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转铁"实施以来,由港口到达三门峡车站的铝矾土大幅增加。由于车站的卸车组织模式、作业规范、调度指挥等不能适应卸车作业量的大幅增长,卸车积压的问题突显。基于三门峡车站卸车积压情况,从专用线卸车组织、车站作业组织、列车运输组织等方面,分析卸车积压产生的原因。从专用线内卸车作业保障、车站作业保障、运输资源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三门峡车站卸车效率提升对策,有效缓解卸车积压。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阳春货运站阳阳专用铁路和新港工业站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股道运用、机车动力、卸车能力、专用线限速、线路牵引定数、结合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扩能改造、建立调度合署办公机制、优化作业流程、加强装车组织、增加机车机班上线、提高机车牵引定数等优化阳春货运站运输组织的对策,进一步提高阳春货运站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3.
李锐 《中国铁路》2011,(11):18-21
对华能沁北电厂铁路专用线及接轨站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存在既有铁路专用线作业方式不适应路企直通运输要求,电厂煤列进出沁北车站对焦柳线能力影响严重,电厂站卸车能力不足,接轨站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铁道部推进路企直通运输及战略装车点建设的工作部署,在华能沁北电厂三期铁路专用线扩建中,充分优化设计方案,最大程度地实现与一、二期铁路专用线改造的有效衔接,减少运输中间环节,加快车辆周转速度,提高运输效率,实现路企直通运输。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原平站设备和运输组织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原平站在设备、线路使用和机车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主要是优化调度指挥,合理分配车站工作量;设备与设施改造,缓解车站运输组织压力;完善机车运用,提高机车使用效率;提高列检能力,减少待检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5.
张铸 《铁道货运》2012,(1):53-54,58
分析影响中间站作业效率的原因,主要是作业环节衔接不紧密,企业专用线装卸车效率不高,部分中间站调车机车数量不足等,提出确保车站各项作业环节的紧密衔接,提高货场和企业专用线的装卸车能力,优化站段运输组织,优化劳动生产组织,准确核收货车占用费等对策,以有效提高中间站作业效率,压缩货车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6.
王宏亮  杨再喜 《铁道货运》2013,31(8):26-29,5
结合打拉亥站现状及作业情况,分析车站到发线的使用和园区内装车作业情况,提出车站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优化作业组织和站场设备改造2个角度,在合理使用到发线、组织列车均衡到达、压缩装车时间等优化作业组织的基础上进行打拉亥站站场改造,达到提高专用线的装车效率和车站运输组织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潘集选煤厂站是淮南矿区铁路的装卸货运站,随着矿区发展和建设,车站卸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对卸车能力进行优化研究,针对卸车能力解算中作业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随机性特征,采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按照作业组织流程和卸车作业周期,分别对卸车、转场、接续间隔时间等现场实际运营数据统计分析,根据样本分析和运算结果,相应提出了两线平行作业、增建待卸车停留股道、后列赶流接续等卸车能力改进优化措施,有效提升了现场实际卸车能力。  相似文献   

