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舒彪 《珠江水运》2016,(4):76-77
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涌水塌方问题对隧道的工期和工程质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准确分析涌水塌方原因是制定有效防治措施的前提。文章以某隧道涌水塌方的实际工程为依托,分析了涌水塌方的成因,提出了处治坍塌和涌水的综合处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确保了后期工程的顺利进行,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岩溶地区洞湾隧道营运期间发生的渗漏水及涌水等病害,根据该隧道所处的地质环境,分析了隧道产生该类水病害的原因,除介绍了常见的渗漏水处裂缝处理措施外,重点对交通影响最为严重的涌水病害从两个不同处理思路提出了打设泄水洞和扩建边水沟等措施,以期为类似营运隧道病害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双重管无收缩双液WSS工法注浆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土层,注浆加固止水效果好。结合马家坡隧道掌子面涌水涌砂处理,介绍WSS工法注浆在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岩隧道中掌子面加固止水的应用,分析研究WSS工法浆液材料选择、无收缩浆液特性、注浆材料配比选择、喷入率、注浆参数设计及注浆加固要求等控制要点。通过工程实践,采用WSS工法注浆加固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岩,固结效果好,能快速封堵涌水涌砂,能有效提高掌子面自稳能力,在隧道涌水涌砂处理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运营岩溶隧道涌水涌泥地质灾害是岩溶地区隧道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首先对场区进行详细的勘察,查明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涌水涌泥基本特征;然后进行成因工程地质分析。结果表明:岩溶隧道在强降雨、地质、隧道结构等诸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涌水涌泥。  相似文献   

5.
介绍江西省武吉高速公路九岭山隧道进口方向2173m的围岩特征及塌方处理措施,以变质岩长大隧道富水、围岩破碎段施工实例为依据,围绕处理涌水及大塌方实用的施工措施进行探讨,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牛塘隧道为例,针对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渗涌水现象,提出了封堵回填、铺砌改沟、引排地表水等处理建议,并对各工点处治情况进行了研究,从而使隧道内涌水量明显减少,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某隧道工程实例,对高速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引起用水渗透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指出引起涌水渗漏因素有:补给水源因素、存储条件以及连通条件因素和地质岩溶因素,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涌水渗漏处治和预防策略,目的在于提高隧道建设项目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轨道交通的逐渐完善,地铁隧道盾构小距离下穿既有隧道变得越发普遍。盾构机在粉细砂层掘进时,在富水地带容易造成喷涌现象,沉降范围大,施工风险大。保证小距离下穿既有隧道时,控制土体扰动程度,减少沉降,达到既有管片不开裂、微变形的目的变得越发重要。对待该问题本文总结以往施工经验,提出如下完善的施工方案:(1)在下穿节点位置地面采用三轴搅拌桩进行地层加固;(2)在既有隧道下穿范围内进行管片壁后注浆,加固下穿区域土体;(3)在下穿既有隧道前,沿隧道纵向方向布置四道槽钢,纵向连接管片,增加管片抵抗变形的能力;(4)在既有隧道下穿范围隧道内布设沉降点和收敛点,在地面布置沉降点,进行沉降监测;(5)对盾构机进行故障排查、掘进参数调整,保证下穿时盾构机各项参数正常、稳定;(6)盾构机穿越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掘进参数,严格控制地层损失。通过以上施工控制措施后,顺利在粉细砂地层小距离下穿了既有隧道。  相似文献   

9.
