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分析了某滑坡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认定目前状况下该滑坡处于稳定状态,但安全储备不高,在暴雨等状况下会向不稳定状态发展。提出了滑坡加固治理的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分析验证,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玉溪市大密罗村地处山区,所处地质环境复杂,雨季极易产生大量的山体崩塌。为确保当地村民人生安全,需对该村前方主要通道右侧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现场勘察及室内土工试验获取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选取典型剖面并结合自重、自重+暴雨、自重+地震状态三种工况,利用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H1滑坡现状已下滑,目前处于稳定状态;潜在不稳定斜坡BW1、BW2现状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不利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陈长生 《中国水运》2010,(10):190-191
合肥市南淝河中游左岸河堤边坡是一沿河岸连续分布的高边坡,在调查河堤边坡工程的基础上,对该滑坡在多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持续暴雨条件下滑坡稳定性下降,尤其在考虑地震作用时,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这为滑坡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三峡水库消落期,利用Geo-Studio系列软件中的SLOPE/W模块,对不同库水位下降速率(0.6m/d、0.8m/d、1.0m/d、1.2m/d)条件下以及不同库水位下降速率在天然及降雨两种工况下,三峡库区某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库水位下降过程中,库水位下降速率对滑坡整体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库水位下降速率越大,滑坡稳定性相对略差;不同库水位下降速率的天然工况下滑坡的整体稳定性都大于1.10,处于稳定状态;0.8m/d、1.0m/d、1.2m/d的降雨工况下滑坡的整体稳定性略低于1.098,为基本稳定状态;滑坡的整体稳定性状态满足1.2m/d的库水位下降速率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鲁甸县六家岩脚处的崩塌进行调查分析,对该地区的采用《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附录E.2.1选取的相关公式对崩塌进行稳定性计算和评价[1],得到该崩塌2个危岩体在天然状态下都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及地震作用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可能发生失稳破坏。因此,需要对该崩塌进行锚杆支护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6.
苍南霞关小学不稳定边坡威胁坡底数400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该坡体进行地质结构调查和稳定性研究十分必要。基于现场地质钻探,采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滑坡的稳定系数。上部学校及杨府庙区不稳定斜坡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在饱水状态下斜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强降雨状态下将会发生滑动;下部民房不稳定斜坡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在饱水状态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强降雨状态下将会发生滑动。  相似文献   

7.
三峡水库蓄水后大量涉水老滑坡产生复活变形,其中卧沙溪滑坡是三峡库区典型滑坡之一,自2003年水库蓄水以来一直持续变形,变形位移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和阶跃性。根据宏观地质调查及专业监测资料,分析滑坡变形演化特征,得到滑坡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变形机制。砂泥岩互层的软弱地层为滑坡的复活变形提供了物质基础,良好的地形则为滑坡持续变形提供了微地貌条件。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可知,滑坡复活变形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则是库水位波动,受库水位下降时饱水加载效应和动水压力效应的影响,坡体内形成巨大的指向坡外的渗透压力,导致坡体稳定性急剧下降产生显著变形。该滑坡次级滑体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若加大库水位下降速率,则处于不稳定状态。研究结果为滑坡防治及水库调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佐 《中国水运》2014,(9):281-282
对怀通高速公路某路堤滑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置措施,运营及监测结果表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处治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9.
对三峡库区巫山玉皇阁崩滑堆积体进行各种工况下稳定性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崩滑体的前缘次级滑体在库水位影响下均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治理.在尽量减少拆迁占地和满足沿江路、集仙南路线型要求的前提下,对滑坡治理与沿江路、集仙南路的规划进行协调,对崩滑堆积体采取了锚杆、抗滑桩、挖方减我、护坡、设置截排水沟等5种措施,工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胡亮建 《中国水运》2010,(2):119-120
人工填土边坡是常见的一种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且该类边坡的失稳与填土结构及其分布特征具有密切的关系。为此,文中以扶风二期围墙滑坡为例,首先在滑坡变形破坏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对整个边坡进行了变形分区研究;然后通过人工填土的空间结构特征,对边坡变形破坏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进而建立了与之相应的稳定性计算模型;最后运用传递系数法对各变形区的稳定性进行了验算。研究表明,该滑坡可分为A、B、C三个变形区,其中位于中部的B区为强变形区,位于左右两侧的A、C两区为弱变形区,各变形区在自重+地面荷载作用下均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在暴雨作用作用下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刘明建 《中国水运》2009,(5):161-162
将强度折减理论与FLAC软件相结合,以静力平衡计算收敛、特征部位位移突变及塑性应变区贯通情况为失稳判据判断边坡稳定状态,求得路堑边坡的稳定系数Fs。以深圳市龙岗区龙坪路某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为例,通过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和选择合理的参数,模拟得出路堑边坡开挖前后以及降雨工况下的位移、塑性区变化情况,进而揭示了该路堑边坡变形破坏的机理及其稳定性发展趋势,从而合理评价该路堑边坡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连云港康云油库工程后方山体滑坡的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康云油库后方山体局部影响滑坡的地质条件、岩土特性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的特点,对滑坡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产生滑坡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滑坡体饱水状态前后进行稳定分析,认为相应滑动体在非饱水状态是稳定的,但在饱水情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必须进行治理。通过针对性的工程治理措施及工程实践,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广东省开平市塔山滑坡在天然状态、强降雨状态两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及滑坡体的内部应力应变发展趋势;根据计算结果对两种工况下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为滑坡的治理提供了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中在基于传递系数法求取某滑坡的稳定性系数的基础上,运用Rosenblueth矩估计方法对该滑坡在各种工况下进行可靠性分析,综合稳定性系数和破坏概率对滑坡进行危险性评价,为滑坡的预测预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金义东一级公路滑坡带的地质构造与滑坡成因分析,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对滑坡带的稳定状态作了划分,提出了滑坡的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根据粉细砂边坡的饱和一非饱和强度与渗流理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对边坡变形和破坏的作用机理,表明降雨是诱发滑坡的关键因素之一;粉细砂边坡在无降雨时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连续性降雨使边坡土体的含水量显著增加,坡脚部位饱和区内的基质吸力减小并出现塑性区,随着降雨历时延长,饱和区逐渐扩展至边坡土体中部,塑性区逐渐扩展直至贯通而发生滑坡;在长期低强度降雨条件下边坡较易发生深层滑动,强降雨时边坡更易发生浅层滑动。该研究提出了降雨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供一般的技术思路,可供边坡失稳预警和滑坡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一具体滑坡治理工程的进行安全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经过微型组合桩加固的滑坡体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寻甸县楼房村滑坡稳定性进行研究,在查明滑坡区自然环境条件、滑坡特征、滑坡变形情况的基础上,综合研究楼房村滑坡地质条件,分析其成因,采用理正软件计算边坡不同剖面在天然、降雨及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得出楼房村滑坡的发展趋势及危害。  相似文献   

19.
某库区滑坡位于雅砻江右岸,距上坝址约10.7km,该滑坡的整体稳定性对库区的安全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在概要介绍滑坡地质特征基础上,着重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进而依据滑坡工程地质特征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各种工况下滑坡的整体稳定性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20.
杨璧榕  李丹 《水运工程》2012,(5):152-156
舟山中远船务1#位护岸滑坡后土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为重建此护岸,除了设计方案加以考虑外,施工中通过对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护岸实时监测数据为依据,采取了各种减小对护岸稳定安全影响的有效控制措施,保障了施工期护岸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