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穿越铁路既有线下浅埋隧道-马兰坝隧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该隧道在保证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方面的成功施工为类似的工程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2.
某管线隧道工程对下穿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管线隧道工程实例,采用国际标准,运用解析方法评估了隧道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评价了隧道拆除临时支撑及二衬施作对结构、地层的影响,理论、实践上保证了隧道的成功穿越。  相似文献   

3.
CRD法穿越既有铁路路基下双线软岩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具有不均匀动荷载的软弱围岩中修建浅埋大跨度隧道,保证其上部设备及结构的安全,是隧道施工中的一大难题。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及量测监控手段,指导CRD法施工宝兰二线新曲儿岔双线软岩隧道,保证安全穿越既有铁路路基,并取得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定量评估既有地铁盾构隧道受穿越施工扰动后的结构安全状态与服役性能,采用MIDAS软件建立了新建盾构隧道穿越既有盾构隧道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调整隧道间的竖向净距,对南京地区以富水砂层、软土层为主的松软地层条件下的盾构隧道穿越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的竖向位移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根据隧道的力学衰减特性分析了既有隧道的安全等级。结果表明:盾构隧道下穿、上跨施工引起沿既有隧道纵向土体的沉降曲线分别呈“W”型、“M”型,相同地层条件下上跨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变形的绝对值比下穿施工小;南京富水砂层、软土层新建隧道穿越引起既有隧道沉降半槽范围分别约为3.5倍与5.0倍隧道外径;结合既有隧道力学性能衰退特征,以隧道纵向差异变形量作为指标将盾构隧道穿越工程划分为微弱影响、一般影响、显著影响、强烈影响等四类;根据数值模拟和历史变形数据,预测了南京地区3个典型的盾构隧道穿越工程施工完成后既有盾构隧道的竖向差异变形量,据此计算了相应的影响等级及其同等级下的竖向变形余量。  相似文献   

5.
以莞惠城际轨道新客运南站相邻隧道为例,探讨了城市隧道穿越高层建筑基础的关键技术。在隧道穿越城市高层建筑基础的施工中,通过做好安全评估,强化超前支护,对高层建筑基础采取注浆加固措施,采用静态爆破和控制爆破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减少对建筑物的影响,并通过加强监控量测等技术,使穿越高层基础的隧道得以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6.
关于修建乌鞘岭隧道采用TBM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鞘岭隧道位于兰新铁路兰州-武威段增建二线上,全长20.050km,将是我国第一长隧。本文介绍了该隧道的地质概况,结合国内外一些使用TBM施工的成功实例,阐述了在乌鞘岭隧道采用TBM施工的可行性及设计的合理性,将为完成乌鞘岭隧道提供有力保证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3标(中原东路站—郑州火车站站)区间盾构穿越郑州火车站盾构隧道下方有既有人防隧道为例,详细叙述了该人防隧道探测、处理施工技术及盾构穿越该段人防隧道施工技术,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达成铁路新建200km/h双线段客货共线线路中,隧道穿越水平层状粉质粘土和砂质泥岩地层,其埋深一般为8m~20m。在施工中掌握隧道围岩变形情况,对大跨度隧道在浅埋段施工的安全,保证施工质量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分水铁路隧道施工中的瓦斯防治。涉及:瓦斯检测、建立有效的通风系统、隧道穿越煤层时的超前探测及煤与瓦斯空出危险性的预测、瓦斯隧道的开挖、支护和加强隧道的施工管理等。实践证明,以上防治措施在施工中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圆梁山隧道进口端平导PDK354+255~+275溶洞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圆梁山隧道是渝怀线上的最长隧道,该隧道穿越高压富水区,施工难度极大,被誉为“国内隧道设计、施工禁区工程”。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该隧道PDK354+255-+275溶洞段的地质超前预测预报、超前注浆加固及支护、注浆效果的检查评定及施工过程,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连接厦门杏林大桥和厦门高崎机场的城市道路中,下穿嘉禾公路暗挖隧道,为保证公路运营正常,将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施工安全,使隧道顺利穿越交通干线,采用长大管棚超前预支护施工技术,工程实践表明,采用长大管棚预支护一次性穿越公路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总结以往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对后续类似工程施工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隧道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广州APM线盾构机近距离穿越正在运营中的地铁一号线隧道,列车正常运营期间对线路变形有严格要求,因此,隧道下穿施工时采取一系列的沉降控制措施,包括穿越前盾构机的准备、关键施工参数控制、同步注浆、补充注浆、施工监测和信息化管理。另外,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必须对运营线路进行监测及防护。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结果表明,这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地下空间得到有效利用,各种市政管线、地铁等相互交叉穿越,造成穿越工程施工难度加大、风险高,穿越地铁施工更是这样。此文以新建电力隧道密贴下穿北京地铁l号线区间隧道工程为例,根据工程情况,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NSYS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穿越工程施工对既有地铁隧道造成的影响及变形规律,探讨注浆加固及顶升技术对地铁隧道的影响规律。通过模拟计算与分析得出,穿越工程施工对既有结构引起的沉降随着注浆强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量逐渐变缓;适当增大千斤顶预加力和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控制既有结构沉降,达到设计指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新南岭隧道穿越岩溶区不良地质段,施工困难,经过多种方案综合比较研究,最后确定了合理穿越方案,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双线土质隧道穿越既有铁路地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线土质隧道穿越既有铁路地段的施工技术是一个难点.在利用数值分析手段分析隧道结构特点时,采用了中隔壁施工工法(简称CRD法),解决了隧道穿越既有铁路的施工难题,从而在理论和方法上为现场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介绍了杭州解放路隧道穿越沪杭铁路段的结构计算与设计以及铁路加固设计,对超浅埋大跨近距双洞城市隧道穿越铁路的结构分析与设计及铁路加固设计进了探讨,对今后超浅埋大跨近距双洞城市道路隧道穿越铁路采用暗挖法施工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八米源隧道穿越既有铁路安全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宝兰二线八米源隧道出口段安全穿越既有运营铁路,采取整体架空既有铁路、洞内大管棚超前支护、正台阶分步开挖、强支护、衬砌紧跟施工的方法,安全、顺利完成了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18.
针对铁路建设中运梁车穿越隧道驮梁越来越多,原有高位运梁车已经不能满足新型架桥机要求的情况,研制了新型轮胎式运梁车,保证了架梁施工质量和工期。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号线铁路局至教化广场区间隧道为扩挖隧道,穿越立交桥桩基。详细介绍该区间隧道扩挖的施工方法、加固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并通过对立交桥桥墩和地表进行沉降观测,指导扩挖施工顺利进行,从而保证施工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区间隧道穿越建(构)筑物的工程实际,对区间隧道穿越各类建(构)筑物的管理措施和标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这些措施在建设管理和施工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