运营的大宝山隧道山体岩性为泥质灰岩、灰岩、炭质灰岩夹炭质页岩、灰岩及劣质煤层,为非典型岩溶隧道,隧道山体无常年性地表水体但洞顶地表存在3个塌陷;雨季隧道常发生涌水、涌泥灾害,因而隧道水害水源主要是降雨,涌水通道为地表塌陷、溶隙、裂隙;计算发现雨强为7.84、8.44、9.18、10.17时,隧道涌水量超出排水沟排水能力的降雨时间分别为2.5、2.2、2.0、1.8h。隧道水害导致路面大量积水、流泥、流砂,危害行车安全,严重时无法通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阐述山区岩溶区域的地质和水文复杂性,总结了我国现在常用的隧道涌水量集中计算方法,指出了它们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并通过工程实例,对隧道涌水量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在现行运用的各种隧道涌水计算方法和理论中,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条件,在进行隧道涌水预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使用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地处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山峦起伏,风光秀丽,雨水充沛,在地貌特征上属于高原山地,境内岩溶发育,隧道施工时极易引起涌水涌泥。本文介绍了贵州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罗甸至望谟段第LWSJ-3标段纳庆隧道左洞ZK24+405~ZK324+348段穿越溶洞及地下暗河,提出了通过该暗河时采用释能降压、排水横洞等方法,最终处理了该溶洞及地下暗河,为隧道工程中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隧道工程中地下水与隧道有着复杂的联系。建设施工时期隧道开挖将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大量的涌水会影响隧道施工,甚至出现突水突泥事故。隧道运营阶段地下水的涌入将影响隧道服务水平和隧道安全稳定。隧道受地下水影响的同时地下水环境也因隧道而受到影响,由于隧道的存在造成了地下水环境的改变,随着隧道大量疏干地下水,形成了一系列自然环境的恶化。本文结合我国隧道建设中所遇到的水害实例情况,分析了隧道与地下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水害的原因。通过水害成因分析对处理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支坪隧道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隧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开炳  黄琨 《中国水运》2009,(3):161-162
通过大支坪隧道区多阶段的地质勘察成果,以及隧道施工揭示的地质和涌水情况,对隧道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重新分析和总结,全面阐述了隧道区地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隧道的影响,为隧道的施工动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顾鹏  徐斌 《河港工程》2002,(1):20-23
孤山1#隧道,孤山2#左,右线隧道不同程度地穿越Ⅱ类,Ⅲ类浅埋等软弱破碎地层,施工中我们采用了台阶开挖,超前支护,现场监控量测等措施和方法,成功地通过了这些地层,本文结合孤山1#隧道,孤山2#左、右隧道的施工,对穿越软弱破碎地层的方法作了小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张帆 《中国港湾建设》2006,(1):46-48,69
结合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的P 7主墩基础施工实践,介绍在裂隙发育、破碎涌水地层的基础施工中,如何采取措施,克服地质难题,减小涌水对施工的影响,确保大型桥梁的承台和桩基等基础工程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16.
隧道地质复杂多样,在施工中很容易发生涌水、断层、塌方等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造成直接影响。所以,隧道地质灾害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有重要的意义。某引水隧洞具有复杂的地质环境,隧址区的不良地质带有岩爆洞段、断层破碎带、涌水洞段、高地应力带等。想要使隧洞修建顺利以及安全运营得以保障,就需要合理的选择施工技术,本文以该引水隧洞工程为例,分析了其岩爆洞段和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包雪巍  张帆 《水运工程》2008,(3):110-114
结合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的P7主墩基础施工实践,介绍在裂隙发育、破碎涌水地层的基础施工中,如何采取措施,克服地质难题,减小涌水对施工的影响,确保大型桥梁的承台和桩基等基础工程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18.
隧道工程除了岩土的可挖性外,地下水是影响和决定隧道工程造价、工期、施工风险的主要因素,也是长期困扰隧道主要因素之一。狮子洋隧道全长10800m,穿越珠江出海口狮子洋,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水下隧道;本隧道相当长度穿越第四系砂层,基岩段地层为珠三角常见的红层,本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在珠三角交通建设中的过江(海)隧道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就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作全面的分析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岩溶地区隧道涌水量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隧道涌水预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重点结合岩溶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对有关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何文云 《中国水运》2007,5(5):60-62
出流改道工程九溪隧洞出口段830m为第三系地层,岩性主要为粉细砂夹粉砂质粘土。因施工中涌水、涌砂严重,边墙挤胀变形,地面大面积产生裂缝和塌陷,进度极为缓慢(最低时月进尺仅为7m),在施工了710m后,再无法继续掘进,在讨论工程处理措施时,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不少方案比选,本文对这些方案的比选作了分析比较,在类似工程处理中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