方式--最小二乘法进行氧传感器温度补偿.通过对该硬件补偿方法进行线形度测试、高低温试验等测试,证明其很容易实现不同温度下的氧气浓度的精确测量;并且通过分析可知,将最小二乘法应用在氧传感器的温度补偿方面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目前船用分立制氧、制氮系统和氧、氮提纯系统的不足之处,得出开发常温空分氧氮一体化联合分离系统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常温空分氧氮一体化联合分离系统的总体设计,构建了一种基于常温空分的联合制氧、制氮的创新系统方案,即以变压吸附技术与膜分离技术耦合的工艺技术对空气组分进行分离,仅以空气为原料,无需任何辅料,在仅消耗电力资源的情况下同时获取氧气和氮气。最后指出了常温空分氧氮一体化联合分离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氧烛是一种使用方便、贮存容易、安全可靠的氧源。本文选用化学试剂Co2O3、Co3O4与自制催化剂CoOx作为氧烛药块分解的催化剂。通过性能试验得出,只有自制催化剂CoOx能使氧烛药块完全分解。并通过比表面积(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X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各催化剂的组成、物相和形貌及颗粒度的表征,分析了自制催化剂能有效降低氧烛药块分解温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氧烛是一种使用方便、贮存容易、安全可靠的氧源.本文选用化学试剂Co2O3,Co3O4与自制催化剂CoOx作为氧烛药块分解的催化剂.通过性能试验得出,只有自制催化剂CoOx能使氧烛药块完全分解.通过比表面积(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X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各催化剂的组成、物相和形貌及颗粒度的表征,分析了自制催化剂能有效降低氧烛药块分解温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复合氧化物LaCo1-yMnyO3(y=0~0.5,0.7,0.9),并对它进行了XRD结构分析.用此复合氧化物制备了双功能氧电极,采用三电极体系在通氧或不通氧下测试氧还原和氧析出的循环伏安曲线,同时研究了氧电极的动力学特征,通过化学动力学参数得到氧还原和氧析出的活化能,采用恒电位电化学方法初步评价了该氧电极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复合氧化物粉体均为钙钛矿单相,平均粒径在14.2~20.2 nm之间.该氧电极具有双功能催化特性,但不完全可逆,其中LaCo0.7Mn0.3O3的双功能电催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吴石 《中国海事》2022,(11):42-44
在介绍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客滚船载运新能源汽车火灾风险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高硅氧玻璃纤维特性及其制成品高硅氧布防火毯具体应用,提出客滚船配备高硅氧布防火毯的可行性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材质为316L不锈钢的氧分离器在碱性环境中出现腐蚀裂纹。通过着色试验、金相检查、扫描电子显微镜、化学分析仪等检测方法,对316L不锈钢氧分离器内壁裂纹的宏观形貌、显微组织、腐蚀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氧分离器封头焊接热影响区开裂是典型的应力腐蚀破坏,碱液中的溶解氧加重了腐蚀的危害程度。本文对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氧分离器特殊的工作环境,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适合有限空间的各种制氧方式的优缺点,确定了氧烛是适合高原缺氧环境的供氧方式。初步设计确定了氧烛药块的重量和外形尺寸,初步试验表明所设计氧烛的产氧量为300L,平均产氧速率为15L/min。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气体分离设备装备舰船的适用性问题,通过分析深度冷冻法、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及ITM、OTM、CAR、FTSA等气体分离工艺的特点,结合舰船的特殊环境要求,说明舰用制氧、制氮工艺采用变压吸附和膜分离技术最具可行性,可以满足舰船对氧、氮气体用量需求及品质要求。耦合变压吸附、膜分离的氧氮一体化联合分离技术可以更为合理地利用船用资源,是今后舰船氧、氮保障相关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潜艇供氧系统的泄漏,会造成密闭舱室的富氧环境。富氧环境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燃爆,危及潜艇和艇员安全。为了研究富氧环境中各大气成分的变化规律,本文设计了一套测控方案,并介绍了该测控系统的主要功能、软硬件组成、测控原理。  相似文献   

19.
氧烛在放氧过程中,外壁表面温度会超过300 ℃.为保证氧烛的使用安全,需设计合理的隔热结构.试验证明,将氧烛外壳设计成夹套式结构,在夹套内填充一定量的Al2(SO4)3·18H2O,或将氧烛放在夹套式结构的防护筒内使用,在夹套内填充二氧化硅气凝胶,都能将氧烛的外壁温度控制在安全温度以内.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多种人工氧载体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卟啉金属配合物、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和多胺金属配合物的载氧性能和发展情况.由于其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使人工氧载体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这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