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针对基坑钢支撑轴力监测中因偏心受压导致数据"失真"现象,采用增加轴力计钢弦数量(3根),取平均值的方法进行优化,分别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三方面阐述论证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三弦轴力计通过测量各弦频率,取均值后得出钢支撑的轴力;三种计算工况下,布置方式a、b的三弦轴力计相对误差均小于单弦轴力计,仅2/3面积偏压工况下布置方式c的三弦轴力计相对误差小于单弦轴力计;钢支撑实测轴力呈现在当前工况支撑下挖土,支撑轴力增大,后续工况架设的支撑下挖土,先行工况的支撑轴力发生适当调整,后续工况支撑轴力增长的规律;钢支撑实测轴力变化规律符合基坑支撑轴力的基本变化规律,也说明了增加钢弦数量,取平均值的优化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汪海生  陶言祺 《水运工程》2020,(11):161-165
某船闸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发生位移,采用装配式H型钢支撑方案和施工技术加固超深厚软土基坑。为研究装配式H型钢内支撑结合原有双排桩支护形式的安全性,采用理正7.0和GTS-NX软件进行建模分析,对加固方案抗倾覆和整体稳定、支撑轴力进行验算。选取一段闸室基坑作为试验段进行施工,对比开挖建基面的计算结果和监测成果。结果表明,加固方案的整体稳定性、支撑轴力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采用H型钢支撑加固后,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的发展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市城市快速内环东线二期工程一标段为例,通过对施工监测过程中的钢支撑轴力、周边建筑物沉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了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一些开挖过程中支撑轴力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大量的基坑工程实践表明,深基坑工程仅仅依靠理论分析和经验估计难以完成经济可靠的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文中以天津港南疆港区神华煤炭码头建设工程两座廊道的地下连续墙工程为案例,对地下连续墙的墙体位移、支撑轴力等方面进行工程监测,并利用二维有限元程序对其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藉以探讨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工程监测之间的差距。通过有限元计算值与实测数据对比发现,墙体最大水平位移的计算值较实测数据稍偏大,墙体最大竖向位移和支撑轴力的计算值与实测数据有一定差距。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可以分析墙体最大水平位移,而最大竖向位移和支撑轴力的分析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结合郑州市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实际,考虑基坑的实际施工开挖步序,对地铁站基坑工程钻孔灌柱桩与钢支撑支护体系下开挖过程中的变形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基坑开挖至不同深度时的变形场。根据变形场结果分析得出了基坑各位置变形特征及最大水平、沉降变形量。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数值模拟结果与前期现场监测结果基本吻合。计算结果表明钻孔灌柱桩与钢支撑结构设计参数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6.
结合西安地铁五号线深基坑施工项目,对钢支撑施工工艺在项目中具体应用展开探讨,其中涉及拼装、架设、预加轴力及拆除等步骤,并对施工期间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由此提出具体的管控措施,旨在保障的地铁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7.
文中通过建模模拟了土锚板桩墙基坑开挖施工过程及运营过程中位移、内力土压力分布及土锚轴力的变化情况,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船坞坞口水上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基坑施工全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受力与 变形性态。采用Plaxis 2D建立考虑结构与土体共同作用的平面应变计算模型,并考虑不同水位及波浪荷载、地形地质条件 及复杂施工工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外部条件的不对称导致水上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及受力与陆上基坑存在明显差异,基 坑开挖并降水至坑底并非结构受力的最不利状态;基坑外坡护坡、压脚未施工前坑内降水是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最不利状 态;不同水位及波压条件对单排钢板桩的影响比对双排钢板桩的影响明显,两种不同类型围护桩的整体受力状态也存在明 显差异;随基坑开挖和降水深度的增加,第1道混凝土支撑的受力会从受压变成受拉,下部各道钢支撑均处于受压状态;施 工中应密切关注第1道支撑受力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支撑轴力和变形是验证围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期是否安全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其现场的实测值和设计值始终存在很大的差异,使监控实际上处于失控的情况,为了提高设计水平,保证基坑的施工安全,使其处于 效的之中,通过试验研究,认为对受长期荷载作用下的砼 支撑,必须考虑非荷载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海外某新建船厂基坑工程的地下水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锚拉杆轴力、土体表层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等典型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布置详细的和有针对性的监测点,实行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对确保基坑工程安全施工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依据监测资料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建造水利工程堤防的过程中严格进行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而提防渗漏情况的发生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尤为要注意的地方。做好堤防防渗工作是能够让施工变得更加令人满意的基础。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在施工上应该更被注意,比如,应该充分让水利工程发挥它排涝等抵御自然灾害的作用,让水利建造得有意义,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施工上因为施工的条件不符合标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堤防渗漏的发生,同时,不定时的外界因素也会让堤防防渗施工变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2.
