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阐述了新型竖曲线即缓和竖曲线的行车视距特性,通过对竖曲线缓和段及抛物线段长度的各种组合情况下的最小视距的研究,得出了凸形或凹形缓和竖曲线的最小视距和需要的曲线长度。依据AASHTO规定的有关停车视距的上限值,利用分析模型,建立了求解缓和竖曲线长度的示例设计图表。和常用的水平缓和曲线一样,缓和竖曲线可替代简单竖曲线用于纵断面线形,尤其对于坡度变化剧烈的纵断面线形。  相似文献   

2.
山区公路线形设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采用直线形设计方法容易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曲线形设计方法能较好地适应地形,具有设计灵活的特点,在山区公路地形、地质复杂地段线形设计中能充分发挥作用.文中对超高、缓和曲线长度、直线最短距离选用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样条拟合的曲线单元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一种曲线单元设计方法,该方法以三次B样条拟合曲线为匝道平面设计的徒手线,并求出徒手经上间隔点的曲率,切线方位角及曲线长度,从而获得徒手线的曲率图,从而获得徒手线的曲率图,然后得鼠标在屏幕上对曲率图直接进行拟合,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曲线要素,最后以Ls+Lr为曲线单元,迅速方便地设计并绘制出匝道平面线形,该方法的核心是得样条拟合控制匝道平面线位,并以Ls+Lr的曲线单元进行匝道平面线形的设计与  相似文献   

4.
张治国 《公路》2022,(6):74-77
缓和曲线是公路平面线形中的3种要素之一,结合高速公路设计中缓和曲线取值要求,从超高渐变、驾驶员反应时间、行驶舒适度、视觉所需长度、规范规定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设计实例总结进行论述,给出缓和曲线长度取值推荐,为高速公路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与国外标准对接,该文系统梳理了南部非洲几何设计规范的直线、圆曲线、超高和圆曲线加宽的设计条件及要求。相对于中国公路路线设计方法,南部非洲几何设计强调在公路项目设计中评估直线线形的走向,减小眩目现象对驾驶者的影响;圆曲线最大长度的极限值不应大于1 000 m;当圆曲线超高小于等于最大超高值的60%时,宜设置缓和曲线;当设置缓和曲线时,超高曲线过渡段与缓和曲线重合,超高直线过渡段设置在直线上;当不设置缓和曲线时,习惯做法是将2/3的超高曲线过渡段设置在直线上,将1/3的超高曲线过渡段设置在圆曲线上。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平面线形中圆曲线前后设置回旋曲线已广泛使用,因为这样可以增强交通安全、增加道路美观、改善视距和提高驾驶舒适性。然而竖曲线的设计仍然采用抛物线直接与直线段相切的方法(不设过渡段),该文介绍一种用三次多项式拟合的竖向缓和曲线,布置在抛物竖曲线前后,文中给出了求任意点的高程、余率、曲率以及与原切线的偏移值的详细的数学公式和求导方程。缓和竖曲线的最小长度是根据行驶舒适性标准推导出来的,最后,副县长两个实例对缓和竖曲线的设计做了描述和说明,缓和竖曲线的这个新概念,和回旋水平曲线十分相似,在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中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7.
栗志海 《公路》1995,(2):41-42
互通立交平面线形是互通立交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互通立交平面线形常用的有:单圆曲线、对称型曲线、非对称型曲线、卵型线、复曲线等等。所有这些线形在数学上均是由直线、缓和曲线(即回旋线)和圆曲线等三种线元组成。因此,将互通立交平面线形解释为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及其组和。三种线元分别由下列元素确定。门)直线:①FF线型代码(直线FF一见);②直线长度。门)缓和曲线:①FF线型代码(缓和曲线FF一2);②F偏转系数,左偏为。一厂;右偏为“十户;③A缓和曲线参数;④RO缓和曲线起点半径;⑤RI缓和曲线终点半径。(3…  相似文献   

8.
高等级公路线形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几条高等级公路设计资料和经验,结合学习公路路线新规范,就直线长度,小偏角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度,不同坡度差设置竖曲线的视觉影响,凹、凸型竖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和相邻反向竖曲线径相衔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高等级公路对超高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和路面边缘超高顶坡曲线的合理模型、最小合成坡度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以使车辆在弯道上行驶能满足安全舒适、线型美观、排水良好的要求。文中还附着计算示例,可供设计、施工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公路平曲线的超高过渡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公路设计中平曲线超高过渡计算时遇到的具体情况,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要求,推导出超高缓和段内超高过渡工的通用算法,并提出了对“C型曲线”在两回旋线衔接接处进行超高,加宽过渡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等级公路线形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从事高等级公路线形设计的实践,对有关问题,例如高等级公路线形设计要求,平面线形与纵面线形的组合,回旋曲线与圆曲线长度之比值,长直线,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段,断背曲线和直线与曲线比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超高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及公式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超高渐变率过小时超高过渡段的确定方法,推导了S型曲线的超高过渡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可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3.
超高设计是道路曲线路段的重要设计内容,也是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高等级公路改扩建应用中尤为重要。基于S226省道温岭岙环至玉环龙溪段拓宽改造项目,结合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道路超高设计的相关规定,针对改扩建公路中分离式路基超高线形设计方法、S型曲线超高设置、曲线内构造物超高验算以及老路路拱过渡等特殊超高问题,提出新老路间的差异平稳过渡方案,借以探讨改扩建公路超高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行车安全、离心力对乘客产生的不适感、路面超高横坡过渡的需求及线形平顺的美感等方面对缓和曲线进行了综合分析,阐明了缓和曲线对线形设计的重要性,并就如何确定缓和曲线的长度和参数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一些方法,以便合理确定其长度和参数,满足行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有理三次样条曲线在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国公路学报》1998,11(1):47-53
提出了一种有理三次样条曲线描述公路线形,选取样条函数中的参数值,对公路线形方案初步拟合寻优,方案选定后,重新确定样条函数的参数值,通过参数值的变化,准确表达线开肿直线段,圆弧段,缓和曲线段等,采用这种方法表达公路线既能与传统设计模式保持一致,又可简捷实现三维可视化公路CAD软件路线设计部分编程。  相似文献   

16.
宋广辉  陈淑华 《东北公路》1999,22(4):3-6,39
本文对公路线性设计的原则,控制点的选择、曲线选线法及纵断面设计等作了一定论述。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有缓和段的弯桥,本文以缓和曲线长度作为参数,推导出了设有加宽,超高的缓和段特征曲线的几何设计计算式以及超高计算式,并给出算例。计算表明,计算式精度高,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8.
三次几何样条曲线在立交平面线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在总结目前一些基于样条的曲线设计思想和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立交匝道平面线形设计中经常遇到的“缓-圆-缓”组合形式,提出了基于三次几何样条曲线的线形设计计算方法,充分发挥样条曲线光滑连接,计算简便,与平面线相一致的特点,建立了初步样条曲线(反映线位约束条件和布线设想)与线形组合形式及参数之间的依存关系,实现了样条曲线向平面线形的自动转化,该方法对开发高效的正交CAD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区公路隧道线形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设计实践对山区隧道的平面、纵断面线形设计提出一些新的设计思路,对隧道纵断面设计中的最大纵坡、人字坡设置、双洞的坡度问题以及在隧道内设置平曲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平曲线半径和不同超高缓和段长度的分析,结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提出了超高及超高缓和段的设置方法,使设计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