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探究装配过盈量,摩擦因数,形状公差,轮轴突悬组装以及注油槽对压装曲线及轮轴接触部位应力的影响规律,以某型动车组轮对为研究对象,用ABAQUS软件建立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对轮对压装过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配合过盈量以及摩擦因数是确保配合质量达标的关键;轮轴突悬组装、车轮注油槽对接触部位的应力分布有显著影响;选择恰当的轮轴形状误差组合有利于压装的合格。  相似文献   

2.
从影响轮对压装的轮轴配合表面粗糙度、润滑剂选型、过盈量3个方面进行工艺试验分析,找出影响轮对压装质量的因素,为提高轮对压装质量,保证地铁车辆运行品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采集车轴轮座磨削后表面残余应力以及不同残余应力状态对轮对压装力影响的相关数据,得出了车轴表面残余应力与轮对压装力之间的作用关系,为后期进一步分析轮对压装质量以及提高轮对压装合格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生产现场批量出现的衬套压不进涡壳侧孔现象,确定了压装配合路径过长、压装过盈量大及压装配合面磨擦因数大等3个因素为造成不合格的关键因子。通过改进工艺,减少了压装过盈量,提高了配合面表面粗糙度,从而降低了不合格率,节约了质量成本。  相似文献   

5.
以CRH_(2T)轮对为雏形,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有限元分析工具,分别针对规定范围内的不同过盈量建立轮轴过盈装配有限元模型,通过冷缩配合的方式进行装配应力分析。结果表明CRH_(2T)轮对轮轴压装完成后轮座及轮毂孔内柱面的应力沿轴向呈字母"W"型变化,即两侧应力最大,同时向中心位置逐渐减小,当减小到一最小值后又有所回升,到达轮座及轮毂孔中心位置时达到一个极大值。从计算结果还可发现:轮轴装配接触应力随着过盈量的增大呈线性增大变化,拟合所得线性函数可直接用于任意过盈量的轮轴装配接触应力计算。  相似文献   

6.
机车轮对装配应力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套模拟车轮装配全过程的数值分析程序,分析轮对配合面内的接触应力分布,在轴对称模型基础上,模拟分析了整体直辐板车轮与车轴之间的过盈配合接触现象,详细地讨论了过盈配公差和加工精度对配合面内的接触应力分面和摩擦滑动的影响;在三维模型基础上,模拟分析了论心-轮箍型斜辐板车轮与车轴的两个过盈配合面内的接触压力分布,研究了不同过盈配合量,轮箍厚度和垂向外载荷对接触压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离心力对高速动力车轮对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均质等长飞轮受力分析,建立应力求解公式。并对车轮车轴应力分布,飞轮离心力对紧固力过盈量的影响作了论述。首次提出用机车轮对安全运行条件确定轮对最小有效过盈量的方法及求解公式。  相似文献   

8.
接触网综合作业车的车轴与制动盘采用过盈配合连接,过盈量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制动盘压装的成功率和车辆制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两种途径,对车轴与制动盘过盈量、压装力进行校核,并通过压装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B1型轮对的压装情况及故障统计,就故障问题在轮对压装曲线、轮轴装配应力以及压装配合面状态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调整车轮内孔直径的正向锥度、控制过盈量比以及保证设备加工精度等有效的应对措施。实践表明,该措施较好解决了B1型轮对压装的故障问题,为地铁车辆轮对的检修维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   轮轴压入记录仪为轮轴压装机附属设备,用于记录车轮与车轴的整个压装过程的配合状态,以便控制车轴和车轮加工后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及配合过盈量;记录结果(压装曲线)是对轮对组装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CRH5A型动车组制动盘经过多次压装后,盘毂内孔直径尺寸普遍存在超差的情况,导致过盈量很难满足既有检修技术规范的要求,大量盘毂内孔直径尺寸超差的制动盘报废,增加了动车组的检修成本。为了降低动车组的检修成本,通过计算分析及试验验证,确定盘毂孔及车轴盘座的最小过盈量为0.208 mm,压装力计算数值为230~345 kN,满足新造制动盘压装力225~400 kN的要求;通过对8个盘毂孔直径超差且过盈量为0.208 mm的制动盘进行压装试验和反压试验,实际测得的压装力均大于225 kN并与计算值较吻合,且反压过程中制动盘未出现滑动现象,说明制动盘压装合格。试验表明本文推荐的最小过盈量0.208 mm是合理的,可用于修订既有修检修规程。  相似文献   

