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锋 《中国水运》2008,(6):50-51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进口国和第二大出口国,2006年山东省与韩国间贸易进出总额达191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0%。2005年,两国政府顺应民意,签订了《物流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为两国在物流领域开展合作搭建了平台,其中之一就是在两国已经开通的滚装客货班轮运输基础上,共同推动中韩陆海汽车直达运输合作。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韩建交10周年,两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去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韩两国经济合作前景更为广阔。 中韩两国建交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曾经为推动两国民间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的发展,为两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韩国一衣带水,经贸往来十分频繁,海上客货运输量也与日俱增.因此,加强对中韩间海域以及航行船舶的监管刻不容缓,这需要两国海上执法部门的相互了解与协作.本文将对韩国海上执法的重要力量--韩国海洋警察厅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韩国一衣带水,经贸往来十分频繁,海上客货运输量也与日俱增。因此,加强对中韩间海域以及航行船舶的监管刻不容缓,这需要两国海上执法部门的相互了解与协作。本文将对韩国海上执法的重要力量——韩国海洋警察厅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佚名 《珠江水运》2012,(19):75-75
自从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在各方面交流、交往频繁,中韩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中韩两国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如今,"汉风"、"韩流"这两个词恐怕没多少人会陌生。金翼兼是韩国著名的外交官。他在担任驻华韩国文化院院长期间,目睹了这些深刻变化和巨大进展,有感于亲身见闻,总结了自己的想法和收获,写就这本《韩国外交官谈中韩文化交流》。但是,中国和韩国渊源极深,文  相似文献   

6.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韩间的经贸往来已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则成为继日本、美国、欧盟之后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韩集装箱运输市场必将有更加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中韩集装箱海运市场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波 《集装箱化》2005,(12):15-16
中韩两国于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十余年来两国在外交、经贸、化、人员交流等各领域均取得较快发展。此后13年间,经过两国广大经济界人士的不懈努力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双方经济合作关系己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双方贸易发展迅速。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为50.3亿美元,到2004年双边贸易额已达到900.68亿美元,增长了18倍,贸易形式呈多样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也趋向合理。截至2004年底,韩商来华投资32753项,合同韩资金额为505.60亿美元,实际利用韩资金额为259.33亿美元。目前,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出口国,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外资来源国;中国则是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国,第三大进口国和第一大投资对象国。  相似文献   

8.
《世界海运》2016,(9):13-16
中韩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建立后,海运1将在两国的贸易往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使海事部门在中韩海运发展中更好地扮演"护航者""保障者"和"服务者"的角色,从中韩航运发展的现状出发,在重点分析海事在中韩海运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的基础上,从明确责任、提高能力、完善机制三方面对提高两国海事监管和服务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努力打造中韩平安海运航线、促进两国海运贸易发展是两国海事部门的最大追求和夙愿。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以来,韩国造船业在接单量方面持续领先,5月韩国船企接单量再次位居全球第一。今年前5个月,韩国船企总体接单量也排名全球第一。根据克拉克森的最新数据,今年5月,韩国船企获得的新船订单量共计15艘、550000 CGT,相当于5月全球新船订单量(35艘、100万CGT)的一半以上。5月接单量排名第二的是中国船企,共计13艘、250000 CGT;虽然中韩两国接获的新船订单艘数相差不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化》2012,23(7):27-27
为纪念中韩两国建交20周年,由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韩经济合作论坛于2012年7月5日在上海举行。此次论坛以“未来20年中韩经济合作方案”为主题,来自中韩两国的专家学者就如何加强两国在产业技术、金融、海运物流等领域的合作发表主题演讲并交流。  相似文献   

11.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5,(12):14-16
中国、日本和韩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三国区域内的集装箱货流也一直增长。以贸易额(美元)计,中国已成为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对象,且2002年以后已是日本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对于韩国来说,2003年中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对象,对于日本而言,韩国是继美国、中国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如果签订,贸易将更为活跃。在集装箱货流方面,按2004年实绩,中日间比上年增长19%,约为260万TEU;日韩间增长8%,约为125万TEU;中韩间增长11%,约为198万TEU。  相似文献   

12.
杜海鹏 《中国海事》2007,(5):F0002-F0002
4月11日,在交通部国际司司长局成志,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功臣等的陪同下,交通部部长李盛霖拜访了韩国海洋水产部,并与韩国海洋水产部长官金成珍举行了会谈。李盛霖部长表示,中韩海上搜救已走过一段充满合作和交往的友好发展历程,中韩两国海上搜救主管机关为  相似文献   

13.
正中韩航线是国内客滚船航线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客滚船属于高度定制化船型,总体布置及主要指标都与营运需求和码头设施相关。通过整合营运需求收集和航线调研,设计建造了一型在燃油经济性、减振降噪、智能化、绿色环保有鲜明特色的客滚船。航线营运需求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进口来源国和出口对象国,韩国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出口对象国。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化》2012,23(12):27-27
2012年12月6日,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SISI)和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KMI)共同主办的2012年SISUKMI国际海运论坛在上海远洋宾馆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2013年世界航运物流展望与中韩合作方案”为主题,汇集中韩两国知名专家学者,从专业视角对国际港口物流市场进行全局性分析和展望,深入探究航运金融市场的发展,对集装箱班轮运输和干散货运输两大重要海运市场进行深度解析,提出推动中韩两国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两国业界合作的若干建议,为港航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6日,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SISI)和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KMI)携手共办的"2012 SISI/KMI国际海运论坛——2013世界航运物流展望与中韩合作方案"在上海远洋宾馆召开.此次论坛提出了若干推动中韩两国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两国业界合作的建议,为港航企业和政府预测市场发展、制定合理对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这两年韩国经济持续低迷。由于经济结构不平衡、制造业竞争力下滑、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等多种原因,韩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韩国经济赖以支撑的财阀经济弊端也凸显,2016年负面消息层出不穷,严重冲击了韩国经济。此外,韩国宣布部署“萨德”,中韩外交关系蒙上阴影,两国经贸关系也受到影响;朴槿惠总统因闺蜜干政事件遭到国会弹劾宣布辞职,国内政治不稳定性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中韩两国于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为50.3亿美元,到2004年双边贸易额已达到900.68亿美元,增长了18倍,贸易形式呈多样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也趋向合理。截至2004年底,韩商来华技资32753项,合同韩资金额为505.60亿美元,实际利用韩资金额为259.33亿美元。目前,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出口国,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外资来源国;中国则是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国,第三大进口国和第一大投资对象国。  相似文献   

18.
张远平  刘昌荣 《船舶工程》2005,27(4):i0002-i0002
近日,青岛现代造船有限公司在胶南市灵山卫镇举行成立仪式。该公司由韩国现代综合商社与青岛灵山船厂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中韩两国企业间合作正式建立的第一座造船企业,也是韩国企业在中国正式投资建立的首家船舶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19.
日本曾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国,日本有关部门表示,当局正在推进本地船厂合并,以对抗来自中韩两国的竞争压力。日本船厂需要扩大规模、发展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王纪孔 《中国水运》2009,(10):14-15
2008年上半年,中国的商品进出口总值为12341.7亿美元,其中,出口6666.1亿美元,进口5675.7亿美元。同期韩国的货物进出口总值为4340.3亿美元,其中,出口2139.3亿美元,进口2201.0亿美元。2008年上半年,中韩两国的双边货物进出口总额为872.0亿美元。中韩两国的巨额货物进出口总值预示着两国之间存在着庞大的物流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