8.
卫红军 《铁道货运》2010,28(8):32-34
针对太原铁路局部分站段存在运输分析制度和考核办法有待完善、部分行车人员效率观念不强、企业专用线内部管理影响运营效率等问题,提出加强有效货源组织、提高调度指挥水平、提高车站作业组织效率、加强安全管理、实行运输效率监督检查分级管理等提高站段运输组织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分析影响货车在企业专用线内停时的因素,提出提高卸车贷位数量、优化机车运用方案、采用“异站进出”系统以调整优化车流、开发智能化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等压缩货车在企业专用线停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春雷 《铁道货运》2013,31(8):20-25
卸车站是办理重载货物列车卸车作业的车站,多位于港口、钢厂和电厂等。重载运输的列车装卸作业不同于普通货物列车的传统组织方法,一般采用高效率的装卸作业设备及作业组织模式。为提高装卸车站的作业效率,车站的布置应适应长大重载货物列车到发作业及高效率装卸作业的需要。通过对采用翻车机卸车的3种典型卸车站布置形式的分析,探讨不同站型的作业流程、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对重载铁路卸车站设计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切实加强司家营站专用线货物装车作业安全管理,提高列车上线运行安全保障能力,阐述司家营站专用线货物装车作业管理现状,针对在货物装车作业中存在的车站装车作业安全管控不足、车站结合部管理存在漏洞、装车作业不当引发安全隐患、车体不良发生衍生风险等安全问题,本着人防、物防、技防保安全的理念,从装车前、装车中、装车后发车前、发车后4个环节提出司家营站专用线货物装车作业安全管理对策,以提高车站装车作业质量,减少运输安全隐患,降低司家营站专用线货物装车、运输安全风险,为铁路车站及专用线货物装车作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恩  郭建忠 《铁道货运》2012,30(8):35-37
针对太中银铁路开通后,对榆次站既有设备和运输组织造成的影响,在分析榆次站既有设备和各场分工的基础上,指出在行车设备和运输组织方面制约车站运输效率的问题。通过采取调整编组计划、优化调度指挥、实施站场设备改造,以及在机车运用方面组织机车立折和拉通机车交路等提高榆次站运输能力的措施,有效提高了铁路运输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13.
蒋俭谊 《广西铁道》2009,(3):20-21,23
在分析影响卸车作业效率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运输组织,加速设备更新,扩充货场能力,加强铁路内部以及铁路与专用线企业的协调和配合,加大考核力度等建议,以提高卸车效率,减少全局待卸车,压缩货车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14.
劳政昌 《铁道运营技术》2010,16(1):35-37,41
从黎塘站列车通过、解编、取送能力及车流量现状入手,分析了车站能力利用现状。针对存在的作业交叉干扰、取送机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强车站运输组织、合理安排机车使用、加强行车设备养护,加强联劳协作、提高调度质量、调整车站列车编组计划等优化能力利用的建议,以充分发挥黎塘站的作用.更好地完成铁路运输任务。  相似文献   

15.
受"运能不足"、"电气化改造"、"年家岗专用线开通"等因素影响,淮南西站运输组织面临严峻形势。通过对运输组织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建议措施,从而进一步优化作业组织,实现车站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许刚 《铁道货运》2012,(11):43-46,1
根据南翔站设备概况和折角车流现状,分析南翔站折角车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相邻编组站未严格执行列车编组计划;枢纽小运转列车编组质量不高;调度指挥力度不足;配空车作业组织存在问题。提出严格执行列车编组计划,提高枢纽小运转列车编组质量,强化车站调度组织指挥职能,提高车站双重作业车比重,规范配空车作业组织等措施,以减少南翔站折角车流量,提高车站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以古冶站为例,通过对该站卸车情况的调查,从改变硬件设施、增设卸车线路、优化运输组织、制定调卸车预案、预储接卸能力、发挥区域协作能力等各方面,提出提高卸车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铁路运输供给侧改革要求,进一步挖掘江村站运输潜能,提高运输效率,在阐述江村站概况的基础上,针对江村站车站编组能力有待提高、中间站取送作业困难、站机联劳协作有待加强等运输组织现状,提出优化郭塘站调车组织、优化特种货车车辆到达和解体方式、优化折角车流组织、加强联劳协作、提升站场设备能力等江村站优化运输组织支撑货运增量对策,以期打破运输能力瓶颈,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为站区货运增量夯实"后厂"基础。  相似文献   

19.
依据铁路现场作业实际,不断优化运输组织方案是全面释放运能的战略性举措。持续创新,均衡运输,挖潜增效,落实到图,认真落实"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任务要求,对提高运输组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新乡枢纽所在的新乡车站为研究背景,针对如何按照列车运行图组织行车、减少列车在站停留、提高货物列车旅行速度、提高列车接发效率、提高列车解体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2009年3月份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郑州局管内运用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最高日保留达6000辆以上。为强化日常卸车组织,加快车辆周转,郑州局建立了三级卸车响应机制。从6月8日开始,站段待卸车超过100车时,局运输处、货运处、调度所派督导组到站段督导卸车;站段待卸车超过50车时,站段主管领导要亲自负责卸车的组织盯控,协调卸车部门提高作业效率;车间(车站)待卸车超过20车时,车间(车站)主管领导要到现场组织卸车作业,防止卸车积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