12.
轮轴压装的过盈量与压入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锁宗  张富 《铁道学报》1989,11(4):80-81,86
车轴与车轮的连接采用过盈配合。一般认为,轮轴压装的压入力愈大就愈安全。据查七个工厂各五辆车的轮轴压装记录,轮轴压入力大于883kN的数量占50%以上,其中压入力大于981kN的占17.5%。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影响货车滚动轴承压装力因素的分析,得出了轴承压装力与位移之间的数学关系,并依据353130B滚动轴承及RE2B轮对的结构尺寸,得出了353130B滚动轴承压装力与位移之间的理论曲线。根据现场轴承压装相关经验数据统计,对压装理论曲线的边界条件进行了分析,为采用压装力一位移曲线判定轴承压装质量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蔡绍先 《铁道车辆》1993,(11):56-59
货车滚动轴承压装力计测中,非压装力成分混入和系统量值传递累积误差是最大压装力失真的不可忽略的问题。根据实测统计,提出了确定最大压装力在压装曲线上的可靠位置的方法;阐明计测器件定期标定并努力寻求系统标定的必要性以及过盈量选配的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声波通过轴承内圈和轮对车轴摩擦连接处进行传播过程的模型,并进行了计算。研究了能量的损失情况,这种能量损失是由于在不同的过盈量时,内圈与车轴之间界面上的能量通过能力受到限制,以及内圈一车轴界面由于处于应力状态的内圈金属弹性波速度与处于无应力状态的车轴金属的弹性波速度不同所引起的反射而造成的。在制订检查过盈程度的声波方法时就使用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本文提出了有关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某大功率机车牵引电机采用典型的小齿轮与内锥轴孔装配的传动结构,因制造过程中内锥轴孔存在微小的形变,小齿轮压装中无法准确确定P0位置,造成压装后实际过盈量与理论过盈量的偏差,文章将从内锥轴孔的形变影响仿真、P0值的偏差计算,提供压装补偿依据,解决小齿轮与内锥轴孔压装量偏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车轴设计参数对轴毂配合接触压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铁道车辆中,轴毂间配合的接触压力,不仅是研究微动损伤的重要参数,而且也是保证轮轴间扭矩的传递、抵抗轮轴相对运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空心车轴和车轮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轮轴有限元模型,考虑轮轴间过盈配合,在高应力梯度区细化网格,详细研究空心车轴轮座区的设计参数对接触压力的影响.这些参数包括过盈量、过渡圆弧半径、轮毂悬伸量、轮座与轴身直径比和空心度,以及使用条件下的摩擦系数、轮轴温度和轮对旋转速度.结果表明,过盈量对轴毂配合接触压力的影响较大,应慎重选择;过渡圆弧半径和轮毂悬伸量显著影响轴毂接触边缘的接触压力;其他设计参数对轴毂间接触应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依托京雄(北京—雄安)高速铁路路基工程,采用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压路机振动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响应特性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压实过程中沿振动轮宽度方向轮缘下方土体竖向压应力较大,而振动轮中间部位竖向压应力较小且分布较为均匀;土体竖向加速度、速度沿深度方向或水平方向的衰减规律大致相似,竖向加速度的衰减呈现更明显的规律性;压路机激振力频率、激振力幅值、速度和土体弹性模量在不同参数水平下衰减规律相似,但衰减速度与影响深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轮对压装曲线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 轮对是铁道车辆走行部的关键部件,车轴与车轮采用过盈配合及冷压装方法组装成轮对.车辆运行中,轮对受到动、静载荷作用的同时还承受制动载荷的作用,因此,轮对压装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0.
叶国东 《铁道车辆》2005,43(7):43-44
目前铁路货车的主型轮对(RD2型)与轴承的组装一般采用冷压装技术。冷压装技术虽然简单可靠,但也存在不足,如轴承与轴颈的过盈量选配不当会造成轴颈的拉伤、磨伤、压痕等;压装前轴颈防护不当还会造成轴颈卸荷槽及轴颈后肩的非疲劳性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