定阈式可回收锚索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武昌火车站西广场基坑支护工程,介绍定阈式可回收锚索实用新型技术在基坑支护结构体系中的受力机理、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该技术操作便捷,质量可靠,回收率高,锚索的抗拔力可以较好的控制基坑变形,通过回收消除基坑支护锚索对周边邻地及建筑物的影响,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论文分析了现阶段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基坑围护工程的基本现状,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构成安全隐患的主要危险源因素。指出在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中除常见的类似土木工程安全隐患存在外,负高空作业、施工用电、大型设备的起吊等安全隐患变得中更加突出。认为对基坑安全影响最为严重的应该是围护技术方案的安全可靠和高效的工程组织;而地下水对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的安全起重要作用;一旦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对车站本身的结构和安全有严重影响,对周边的土工环境的损害将更。  相似文献   

14.
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公共技术设施建设中占有比较重要地位,它可以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可以有效地解决存在的各种用水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使用时间从而提现它的使用价值。混凝土结构属于众多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工程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重要元素,能够给水利工程项目的实现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不过我国现阶段在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持续创新技术,设置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如今基础施工的工程不断增多,而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在有关水运项目中,船闸施工是相对难度较大的工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深基坑施工,它作为船闸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技术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深基坑就是指施工中,其挖掘深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根据基坑深浅的情况,基坑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要求深度不同。本文主要通过拟建船闸规模,来对深基坑技术设施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创新,基础施工的工程不断增多,对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水运项目中,船闸施工是相对难度较大的工程,而深基坑施工作为船闸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要程度也不言而喻。深基坑是指施工中基坑挖掘深度5m及以上或地下室3层及以上,或者深度虽然没有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以及地下管道线路特别复杂的工程。根据基坑深浅情况,基坑分为3个等级,一级为基坑深度在12m以上,二级为基坑深度在6~12m,三级为基坑深度在6m以下。笔者就浅谈下所参建的湖北水运工程——汉北河船闸深基坑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桨后舵水动力的CFD数值计算方法,对两种舵的压力分布和舵力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扭曲舵可以明显减小0°舵角时舵上的横向力和舵轴扭矩。在拖曳水池中进行了自航约束模舵力测量试验,对扭曲舵和普通舵的舵力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也表明,在0°舵角时,扭曲舵上的受力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将舵力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建立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以对桨后舵舵力进行较好的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8.
王炜正  吉明 《水运工程》2018,(8):154-159
深厚软土地基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影响巨大,支撑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基坑开挖的安全和经济。结合某LNG工程实例,对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结构受力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基坑底板厚度、支护墙折角对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并对内支撑的传力距离进行分析,总结了柔性支撑设计及施工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为类似支护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温苑 《珠江水运》2023,(13):57-59
基坑围护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技术手段,它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基坑围护结构稳定性,并发挥挡土防渗等方面的作用。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在简单介绍基坑围护地下连续墙施工难点的基础上,对基坑围护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日照港石臼港区某翻车机房围护结构工程依施工顺序由圆形地连墙及廊道地连墙、基坑帷幕灌浆截渗结构、翻车机房主体结构地基处理、廊道主体结构地基处理、基坑支撑系统五部分组成。翻车机房主体结构施工时需要对部分围护结构进行拆除,包括部分地连墙和支撑结构,拆除方法主要包括绳锯切割、爆破拆除2种拆除施工工艺,现进行对比分析[1]。通过对深基坑内支撑拆除施工工艺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对深基坑内支撑形式的认识,同时对后续的类似施工提供借鉴,以便更好的指导施工生产,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