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海上风电建设居全国领先地位。但由于海上交通环境复杂、施工作业频繁以及渔业活动影响等原因,海上风电场通航安全存在较大隐患。本文探讨了一套集成运用位置感知、气象监测、视频监控、移动互联、智能分析等手段的智能化海上风电通航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海上风电场周边通航环境实时掌握、作业船舶和人员动态监控预警、施工运行作业综合管控等功能,以全面提升海上风电通航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提升海上风电场周边及施工区域活动船舶的安全监管,更好提供实时、全面、可视化的风电场动态监管信息,对湛江外罗海上风电建设及监管进行研究分析。阐述当前湛江外罗海上风电建设情况、海事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从设置电子围栏、划分电子围栏警戒区及建设应急联动报警机制等角度提出建设海上风电智慧监管系统思路及建议,以更好保障海上风电场船舶航行、作业安全,为后续建设海上风电智慧监管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上风电场水域的施工船舶及周边过往船舶受风电场建设影响而存在的潜在危险,通过对各建设环节进行分析,找出通航风险产生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船舶在风电场水域周边安全通航的对策与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家级示范项目、上海市重点工程——东海海上风电场,其施工及运行安全问题倍受瞩目。现根据该项目规划,结合水域特点,对其施工和运行期间的通航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为今后其他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航海》2017,(5)
随着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迅速发展,海上油气平台不断涌现,为保障海上平台与船舶的安全,对海上平台通航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迫在眉睫。基于海上平台通航安全保障体系尚未有统一的国际或国内标准,且不同水域的海上平台对船舶安全航行构成的危险程度各异,本文基于海上平台事故数据,利用安全保障理论、船舶操纵理论分析船舶/平台碰撞的风险特征,进而分析相关保障设施建设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船舶/平台通航安全保障体系架构,可为海上平台的通航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海上风电场选址的科学性,保障海上风电场水域船舶的通航安全,提出一种基于船舶与风电场碰撞概率的风电场与航路安全距离界定方法。以船舶与风电场碰撞概率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船舶在航路上航行时的碰撞概率,并根据其分布特征,结合碰撞概率可接受标准,定量获取海上风电场与航路安全距离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海上风电场与航路安全距离和船舶平均速度、载重吨及风电场边界长度等相关:当船舶平均速度v8 kn时,安全距离的变化幅度低于5%;当v8 kn时,安全距离的变化幅度超过10%。  相似文献   

7.
海上风电场占用了较大海域,可能会对船舶的习惯航路航行造成干扰;此外,风机对船舶瞭望及通信信号有一定的遮蔽,风机自身也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对船舶航行安全造成影响。对风电场水域可能存在的通航风险进行识别,并从自然环境、交通环境、风电场设计等三方面对有关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安全保障措施,有利于减少船舶碰撞风机的可能性,降低风电场海域的通航风险。  相似文献   

8.
为系统地分析国内外海上风电水域船舶通航研究现状,加强我国海上风电水域船舶安全管理水平,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海上风电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比较讨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通航风险量化模型。研究发现:部分国家虽然已将传统航路风险量化模型用于选址实践,但受风电场水域附近船舶航行多因素耦合影响,船舶航行状态多变,风险量化尤为困难;现有模型难以满足风险实时和精确量化需求。未来研究应借鉴风险研究领域新的技术方法、进一步丰富数据来源,加强风险因素耦合机理、事故致因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海上进行风电项目的建设时,风、流往往会对该水域内的施工船舶以及经过该片水域的其他船舶的安全航行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从船舶操纵和通航安全管理的层面着手分析,研究船舶受风、流等作用后发生失控的规律并深入分析其机理,然后分析不同风速、流速与船舶漂移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有针对性的制定通航安全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海上风电设施建成后,会对该水域的通航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文章通过对船舶航行、助航标志、通信导航设施、雷达等助航仪器等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海上风电场区在开发设计阶段及营运中应重视航运安全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国内沿海近海风电场发展如火如荼,而离海岸线30km以内的风电场常常接近船舶航道,这对于海上风电场及通航船只造成较大隐患,特此提出一套完整安全防护体系,将危险解决在源头。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海上风电场水域船舶航行和风机自身安全,对海上风电场营运期电子围栏系统3层级警戒区域划定方法和预警机制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引入船舶旋回操纵数学模型对3层级警戒区域进行量化处理,并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小目标雷达和视频监控的多源船舶探测跟踪技术,优化电子围栏预警机制。实例应用表明:基于经改进优化的警戒区域和预警机制所建设的电子围栏系统可实现对船舶的高精度预警,满足海上风电场安全智慧运维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海上通航环境的好坏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基础,是保护海上人命财产安全,维护海洋环境的保障。文中提出影响通航环境的因素及对策供读者共同讨论,以加强对通航环境管理领域的不断完善和通航秩序的改进,实现海洋强国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文中基于航空障碍灯的应用标准,比较航标灯通用技术条件,结合海上风电场建设安全状况和海事监管现状,对风电场通航安全设施和安全信号标准进行研究,并初步形成了在海上风电场风机设立海上航行障碍灯警示设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海上风电补贴政策助力了海上风电项目迎来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为保障海上风电项目所在海域的航道畅通、海上人员的作业安全、综合配布视觉航标和无线电航标,有助于风机自身提供稳定的发电量,为往来船舶提供更优质的导助航服务。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均发现对于海上风电航标选址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航标管理员如何做好航标技术测定工作则相之较少。因此,笔者以近三年连云港航标处如东航标管理站的技术测定工作数据为出发点,总结提炼步骤流程,按此方法对江苏如东H15#海上风电场展开测定工作,发现通过此方法流程可大大提高技术测定工作效率,降低测定劳动强度和成本,减少船舶燃油使用、降低污染物排放、助推当地蓝色经济发展,为今后航保人开展技术测定工作打下基础,携同服务国家清洁能源战略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海上船舶通航过程安全风险,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海上船舶通航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海上船舶通航安全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厘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海上船舶通航安全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并提出相关建议,可为提升海上船舶通航安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海上风电场风电机组安装方式主要有2种:海上分体安装和海上整体安装,目前最为常见的海上风电安装方式是海上分体安装。降低海上风电场施工成本最直接的方法是改进吊装方案及相应设备,以利缩短工期。此外,考虑海上天气导致施工窗口少,应尽可能多地由陆上分担装配任务,海上整体安装应运而生。国华东台四期海上风电项目第16号机位风机安装是国内首例采用海上风电单桩基础风机整体吊装的施工工艺,通过对其海上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重点从施工安全角度对风机整体安装施工工艺和FIS缓冲体系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希望能给海上风电整体安装施工的安全管理和提高FIS缓冲体系拆装施工安全性的优化设计带来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沈亮 《珠江水运》2022,(6):13-18
2018年3月20日,国家能源局批复《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范(2017-2030年)》,由此,广东海上风电产业发展逐步加速,阳江南鹏岛、阳江沙扒、湛江外罗、珠海金湾等海上风电场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仅2021年一年时间建成了约5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台湾海峡船舶交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尤其是两岸海上直航对海峡船舶交通的影响的基础上,应用海上交通工程理论,提出了两岸海上直航后海峡的船舶交通及船舶交通规划.该规划可建立良好的海峡船舶交通秩序,改善两岸海上直航的通航条件,更有效地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20.
鉴于传统方法在海上风电场安全保障方面的不足,通过研读国内外文献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电子围栏及声光预警系统方法,实现低能见度下对风电场附近船舶进行跟踪并预警报警,与传统导助航航标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以海上风电场为核心的沿海与近海航运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